第204章 闡教陰謀,殷商內亂之始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在商朝的繁華表象之下,實則暗流湧動。早年冀州侯蘇護有一女兒蘇妲己,生得傾國傾城,天資國色。那蘇妲己的美貌,可謂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引得無數人為之傾倒。
商王帝辛的寵臣費仲和尤渾,偶然間聽聞了蘇妲己的美名,為了討好帝辛,便向帝辛進言,稱蘇妲己有絕世容顏,若能納入宮中,必能讓帝辛龍顏大悅。
帝辛聽聞後,色心大起,當即下旨,令蘇護進獻女兒蘇妲己入宮為妃。蘇護雖心中不願,但君命難違,無奈之下,隻得送蘇妲己前往朝歌。蘇妲己入宮之初,尚溫婉可人,但不知為何,沒過多久,性情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入宮後的蘇妲己,仿佛變了一個人。她蠱惑帝辛,禍亂朝綱,讓帝辛對她言聽計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她慫恿帝辛亂殺忠臣。
比幹,這位商朝的股肱之臣,為人忠肝義膽,剛正不阿,見帝辛沉迷於蘇妲己的美色,荒廢朝政,便多次進諫。蘇妲己懷恨在心,設計陷害比幹,對帝辛說比幹有一顆七竅玲瓏心,若能取出,可保帝辛長生不老。
帝辛昏庸無道,竟聽信了蘇妲己的讒言,下令比幹剖腹取心。比幹悲憤交加,但為了商朝的江山社稷,毅然決然地獻出了自己的心髒,一代忠臣就此含冤而死。
不僅如此,蘇妲己還想出了種種殘忍的刑罰來折磨人。她命人建造了炮烙之刑,這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
在銅柱上塗滿油,下麵架起炭火,讓犯人在銅柱上行走,犯人往往因忍受不住滾燙的銅柱和熊熊烈火,最終掉落火中,被活活燒死。
朝中大臣稍有忤逆蘇妲己之意,便會被施以炮烙之刑,一時間,朝中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
蘇妲己還攛掇帝辛建造摘星樓,聲稱此樓建成後,帝辛可與她在樓上觀賞天上星辰,享受人間極致的奢華。
帝辛為了博美人歡心,征調大量民夫,耗費無數財力物力,大興土木。百姓們被迫放下手中的農活,前往工地勞作,致使農田荒廢,糧食減產。
許多家庭因此支離破碎,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同時,為了滿足建造摘星樓的物資需求,帝辛又大肆增加賦稅,百姓們苦不堪言,對商朝的統治愈發不滿。
闡教見商朝在蘇妲己的蠱惑下愈發混亂,認為這是一個削弱商朝、打壓截教的好機會。
於是,闡教安排三代教眾潛入冀州,向蘇護透露蘇妲己已被截教異類弟子殺害取而代之,他的女兒早就死亡。蘇護聽聞此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心中又驚又怒。
蘇護本就對女兒入宮後的變化感到疑惑,這些年蘇妲己的所作所為,與他記憶中那個善良溫柔的女兒截然不同。
如今聽聞女兒已死,被截教弟子取代,他決定暗中調查。蘇護派人四處打聽,發現女兒的性情的確與早些年完全不同,加之洪荒世界中本就存在妖物占據人身的先例,蘇護心中的疑慮漸漸變成了確信。
蘇護越想越氣,他認為截教弟子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操縱自己的女兒,禍亂商朝,而商朝的昏君竟對此一無所知,還對蘇妲己言聽計從。
蘇護覺得商朝的統治已經腐朽不堪,自己不能再坐視不管。於是,冀州侯蘇護下定決心,決意反商,為女兒報仇,也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
蘇護一聲令下,冀州迅速集結大軍。士兵們在蘇護的帶領下,士氣高昂,他們懷著對商朝統治的不滿和對蘇護的忠誠,紛紛表示願意跟隨蘇護起兵反商。
蘇護騎在戰馬上,望著眼前的大軍,心中充滿了決心。他知道,此舉必定會引起商朝的強烈反擊,但他已無所畏懼。
蘇護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大商的駐地進發。消息傳到朝歌,商王帝辛得知冀州侯蘇護竟敢起兵反商,頓時龍顏大怒。
他坐在龍椅上,拍案而起,怒吼道:“蘇護這逆賊,竟敢背叛朕!朕定要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帝辛準備親自率軍出征,鎮壓蘇護之時,申公豹得知了此事。申公豹深知,此時商朝內部本就不穩定,若再與冀州發生大規模戰爭,隻會讓局勢更加混亂,影響封神大計。於是,申公豹趕忙進宮,勸說帝辛。
申公豹對帝辛說道:“陛下息怒。如今商朝內憂外患,若陛下親自出征,恐朝中無人主持大局。況且冀州蘇護兵力不弱,若貿然進攻,恐會兩敗俱傷。不如派其他諸侯出兵,消耗蘇護的實力。”
帝辛聽了申公豹的話,覺得有些道理,便問道:“依國師之見,派誰出兵為好?” 申公豹思索片刻,說道:“西伯侯姬昌素有賢名,且兵力雄厚。可派他出兵,與蘇護大軍交戰,如此既能消耗兩大伯侯的軍事實力,又能讓陛下坐收漁利。”
帝辛點頭稱是,當即下旨,令西伯侯姬昌出兵攻打蘇護。姬昌接到旨意後,心中明白帝辛的意圖,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姬昌深知,此時商朝氣數已盡,天下大亂將至,他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此次出兵,對他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姬昌領命後,率領大軍來到冀州附近,與蘇護的大軍對峙。蘇護見姬昌前來,心中警惕,他深知姬昌的威名,不敢掉以輕心。然而,姬昌卻並沒有立刻下令進攻,而是單人獨騎,來到蘇護陣前。
蘇護見狀,也策馬而出,怒視姬昌道:“姬昌,你我同為諸侯,你為何要助紂為虐,幫那昏君來攻打我?” 姬昌微微一笑,說道:“蘇侯,你誤會了。我此次前來,並非為了幫帝辛,而是有話想與蘇侯說。”
蘇護冷哼一聲:“有話快說!” 姬昌神色莊重地說道:
“蘇侯,如今商朝氣數已盡,帝辛昏庸無道,聽信讒言,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你我身為諸侯,本應為民請命,奈何帝辛不聽忠言。但此時若貿然起兵,隻會讓更多百姓生靈塗炭。蘇侯,你難道忍心看到冀州的百姓因你我的戰爭而受苦嗎?”
蘇護聽了姬昌的話,心中一動。他本就不願看到百姓受苦,隻是為了給女兒報仇,才起兵反商。
姬昌繼續說道:“蘇侯,不如我們暫且放下恩怨,一同返回朝歌,麵見帝辛,揭露蘇妲己的真麵目,讓帝辛醒悟,或許還能挽救商朝的局勢,也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
蘇護沉思良久,覺得姬昌所言有理。他望著自己的大軍,又看了看周圍的百姓,心中五味雜陳。最終,蘇護長歎一聲,說道:“好,姬昌,我信你一次。我願束手就擒,和你一同返回商朝都城朝歌。”
於是,蘇護下令大軍放下武器,跟隨姬昌一同返回朝歌。這一消息傳開,各方勢力都為之震動。闡教原本想借蘇護反商,引發商朝內亂,沒想到姬昌竟說服了蘇護,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而申公豹則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希望通過此舉,能暫時穩定商朝的局勢,為封神之事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然而,各方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並未就此平息,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等待著他們。
蘇護和姬昌一同返回朝歌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朝歌城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商朝的大臣們聽聞此事,紛紛議論紛紛,不知這二人此舉究竟是何用意。而百姓們則對蘇護和姬昌的歸來充滿了期待,希望他們能給商朝帶來一絲轉機。
申公豹得知蘇護和姬昌歸來後,立刻進宮麵見帝辛。他對帝辛說道:“陛下,蘇護和姬昌已返回朝歌。蘇護願束手就擒,想必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姬昌此次勸說蘇護歸降,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帝辛聽後,心中雖對蘇護起兵反商之事仍有不滿,但見蘇護已歸降,且姬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便決定暫且饒過蘇護。帝辛下令,讓蘇護和姬昌進宮麵聖。
蘇護和姬昌進宮後,向帝辛行禮。蘇護說道:“陛下,臣此前起兵反商,實有苦衷。如今臣已明白,貿然起兵隻會讓百姓受苦。但臣還有一事要奏,懇請陛下聽臣一言。”
帝辛皺了皺眉頭,說道:“蘇護,你有何事?但說無妨。” 蘇護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如今在您身邊的蘇妲己,並非臣的親生女兒,傳言她早已被截教異類弟子殺害取而代之。這些年她在宮中霍亂朝綱、亂殺忠臣,皆是為了破壞我大商江山。陛下一定要明察啊!”
帝辛聽了蘇護的話,心中半信半疑。他看了看姬昌,姬昌點頭說道:“陛下,蘇侯所言句句屬實。臣在冀州時,也曾聽聞相關傳聞,且經過調查,發現蘇妲己的確與以往大不相同。陛下不可再被她迷惑。”
帝辛心中開始動搖,他想起這些年蘇妲己的種種行為,心中也漸漸起了疑慮。然而,此時的蘇妲己在一旁聽聞蘇護和姬昌的話,卻裝作傷心欲絕的樣子,撲到帝辛懷中,哭道:“陛下,他們這是在汙蔑臣妾啊!臣妾對陛下一片忠心,怎麽會做出這種事呢?陛下一定要為臣妾做主啊!”
帝辛看著懷中的蘇妲己,心中又有些不忍。他對蘇護和姬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朕需好好調查。你們先退下吧。” 蘇護和姬昌無奈,隻得退下。蘇護和姬昌離開後,帝辛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