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楚、李、趙坐而論道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A+A-


    獨立團團部,楚雲飛終於與李雲龍相見,第一感觀很是不爽,但還是走完了見麵的程序,接下來就是各種虛頭巴腦的客套。
    楚雲飛表現的完全不像軍人,更像是一個政客,李雲龍似乎也不想在友軍麵前掉了麵子,將自己平時隨性的性子也收斂了不少;
    兩個團長表麵一團和氣,“雲龍兄”“楚兄”叫得很是親熱;
    實則暗暗較勁,看起來非常違和。
    想想也是,幾年前雙方還在打生打死,戰場上、戰場外都無所不用其極,特別是國府軍,圍剿紅軍時下手比鬼子還狠;
    “茅草要過火、石頭要過刀、人要換種”,這與“殺光、燒光、搶光”有什麽區別?
    反正生長在紅旗下的程破曉對國府軍沒什麽好感,相信李雲龍也是,他在鄂豫皖蘇區可沒少被圍剿;
    楚雲飛可能會好一些,他對八路軍隻是單純的敵視,在這之前晉綏軍和八路軍沒有太多的曆史恩怨。
    雙方的主要衝突還是在南方,華夏當時的現狀就是新舊軍閥遍地;
    相互之間混戰也是常有的,很多時候新軍閥和紅軍之間也是既合作也鬥爭,但沒有與中央軍那麽堅銳。
    現在國難當頭,雙方又回到了一麵旗幟下共同對敵,李雲龍和楚雲飛也就有機會坐下來聊起了天,趙剛陪同。
    晉綏軍是新軍閥的一支,其前身是晉軍,鼎盛時期多次和中央軍決戰中原;
    輸了後才退守基本盤河東、隨後向北又占了綏遠、察哈爾等地,與西北軍、桂軍、東北軍並稱為四大新軍閥。
    楚雲飛是河東人,晉綏軍軍官,偏偏他又畢業於中央軍的黃埔軍校,與國府當家有著師生情義;
    是國府拉攏的對象,所以兩頭都吃得開。
    他的358團5千人,這編製明顯不正常,但二戰區長官部不管,國府也承認編製,給軍餉給裝備,所以混得風生水起。
    他這個團長比李雲龍的草台子團長要有排麵得多,心理上更有優勢;
    但李雲龍不吃這一套,阪田聯隊他都敢硬扛,更不要說358團,他隻重實力。
    男人之間的話題始終是繞不開政治,楚雲飛、李雲龍、趙剛之間也不例外,各種高談闊論;
    程破曉這個小參謀隻配端茶遞水,這個還是李雲龍刻意安排的。
    和楚雲飛這個黃埔軍校的高材生扯淡,李雲龍多少缺少點底氣,程破曉是他安排的後手;
    關鍵時刻可以頂幾句,這也符合他農民式狡黠的性格。
    國內政治太敏感,又是相互對立,談這個不合時宜,所以都刻意在回避。
    楚雲飛為了顯示自己的高大上,首先拋出了國際局勢論,這是明顯在欺負李雲龍;
    誰不知道李雲龍是泥腿子,雙方的眼界還是有差距的,李雲龍的目光能放到晉陽城已經是極限了。
    反正他暫時還不敢去打晉陽城,平安城另說,要看山本一木什麽時候掠了他的“婆娘”。
    “雲龍兄,歐洲戰場已經開打,第三帝國的機械化部隊摧枯拉朽,一個多月就滅掉了擁有百萬大軍、600多輛坦克的歐洲第三軍事強國波蘭!”
    楚雲飛果然出口就不凡,談的都是百萬人的大買賣,李雲龍也不認慫,隻不過走的是野路子,出口成髒:
    “狗屁的第三軍事強國,咱不說600多輛鐵王八,就是100多萬頭豬,他一個多月也抓不完!”
    這話沒毛病,雖然粗魯,但懟得楚雲飛啞口無言。
    一旁倒白開水的程破曉聽完後都忍不住在心裏給點起了讚,這一句話在氣勢上就把楚雲飛給打壓下去了;
    李雲龍在鬥嘴方麵的確自帶天賦,楚雲飛這是自取其辱!
    李雲龍的話讓楚雲飛想到了國府打的淞滬會戰,七十多萬大軍不也在兩三個月內敗光了;
    雖然有各種客觀因素,但雙方真正較量也就三十來天,一戰打光家底說不過去。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楚雲飛難得的臉上騷熱了一下,隻得用喝水來掩飾尷尬,程破曉也非常有眼力勁的給他續上一杯水。
    隨後楚雲飛就接著說道:
    “雲龍兄說得沒錯,波蘭這個國家的確不咋滴,徒有虛表,但英法是他們的盟國;
    這倆是上一次歐戰的勝利國,國際規則的製定者,雙方簽有軍事同盟條約。
    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更何況是盟國;
    英法可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麵子上也掛不住,即對德宣戰,第二次歐戰爆發。”
    這回李雲龍沒有胡攪蠻纏,偶爾一次是可以的,多了就顯得粗魯、沒水平;
    況且對英法的實力,就算是李雲龍也不敢小噓。
    “這對華夏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世界性大戰一旦開打,相互拉幫結派是必然的;
    德國和鬼子是盟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華夏站隊英法一方也就成了必然。
    德國雖然強大,但跟英法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一旦英法打贏了這場戰爭,作為盟友的華夏又可以像上次大戰一樣,成為戰勝國的一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鬼子屬於戰敗國,從華夏撤兵這是最基本的條件,所以這是華夏的機會!”
    楚雲飛的話還是有些水平,也代表了當時大部分國府高層的想法,算盤珠子都快嘣雲龍兄臉上了;
    隻是打贏德國的不是英法,而是另外兩個龐然大物。
    特別是鷹醬參戰後,國府那些大佬們更是擊掌相慶,翹著二郎腿等勝利。
    華夏士人自古就講究站隊,站對隊了雞犬升天,站錯了滿盤皆輸;
    程破曉也認為站對隊很重要,但自身實力更重要!
    在這一點上李雲龍和程破曉想的不謀而合,所以他接過楚雲飛的話說道:
    “打鐵終究還需自身硬,你也說了上次華夏是戰勝國,但現在不照樣被小日子摁著欺負?
    誰敢保證靠站隊趕走小日子後,又不來另外一個阿貓阿狗欺負華夏?”
    趙剛也接過話說道:
    “沒錯,真理隻在大炮射程內,上一次世界大戰,華夏是戰勝國,但卻丟掉了山東;
    還是上了餐桌,成了同樣沒派兵參戰小日子的盤中肉!
    為什麽會這樣呢?
    原因無他,就是日本的實力比華夏強,在英法等列強的眼裏更有價值;
    所以他們用華夏的利益來滿足小日子的胃口,此時誰在乎過華夏戰勝國的身份?
    所以尊嚴是靠打出來的!”
    趙剛的見識讓楚雲飛眼前一亮,在這之前他一直把趙剛當成一介書生,沒有想到也能說出如此有見地的話;
    楚雲飛自此收起了對趙剛、李雲龍的輕視,接著他就打聽了一下趙剛的一些情況;
    得知趙剛還是燕京大學的畢業生,更是動了相交之心。
    楚雲飛骨子裏還是保留著士人的一些習性,喜歡高談闊論而又廣交趣味相投的朋友,並引為知者,這也是他後麵與李雲龍相愛相殺的原因所在。
    士人自古就講究各為其主而又惺惺相惜,戰場上捅刀子無所不用其極,坐下來又可以稱兄道弟,坐而論道。
    通過一番交流,泥腿子李雲龍、燕京書生趙剛都成了楚雲飛心中可以坐而論道之人。
    至於程破曉,隻配給他們倒茶!
    在華夏,是男人就不會在這種場合甘於倒茶,特別是在談政治的時候,哪個男人省得住嘴?
    程破曉也不是聖人,更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隻不過他的職務擺在那裏,輪不到他說話。
    就像劉玄德參加十八路聯軍討董卓,要不是拋出了中山靖王之後的招牌,他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關二哥和猛張飛就更不要說了,他們隻配站在角落裏執戟。
    關二哥是溫酒斬了華雄後才名揚天下的,斬華雄前語出驚人,掙得了出戰的機會;
    所以在華夏想要出頭,就得揚名立萬!
    程破曉顯然是個不甘於一直當小參謀的人,他要打鬼子,就得揚名,然後就是自立,也就是獨立發展。
    楚雲飛在李雲龍、趙剛麵前吃了瓜落,一向要強的他就開始想辦法找回場子,目光很自然的落到了程破曉身上。
    這裏沒有第五個人……
    喜歡抗戰:這個小參謀太猛啦!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參謀太猛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