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君心難測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見皇帝已經如此說,盧照川也就不再推脫,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陛下,老臣以為這太子之位,乃是要選一位賢良恭讓的人選,如今的大夏雖然看起來是國泰民安,但外有大渝國虎視眈眈,北有大漠胡騎時時騷擾,所以大夏的國君必須要鎮守國本,以安天下。”
“故老臣認為大皇子殿下堪任太子位,大殿下寬厚仁慈、秉性純良,且在朝中處理事情上果敢無比,這正是我們如今大夏所需要的一位仁君。”
聽到盧照川的話,龍啟微微點點頭,盧照川所言與自己先前所想幾乎相同。他轉頭看向一旁的魏不言,問道。
“魏不言,你平日不是嘴快的很麽,今日倒是說一說你心裏想讓哪一位皇子成為太子啊。”
魏不言看了一眼盧照川,也是開口道,“陛下,盧長卿剛剛所言,臣看來很有道理,這倒不是臣恭維盧長卿,隻是臣也認為如今的大夏需要一位仁君治理,唯有如此才能讓大夏更好的運轉下去。”
“如二皇子殿下,為人狠辣無比,臣聽聞他對府中之人也是如此,這樣的人若是成了我大夏的皇帝,臣不知還是不是我大夏的福氣呀。”
聽完魏不言的話,龍啟陷入了沉默,他知道眼前這兩位都是直臣,所說的話也都是出自肺腑,不會特意去恭維誰誰誰的。
“唉,你們所說的,朕都知道,可是啊,正如盧照川所言的,大夏如今危機四伏,以湘兒的仁慈之心,怕是會守不住這份國土啊。”
這正是龍啟所擔心的,也就是他一直糾結的,龍湘的性格仁慈,作為現在大夏的國君而言的確是最合適的,但若是大渝入侵的話,怕沒有鐵血手段是不行的。
“陛下,老臣以為仁君也不是一味的仁慈,大殿下也是陛下的兒子,也是大夏皇室的子孫,若是大渝國膽敢侵犯,老臣相信大殿下定然會身先士卒,奮勇報國的。”盧照川擲地有聲的說道。
“是啊陛下,想我們大夏立國數百年之久,若是有外敵入侵,哪一次不是一致對外的。”魏不言也是開口說道。
“哎,好,你們的意思朕明白了,當然你們的建議朕也會考慮的,下去吧。”龍啟微微點點頭,然後倚靠在椅背上,開口道。
盧照川和魏不言相視一眼,旋即告退,走時也不忘將各自那一碗早已涼透的粥給端走了,畢竟是皇帝賞賜,回去熱一熱也得喝下去的,碗也得收起來,萬一哪天成了文物就價值不菲了。
就在盧照川和魏不言離開之後不久,學士府大學士謝運文和周洪清也來到了鴻清宮內。
“坐吧,今日將你們宣來,乃是為了立太子的事情。如今朕的身體已經是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了,朕也不知道還能夠堅持多久,這太子之位不定終究不是個事呀。”
謝運文和周洪清聽到這話,頓時也是汗如雨下,他們沒想到今日陛下單獨召見,居然是為了商議關於太子之位的事情。
“陛下,這太子之事乃涉及國之根本,且為陛下皇家之事,我等當不得議論呐。”謝運文是個老江湖,很快就向龍啟闡述,想要將這件事給推出去,畢竟這妄加議論太子的行為,本就是在死亡線上來回跳動之舉。
一旁的周洪清也是低著頭,不敢說話,眼觀手,手作揖,等待皇帝的下一步指示。
“你們啊,總是這般,說起個事情總是有古禮教條,朕不知道嗎?你們也說了這太子之位事關國本,朕將你們都喊來,難道是想聽你們說這些話的?”
“朕隻是想要你們說一說,皇帝的位置關乎我大夏後一百年的國運,你們這些家夥作為朝中老臣,難不成是想看著我們大夏國就此湮沒嗎?”
龍啟故作生氣狀,怒斥下麵的謝運文和周洪清兩位大學士。
二人急忙跪倒在地,俯首道,“陛下恕罪,我等絕無此意,絕無此意。”
“起來吧,都那麽大年紀的人了,候吉伺候椅子給他們兩個坐下來。”龍啟見恐嚇到位了,於是開口吩咐道。
待到謝運文坐下來後,龍啟看向其開口問道,“謝學士,你先說說吧。”
謝運文自知今日不說出個子醜寅卯,是決計脫不了身,於是索性一拂袖袍開口道,“陛下,老臣以為這太子之位當選大皇子殿下。”
“為何?”
“大殿下本就是為嫡子,古來素有立嫡立長,且大殿下為人寬厚仁慈、做事幹練,雖也沾染了些皇室子弟的紈絝之氣,但總得還是有帝王之相的。”
“如今我大夏雖國力強盛,但外有大渝、塞外胡騎常年襲擾,就需一位能治守四方的人,才能將我大夏之威傳承百年千年。”
謝運文的一番彩虹屁,不得不說身為大學士,這彩虹屁吹的人舒服而且不膈應。
龍啟聽的是連連點頭,心中暗想看來自己這個大兒子在朝野當中的威望還是頗高的,此時龍啟的心中對於太子之位已經有所偏頗了。
龍啟看向站立在謝運文身後的周洪清,開口問道,“周洪清,你也說說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洪清聽到龍啟的話,渾身一激靈,連忙拱手道,“陛下,剛剛謝學士所言正是臣心中所想,臣附議!”
你個老東西!
龍啟心中不禁暗罵道,同時身前的謝運文也是暗罵道,誰不罵誰是王八蛋。
搞了半天,隻有自己一個人把得罪人的話說完了,周洪清倒好,來了一句我附議。
龍啟對周洪清也是一個大無語,砸吧砸吧嘴巴接著說道,“你們兩位的意思,朕聽明白了,看來朕這個兒子在你們心中的地位頗高啊,這是好事,好事啊。”
在聽完兩位老學士的建議後,龍啟便吩咐他們離去了。
龍啟對於太子之位心中已然有了一些判斷,至於為什麽請這幾位老臣前來,那是龍啟知道這幾位在朝中那都是鐵麵無情,並沒有參與奪嫡的爭鬥。
至於如大祭台胡崇元這個百官之首,雲崖王楊歇等人,龍啟心中知之深切,他知道這些人早早就站隊了,為了日後的前程在謀劃了。
不過,龍啟對於這樣的情形倒是未過多在意,畢竟這些人再怎麽站隊,那還是大夏的臣子,兩個兒子如何爭鬥,那也是自己皇家之事。
“候吉啊,去將禦史令叫過來,朕要擬旨。”
一旁的老太監候吉,心領神會,於是急忙下去宣禦史令過來鴻清宮。與此同時,從宮裏傳出的消息也是如蝗蟲一般四散到了那些時刻關注著宮裏消息的人府內。
喜歡刀非刀,劍非劍請大家收藏:()刀非刀,劍非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