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互相學習
字數:9883 加入書籤
“誰在搗亂?”
一拳把九節杖給砸飛的酆都山感應著自己突然強大卻有些失控的力量,疑惑道。
他的力量怎麽可能失控?而且這股力量性質?
細細品味之後,酆都山奇怪道:“地澤萬物,神農不死?”
反應過來的酆都山顧不得再跟九節杖打架,趕緊朝著他的立身之地衝了過去。
然後,看著被綠色絲線串聯起來的各處地脈,以及埋在那些破損缺漏之處的各色晶石,酆都山大吼一聲。
“你特麽的要幹什麽?”
咆哮的聲音直接把一心沉浸在地脈修補中的方圓給驚醒了。
“道兄來了,怎麽樣?難道新的地脈不合你意?”
綠光流淌之中,方圓奇怪的看著發怒的酆都山,不應該呀。
這一回他可是真的隻是單純的在用神農神力修補,可沒動其他的手腳。
酆都山都快氣笑了,作為遠古六氣他當時知道神農之力的確是好東西,可問題在於這玩意兒跟他不僅不相生,反而相克。
方圓串聯地脈以神農異力修補替換,甚至把那些陰地與陽世缺口給堵了的行為,就相當於在一個渾身至寒至陰真氣之人的體內,重新灌輸了一套至熱至陽的功法。
甚至連對方的周身大竅都叫他給堵完了,他還根本不管對方陰陽相衝的問題。
酆都山若是少量,或者說有計劃的吞吐神農之力,自然能夠尋到大禍亂之中的大機緣。
但方圓這一副要撐死他的樣子,就是再大的機遇,他也把握不住啊。
“陰世幽冥可由不得你做亂。”
冷哼了一聲之後,酆都山動念之間已經統合,或者說製造的大明陰世側麵開始朝著方圓所修補的地脈覆蓋過去。
看著這一幕,方圓隻是把一個人甩進了酆都山的陰世裏麵,就繼續修補地脈的同時跟太平道人聊了起來。
“見過道兄。”太平道人手持九節杖客氣的說道,說話的同時也是幫著方圓梳理地脈。
他的修行方向雖沒朝著地道,或者造化的方向走,但太平三書之中亦不乏關於這方麵的記載。
更何況現在隻是梳理,不過就是把偏了的,歪了的地脈扶正,或者說把堆積在這些地脈上的雜物給推開罷了。
“多謝道兄了。”方圓看著對方的動作也是高興道。
畢竟能省一分力氣是一分,而且伸手不打笑臉人的嘛?
“不知道兄有何事?”
說完方圓也是主動開口道,畢竟對方這一副有事相求的樣子,太明顯了。
“無他,隻是想跟道友互換典籍,交流交流罷了。”
方圓疑惑的從地脈之中冒出頭來,看著太平道人。
別人要信這玩意兒方圓覺得很正常,但對方。
這麽說吧,太平要術到底是他根據自家的所學和實踐編的,還是真的有人傳授給他還是兩碼事兒呢。
畢竟《太平要術》的早期版本是《太平清領書》,而這東西相傳為東漢末年方士於吉或說宮崇)所著。
《後漢書·襄楷傳》載,於吉在東海得“神書”170卷,名為《太平清領書》,進獻漢順帝,此書被認為是《太平要術》的早期版本。
嗯,這東西是入了漢庭的。
所以到底是誰教給他這些道經知識的?南華又到底是誰?
都說南華是莊子,但莊子的思想主流是齊物論的萬物齊一、是非相對,逍遙遊的“逍遙”境界,養生主緣督以為經的養生之道。
莊子雖然主張無為,但更偏向於精神上的自由。
太平要術裏麵的黃老之學,黃指的是黃帝,老雖然是指的老子,但強調的是老子道之規律,即道法自然。
而且黃老之學對儒家仁、義),法家法、術、勢),陰陽家四時運行、五行相生)等多有吸收。
這是一套治國的理論,所以太平要術跟宗教沒半毛錢關係。
相反,這是一本政治綱領,而且上麵還真的有一些政策措施。
舉例的話,洪天王跟老張搞的是一套玩意兒。
披著宗教的外衣,暗戳戳的搞著自己的政治抱負。
看著方圓沉思的樣子,太平道人很有誠意取出了太平要術開口道:“還請道友斧正。”
“道兄說的哪裏話?互相交流,互相交流。
隻是道兄也知道我白蓮教分支眾多,令出多頭,而且經文典籍散失嚴重。
我手上的大半典籍都是我教教眾的感悟新編而來,比不得道兄的典籍完善。”
聽了這話,太平道人一副大家風範的說道:“無妨,道法自然,在天,在地,在人。
如今道友以眾生感悟新編教義,正合道之真意。”
難怪別人能傳教傳的那麽遠,這份口才方圓是自愧不如。
既然對方都這麽有誠意了,方圓也不能差事兒。
接過太平要術之後,方圓甩手扔出一朵白蓮說道:“我教的所有經文典籍全在白蓮之內。”
接過白蓮,感受到裏麵那種分神寄念的法門,太平道人也有點理解為什麽他覺得方圓不正常了。
畢竟太平要術裏麵又不是沒有涉及到心念,或者說神魂信仰的修行之法。
這種把自己分裂坐於眾生心頭,不加掩飾的承受眾生心念衝擊,收集眾生智慧的修行法進步當然快。
但這完全相當於一個人承受天下人心念的汙染,這不瘋才奇怪好吧。
不過,仔細的探查了一番之後,太平道人也是讚歎道:“道友巧思。”
先把自己的一部分煉成外物,分出他我之別,以此為過濾器。
然後借著同根同源,隻得好處不得壞處。
“不過是一些旁門左道之法罷了,比不得道兄玄門正宗。”
粗略瀏覽過一遍太平道人的太平要術之後,給方圓幹沉默了。
隻能說,太平道人夠瘋的,居然以一己之力揉合道、法、儒、陰陽、醫等等諸子百家中的黃帝之道,並著中央黃帝之道,搞出來自己的中黃太乙。
特麽的,太平道人分明就是在複刻,或者說創建自己理想中五方天帝中央黃帝天庭的天庭的天之秩序。
走這種路子,也難怪對方在這種世界搞出當年的大事以後,還能夠一直堅挺的活躍到現在。
畢竟這種道路危險是真危險,收獲那也是真的大。
“無為無不為,道友大善。”
同樣粗略瀏覽了一下方圓白蓮裏麵的信息以後,太平道人十分讚同道。
無為而治不是真的什麽都不做,而是順應規律,不會因為統治者的喜好就非得要求在冬天看百花盛開。
也不會因為統治者的喜好就隨意的增加律法,更不會因為他們的喜好隨意判罰。
方圓甩手掌櫃的行為,雖然不是有意,但的確跟這樣的路子相似,哪怕他無為的有點多。
不等方圓跟太平道人互相吹捧,一聲慘叫打斷了兩人。
是酆都山,從被方圓扔進去一個人後,他就沒有再開口,此時開口自然是因為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禿驢,你到底要幹嘛?”
不是看酆都山是在朝著他自家的陰世幽冥裏麵說話,方圓當即就要揍他,有這麽當著人的麵揭短的嗎?
不過哪怕方圓揍他,他這會兒也抽不出空跟方圓對戰了,畢竟此時他的世界之內那些受苦無盡的惡鬼正被大片大片的火光照耀著。
準確來說,幽冥世界燒了起來,尤其是酆都山,一團聖火明光正從山根底部不斷向上攀升。
而酆都山對此卻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火焰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山頂。
無奈之下,酆都山隻能拚盡全力的繼續長高長大,以此拉開山頂跟這朵火焰的距離。
雖然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但他的直覺告訴他,絕不能讓這朵火焰上到山頂。
而隨著它的變化,火焰也是隨之而變,越發壯大,越發耀眼。
遠遠望去,酆都山正在發光。
雖然此時的火光還有些微弱,無法照亮整片幽冥,但托了酆都山壯大的福。
跟他隨之一樣壯大的火焰,擴散或者說照耀的地方也擴大了不少。
火焰透出的無盡光明,讓世界之內那些執迷癡妄的鬼魂一陣溫暖,使得他們那早就已經不用的腦子也開始緩緩思考了起來,或者說被蒙塵的心靈有了片刻的喘息。
感應到越來越多人心靈清明起來,張無忌也是越發用力的攀登起了離他越來越遠的酆都山頂。
本來醒轉過來的張無忌看著四周被火焰照徹的鬼魂,再瞟了一眼他這夢想中的幽冥世界,對自己曾經想要幹的事兒是十分懷疑的。
畢竟重來一次人生就真的好嗎?都不說那些我非我的問題。
光一點,人間有那麽值得留戀嗎?
從醒過來開始那些鬼魂的執迷癡愚,種種妄念,甚至是在聖火明光照耀之下探查出來的他們生前的善行惡行就衝擊的他心神搖晃。
自己真的可以做好那個判官嗎?賞善罰惡,依照眾生的罪行善行,讓眾生從頭再來一次。
這不是一時之快,而是要一直堅持下去的事業。
他真的可以在這麽長的時間之內,永遠保持著自己如今的心而不改變嗎?
畢竟主持公道四個字說的簡單,但千載之下又有多少事完全是理不清,說不明的。
“無忌兄弟,是你?”
一聲叫喊,打斷了胡思亂想的張無忌。
而看著開口的青麵畸形惡鬼,張無忌稍微動念,聖火明光自然帶來了對方的信息。
“常大哥,你怎麽會在這兒?”
“這是幽冥地界,我這個鬼魂不在這裏,又在哪兒呢?”常玉春哈哈大笑道。
“他怎麽會狠到這個地步?”
隨著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哪怕是以此時的心境,張無忌也是感慨道。
“他那個時候是皇帝,是朱元璋,又不是當初的重八兄弟。”常玉春十分灑脫的說道。
“你是走的早,自然不知道那王八蛋後來幹了什麽?”藍玉幽怨的聲音響起。
他們這些人老朱可不敢放在原來的離火之處,所以現在哥幾個都在酆都山的幽冥境內又相逢了。
畢竟像他們這種兵將鬼魂跟六天故氣的屬性太合了。
“見過教主。”抱怨完後,藍玉也是向著張無忌行禮道。
“我早就不做教主了,藍兄弟不必如此。”
“教主既然是教主,那就應該一直是教主。”
聽到這話,張無忌隻覺得常玉春說的對,到底一切都不同了。
“什麽叫我不知道他幹了什麽,你們都來這兒這麽多年了,我是不會問嗎?還是你們幾個家夥沒在我耳朵邊抱怨?”
常玉春大聲嚷嚷的同時,也打斷了藍玉想要說的話。
“大哥。”藍玉還沒繼續說,常玉春就好奇道:“無忌兄弟,你也死了。”
“嗯,死了。”
在剛剛那樣的變動之中,他不想死才難。
隻不過,他應該是被人保了下來才能進得這幽冥世界。
至於體內燃燒的火光,是他煉出來的聖火明光,光不滅則火不滅火,火不滅則光不滅。
“死了的話,那就莫管活人的世界了,他想要當萬世獨尊的帝王,就讓他當吧。”
就算是不想讓他當又能怎麽辦?他們幾個又不可能衝出去宰了朱元璋,或者把他也拉到這兒來,看能不能群毆他。
“他現在的確可能成萬世,但獨尊應該是做不到了。”
想了想如今父慈子孝的離卦,再加上被封印在息壤之內,那基本上可以說坐監坐到天荒地老的情況,張無忌開口道。
坐監還算好的了,畢竟離卦封印,或者說息壤的封印一旦被破壞,麵臨的可是那幫在時間長河裏麵養出來的蠱王。
“沒想到朱小四還有著這樣的心氣,幹的漂亮,我得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弟兄們。”藍玉高興之後,立刻朝著遠方跑去。
管都不管自己剛剛想要攛掇張無忌,或者說拉攏張無忌加入他們的小心思了。
這也是陰魂之身的弊端,沒有肉身的束縛或者是壓製,每個人都是絕對的魔道中人。
不是一念之間,隨心所欲,毫無章法,就是執念深重,但凡碰到一點能影響他的事兒,完全不能自控。
實際上藍玉這種情況還算好的呢,畢竟他生前作為沙場宿將,心靈意誌這塊兒還是遠遠強過普通人的,自然他的執念也遠遠強過普通人。
等他走遠以後,常玉春看著張無忌開口道:“你別怪他,生前就是個渾人,死了到了這兒,那就更糊塗了。”
也不看看張無忌死了以後是什麽情況,渾身上下跟活人毫無異樣,更是有著這樣的光明火焰伴身,居然還想算計他。
不說本來張無忌就不是個笨蛋,以他的性子,想要謀算,最適合的也是以誠待人的法子啊。
“沒事兒的,常大哥,我剛剛隻是有些事兒想不通。”張無忌憨厚的笑了笑。
“哦,你有什麽想不通的?”常玉春好奇道。
以對方的豁達性子,居然還能有想不通的事兒。
“說出來也不怕常大哥笑話,我隻是在想,人這一輩子如果能重來一次該多好。
可剛剛看到大家的身前身後事,才發現我想的簡單了。
不過我現在想通了。”
何止是簡單,得說簡陋了。
幽冥好搞,不過是適合陰魂生存的世界。
但輪回,光是到底以什麽標準來判定善惡就是個大問題,更別提後來涉及到的前世今生的思辨了。
所以想那麽多幹什麽?先去做吧,畢竟事物總是在運動中發展的,這也是他怎麽會突然打算用聖火明光把酆都山給點了的原因。
“光明度盡,菩提自生,恭賀道友門下又出一位賢德之人。”太平道人看著這一幕向方圓恭喜道。
“這個跟我沒什麽關係,全靠他自己。”聽到這個話,方圓擺手否認道。
不過說到傳人道統,方圓也是好奇的問道:“道兄的道統現今如何了?”
這個世界的時間線是有大問題的,從太平道人的出現來看,漢三國)早就已經結束了,但秦都還沒開始一統。
兩宋更離譜,北宋已經走到了趙構這位南宋的開國之君的同時,南宋也已經走到了宋帝昺這一位末代君王。
然後蒙古居然還沒把金遼西夏給滅了,還處於成吉思汗的時代。
而在兩宋之前居然是特麽有唐朝的,可李世民這會兒還老老實實的當他的大隋貴公子呢。
袁天罡,李淳風等人也還在大隋道門裏麵乖乖的修道呢。
所以太平道人現在是啥情況?畢竟以他的性子想讓他放棄他的道統,就是把他挫骨揚灰都比這容易點。
“貧道現在暫時居於周室之地,所收弟子寥寥,比不得道兄門下昌盛。
如果說成器的不過一個劉三罷了。”
方圓滿頭疑惑的看著太平道人,“劉三?”
這是名字還是外號?怎麽比他的名字還隨便?
“他本名叫劉季,楚國人,家中排行老三。
早年間就這麽一直叫著,等大了也就順勢按照家中排行取了個名。
他們家以前雖然闊綽過,但後來家道中落,機緣巧合之下就拜了貧道為師。
交換典籍也是為了他,他是個不喜讀書的性子。”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看太平道人一副專門點出來的樣子,分明對這個徒弟很滿意。
隻不過,方圓越聽越覺得扯淡,踏馬的,漢朝的開國帝師居然是開啟漢室滅亡的導火索。
“道兄,你的徒弟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有大出息。”方圓發自真心的說道。
他發誓,他這輩子的真心話不多,但這一句絕沒有半點虛假之情,恭維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