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結婚這個事情,很累人

字數:2709   加入書籤

A+A-


    宿舍就剩下葉瑜一個人,他靜靜的坐在椅子上,感受著這片空間的安靜。
    結婚這件事情,在葉瑜看來,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但是,他的妹妹竟然馬上就要在法律上結婚了,以後,就會有另外一個人,站在妹妹的身邊,照顧她,跟她是一家人。
    葉瑜其實根本就沒有做好這個思想準備,一直到現在,他都在想,結婚這件事情,有什麽好的呢?能夠給人帶來什麽呢?
    葉瑜輕輕地嗤笑一聲,別人愛咋地咋地吧,反正他不想結婚,他覺得他一個人照樣能過的挺好。
    陳蘩第二天一早就給葉清明打電話,葉家人過來的住宿,是葉清明跟蘇怡安排的,根據陳蘩的建議,跟衛承的父母他們安排在了同一家酒店,陳蘩不放心,又給葉清明打了一個電話,問了具體的安排情況之後,這才掛了電話。
    今天的事情太多,陳蘩直接請假,請了兩天,今天要準備晚上的酒席,明天一早去登記領證,中午還要請大家吃一頓飯,算是慶祝,衛承的父母吃過午飯就要趕回京城,他們國外的工作非常的忙,能夠抽出這幾天的時間,已經是很不容易。
    陳蘩考慮到衛承的父母從國外回來,還是參加孩子的喜事,跟衛承去慶來介紹的那家婚慶用品商店的時候,看到一些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小紙盒子,大紅色的,帶著紅色的蝴蝶結,專門用來裝糖果的,還有一些是鐵盒子的,盒子上描繪著當地的一些名勝,陳蘩二話沒說,買了不少。
    店家看陳蘩買的痛快,又給介紹了一些當地特色的一種糖果,陳蘩就買了一些,放到買好的紙盒鐵盒裏麵,這是給京城過來的親人的伴手禮,還可以讓衛承的父母帶著回到他們的工作崗位上,把這些帶著地方特色包裝的糖果分給他們的同事,或者是朋友。
    不買不要緊,去店裏看到什麽都好看,倆人都是不差錢的人,這個也想買,那個也要買,結果,買著買著就買多了,一個很大的紙箱都裝不下,主要是那些紙盒鐵盒太多。
    買好東西,付了錢,又去聯係好的特產商店,買了一些包裝很精美的地方特產,都沒覺得怎麽樣呢,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
    倆人回到家裏,癱在沙發上不想動,周嬸給他們端上來自己煮的果茶:“先喝口水歇一歇,中午給你們包的餃子,白菜豬肉餡的。”
    這是衛承跟陳蘩都喜歡吃的,衛承每次過來,陳蘩都要跟周嬸一起做,周嬸也就記在心裏,這會趁著倆人去街上買東西,周嬸直接就給包了一頓餃子。
    陳蘩一邊吃飯,一邊對周嬸說:“我們倆隻是登記,兩家人要一起吃頓飯,就要準備 這麽多,那等到結婚的時候,要準備的東西不是更多嗎?”
    周嬸笑著說:“你們來覺得累,那是因為事情都是你們自己做,在村裏結婚的,有專門的總管,幫著料理結婚的事情,像什麽采買東西啊,安排各種人事啊,總管心裏門清,隻要給夠錢,有足夠的人手,就不累人,特別是新人,那是整個婚禮裏麵最輕鬆的人了。”
    陳蘩一下子來了興致,就問周嬸:“嬸兒,你可是娶了兩個媳婦,嫁了一個閨女的人呢,你跟我們詳細的說說唄。”
    周嬸想了想,就說:“那我就跟你們說說,我大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們也是啥都不懂,都不知道要準備什麽,村裏有專門做總管的人,不過請人家幫忙要給好處的,我跟我孩子的爹就商量了,不為了別的,就為了人家能幫咱們把場麵撐起來,事情也給安排的井井有條,再貴咱也得請。”
    陳蘩跟著點頭:“對,就應該這樣,該花的錢就得花在刀刃上。”
    “我們村的總管,幫我們聯係了村裏的人,有幫著去買東西的,有幫著在家裏搭灶台的,還有幫著端盤子的,安排的麵麵俱到,我跟孩子他爹,就是幫人家找找東西,別的什麽都不用操心,最忙的就是結婚那天,總管連早上準備什麽早飯都給安排好了。”
    又想起大兒子結婚的那個時候,周嬸挺感慨:“早上四點多鍾就去家裏幫忙,我就記得那天我激動的一直哆嗦,總管安排人接親,安排人在家門口迎親,後來我想,要不請總管幫忙,就那天那個心情,我跟我們家孩子他爹,估計什麽都安排不了。”
    陳蘩就笑:“嬸兒,那是你第一次當婆婆,激動是在所難免的,想來,那天你一直記在心裏吧?”
    周嬸笑著點頭:“那可不,養兒子最想看的就是孩子結婚,把兒媳婦娶進門,隻要兒媳婦娶進門,我跟孩子他爹的心就能放進肚子裏,城裏還差一些,你結不結婚的,沒有人看你笑話,咱們農村呀,誰家的孩子要娶不上媳婦,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就是村裏人的眼光,都不敢在村裏走動。”
    衛承很驚訝,陳蘩就說:“這是真的,在村裏,年輕的男女,到了適婚的年齡,要不娶媳婦或者是找婆家,那就是整個村子甚至是附近幾個村子的談資,隻有有人湊一起說閑話,那是必須要帶上的,這就是現實,沒有辦法。”
    周嬸笑著說:“跟著你們出來之後,我才發現,結不結婚,什麽時候結婚,那都是自己的自由,別人要說,那就說去吧,隻要自己過的好了,別人的眼光不算什麽,農村不行啊,就那麽點大的地方,村裏各家各戶的更是親戚連著親戚。”
    周嬸想了想,繼續說道 :“我聽家裏老大家的說,已經有人來探問香附了,有的是想要給香附介紹對象,有的是來看笑話的,說我們家把香附供著一直讀書,到最後不還是要結婚嫁到別人家去嗎,現在想想呀,不在家裏也有不在家裏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