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楊鶴失態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A+A-


    崇禎二年九月十七,固原總督府。
    楊鶴在得知留下督促招安隊伍返回的人回來後,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進行召見。
    黃參議等人進入總督府的後堂,見到楊鶴之後不是恭敬的行禮,而是臉上帶著不滿和幾分火氣。
    而黃參議右手背拍左手掌,一臉委屈,還帶著幾分責怪之意:“楊督臣,我等險喪命於反賊之手!你想伏殺黃龍山的反賊,何不直接明言?”
    滿臉期待好結果的楊鶴,在聽到這話後,不由滿頭霧水,皺眉詢問:“黃參議,此話從何說起?本督何曾想過要伏殺黃龍山的反賊?”
    黃參議見楊鶴模樣,卻是一點也不信:“督臣,事情已經敗露了,何必繼續瞞著我等?”
    楊鶴見狀,當即拿出三邊總督的氣勢來,朝廷要員的官威盡顯:“本督行事,向來光明磊落,何須瞞著爾等!又何來敗露一說!”
    黃參議卻是不怵楊鶴的氣勢:“楊督臣也不必在這裏耍威風,我等涉險置身於賊營,以求招安穩妥,竟是被楊督臣如此算計,枉顧我等性命,此事我定報於布政使大人主持公道!”
    說著,他便轉身往門外走去。
    他是布政司下的官吏,三邊總督楊鶴雖有節製之權,卻也休想一手遮天。
    “來人,攔下他!”楊鶴怒喝一聲,他都已經這般說了,為何就是不信他的呢?
    在場其他人,連忙拉住黃參議,好言好語的一番相勸,才讓黃參議留下。
    楊鶴目光盯著黃參議:“把話說清楚,本督如何算計你們了?”
    “哼,楊督臣自己心裏清楚,何須這般惺惺作態!”黃參議冷哼一聲,一副冷嘲熱諷的模樣。
    楊鶴很想發火,但考慮到同僚之誼,還是壓下了火氣,決定換個人詢問,目光掃過一圈,卻又皺起了眉頭:“李肅人呢?為何沒來?”
    黃參議斜眼看著楊鶴,冷笑道:“李肅已經死了,你私下安排的人敗露了伏殺反賊的計劃,楊督臣,此事休想賴到我們頭上,否則這官帽不要也要到禦前參你一本!”
    聽到這陰陽怪氣的話,楊鶴真是感覺很無語,這怎麽就說不清了呢?
    俗話說得好,隻有冤枉你的人,比你還清楚你有多冤枉!
    楊鶴看向另一人:“劉把總,你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
    聽到點名,劉把總拱手說道:“督臣大人,黃龍山的反賊拿到三萬兩銀子後,第二天便拔營離開了黃龍山,由於缺糧,行軍速度緩慢……”
    “在九月十四這天晌午,賊首突然下來停止拔營,李肅便前往催促,結果李肅失言被賊首下令擒住虐殺,賊首還言說招安乃督臣大人設下的騙局,自率軍返回黃龍山去了!”
    劉把總將事情仔細講來。
    楊鶴聽完,閉上眼睛琢磨一番,隨即怒而開口:“本督明白了,該死的反賊,竟將屎盆子扣在了本督的頭上!”
    劉把總見楊鶴不似作假,開口詢問:“督臣大人,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難道督臣大人沒有設計誘殺反賊?”
    楊鶴瞥了一眼劉把總,目光又掃過在場其他人:“本督從未想過誘殺黃龍山的反賊,現在看來,黃龍山的反賊,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招安!”
    他麵容逐漸扭曲,有些失態:“好好好,好算計!真是好算計呀!他們從頭到尾都在算計本督,天殺的反賊,現在指不定在如何嘲笑本督呢!”
    先前洪承疇說情之事,讓他堅信黃龍山的反賊,隻是因為對安排官職、安撫銀不滿意。
    現在回想起來,反賊從洪承疇入黃龍山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算計於他,一步一步的讓他將三萬兩白銀,上杆子的送去。
    得到銀錢後,便開始翻臉,並將一切的過錯推到了他的頭上,讓他受此冤枉。
    那可是以他名義拆借的整整三萬兩白銀,還有路上以他名義向州縣借調的糧草……由不得他不失態。
    楊鶴的這番理解,屬實是抬舉了嬴慶等人,畢竟嬴慶等人根本沒想過這般得罪楊鶴,更沒想到楊鶴會將這麽一大筆銀子送來。
    有這種結果,屬實是意外情況。
    黃參議聞言,態度有所轉變:“督臣大人真的沒有私下安排誘殺反賊之事?”
    楊鶴鄭重的說道:“你等為本督出力,本督豈會枉顧你等性命?若本督要誘殺,也不會在固原,而是將反賊騙出黃龍山後就會擇機動手,又豈會如此夜長夢多之舉?”
    黃參議仔細一想,覺得是這麽個理,當即對楊鶴拱手:“督臣,剛才是下官無禮,還望大人海涵!”
    楊鶴擺手:“這怪不得你,是反賊太過無恥了,竟有如此算計!”
    黃參議連忙說道:“督臣,黃龍山的反賊如此可惡,當發兵剿滅,一個不留!”
    聽到用兵,楊鶴壓下了心中的火氣,保持清醒的狀態:“你們在反賊隊伍中多日,可知反賊虛實如何?”
    “一群烏合之眾!”劉把總率先開口,他是明軍的軍官,對兵事了解一些。
    根據他在反賊隊伍中看到的情況,那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軍隊,營中喝酒、耍賭具、淫樂、半夜離營等,都體現出了毫無軍紀可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營行軍,也是毫無章法,完全就是門外漢。
    黃參議也開口:“劉把總說的沒錯,那群反賊也就比尋常盜匪強些,不足言道!”
    楊鶴聞言,卻眉頭微微皺起:“按延綏兵備道馬三春的說法,黃龍山中的這股反賊,不應如此不堪才對!”
    在決定招安之前,他寫信詢問過與秦義軍有所接觸的馬三春。
    後者對秦義軍多有擔憂之意,言秦義軍的軍紀嚴明,兵甲齊備,士卒訓練充足,雖未真正交手,卻也能看出幾分戰鬥力,若不盡早解決,恐成大患。
    黃參議解釋道:“許是那馬三春為了推卸剿賊不利之責,故而如此言說誇大!”
    楊鶴沒有表態,因為馬三春將與秦義軍接觸的整個過程,都在回信中寫明,前後並無矛盾之處,顯然不是信口胡謅。
    他之所以沒有直接派兵圍剿,一是他采取招撫之策;二是覺得嬴慶部反賊有招撫的可能。
    相比於王嘉胤、王左掛、高迎祥等部反賊的大肆作亂,黃龍山的嬴慶部反賊,看起來要老實許多。
    思忖片刻,楊鶴開口說道:“你們此行受罪了,且先回去休息,待本督與各部商議,自有剿賊之策!”
    他這話,是告訴黃參議等人,他會派兵圍剿黃龍山的反賊。
    黃參議等人告辭離開,楊鶴也立即召集各部議事。
    由於邊軍欠餉已久的問題,不能輕易調動,以免出現嘩變之事。
    所以,在一番商議之後,楊鶴決定讓就近的延安衛兵馬,進黃龍山圍剿,並全力調撥了一批軍械、糧草支持!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