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高迎祥求援,綏德城告破

字數:4475   加入書籤

A+A-


    見到種光道令人緊急送來書信,嬴慶以為黃龍山那邊出變故。
    他立即奪過書信,拆開閱覽。
    當看到書信的內容後,嬴慶心中對黃龍山那邊的擔憂倒是消失了,可眉頭卻是不由得皺起。
    帳內眾人見狀,皆是不由得擔心起來,心中生出各種猜測。
    蒙憲忍不住問道“大帥,可是軍師那邊出了變故?”
    嬴慶輕輕搖頭,神色凝重地將書信遞給蒙憲,沉聲道“你們自己看吧。”
    蒙憲接過書信,其他將官也湊過去閱覽。
    書信的內容,並非黃龍山那邊出現變故,也不是種光道所寫書信,而是高迎祥的求援信。
    高迎祥率軍進攻山陽縣時,遭遇陝西巡撫劉廣生率軍從背後突襲,如今萬餘人馬被困於商洛山。
    而劉廣生節製的兵馬,正是剛剛返回陝西的甘肅、寧夏兩鎮的勤王兵馬。
    眾將閱覽完書信,皆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都是沒想到明軍竟然會有如此快的動作。
    蒙憲看完書信,率先開口“大帥,圍困高迎祥的是明軍邊軍精銳,這可不太好辦呀!”
    眾將聞言,皆是認可的點頭,顯然都意識到了其中的危險。
    嬴慶也知道其中厲害,但還是說道“高迎祥已經答應會盟,就是義軍盟一員,同為義軍,若我們見死不救,終歸不妥!”
    蒙憲聞言,略微思考後,開口說道“大帥所言極是,反明義軍同一體,唇亡齒寒,隻是如何營救,當有萬全之策。”
    嬴慶點頭“此事與軍師商議過後,再行定奪!”
    宋傑開口說道“大帥,那這綏德城,我們是攻還是不攻?”
    嬴慶略微猶豫,目光看向送信的士兵,開口問道“軍師讓你來送信,可有言語交代什麽?”
    士兵連忙連忙拱手回話“回大帥,軍師隻說讓大帥辦完事盡快返回,其他並未交代!”
    “讓辦完事盡快返回……沒有其他交代……”嬴慶沉吟片刻,明白了種光道的意思。
    既然種光道說的這麽籠統,就說明高迎祥在商洛山的困境,並沒有高迎祥在書信中說的那般嚴重。
    對於商洛山,嬴慶雖然沒有去過,但對其地形地貌也有所耳聞,屬於易守難攻之地。
    他們就算要救援,也不必太過急切。
    另外,估計種光道也還沒有想到好的救援辦法,故而讓他辦完事後再行返回。
    思及此處,嬴慶開口說道“傳令,立即將火藥填入城牆之下,東西兩麵大軍撤掉包圍,在南城牆外三裏集結。”
    “是,大帥!”眾將領命。
    嬴慶目光看向一人,連忙吩咐“周榮,我書信一封,你用弓箭射向城頭!”
    “是,大帥!”周榮答應一聲。
    嬴慶立即揮墨書寫,然後將書信遞給周榮。
    周榮立即出了營帳,將書信卷好捆於箭矢之上。
    然後快馬接近城牆,張弓搭箭瞄準城頭。
    “嗖~!”
    弦聲一響,箭矢破空而去,釘在了城樓的柱子上,然後快速撥馬返回。
    城樓上的守軍見狀,迅速取下書信,遞交於杜文煥。
    杜文煥展開一看,眉頭緊鎖,隨即召集眾將商議。
    城牆下,嬴慶等人靜待回音。
    射向城頭的書信中,嬴慶告知了對方秦義軍將采取火藥炸毀城牆的計劃,讓對方撤離靠近南城牆的居民,避免無辜傷亡。
    當然,嬴慶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告知守軍,綏德城必破,讓守軍盡快出城逃命。
    至於城內的明軍如何選擇,那就不是嬴慶能夠左右的了。
    城牆上傳來一陣騷動,杜文煥等人顯然在權衡利弊。
    其實,不用嬴慶用書信告知,杜文煥等人也知道秦義軍會采取什麽辦法攻城,畢竟有同州城的例子在前。
    最終,杜文煥與馬指揮使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棄守南麵城牆,與秦義軍在城中展開巷戰。
    半個時辰後,嬴慶中軍後退,並讓人點燃引信。
    不多時,南門城牆西段,在震耳欲聾爆鳴聲中,出現了十數丈的缺口,城牆被分為了兩段。
    待爆炸的動靜平複,秦義軍如潮水般湧入,然後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打開城門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大軍奪取東、西、南三麵城牆的控製權,然後再對城中的明軍進行清掃。
    獨留北麵城牆,是因為要讓明軍看到逃生的希望,從而減少他們的抵抗意誌,加速戰鬥的結束。
    秦義軍奪取城牆控製權的過程中,遭受到了明軍的頑強抵抗,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
    不過,秦義軍不僅有著人數優勢,且鴛鴦陣極其適合在狹窄城牆上發揮威力。
    在鴛鴦陣各類士兵的配合下,城頭的明軍節節敗退,最終退守北麵城牆,以沙袋磚石等物阻攔秦義軍的攻勢。
    控製東、西、南三麵城牆後,秦義軍開始以鴛鴦陣對城內的明軍展開進攻。
    火銃、火炮聲連綿不絕,震耳欲聾,弓如霹靂玄驚,箭矢你來我往,雙方的傷亡都在迅速增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秦義軍的鴛鴦陣,雖然適合巷戰,但綏德城是明軍的主場,他們熟悉地形,利用街巷、房屋等,進行頑強抵抗。
    雖然秦義軍步步推進,但每一步都要付出鮮血與生命的代價。
    同樣的,明軍的步步抵抗,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城內的街巷逐漸變為血腥戰場。
    在杜文煥的率領下,明軍在巷戰中雖頑強抵抗,卻也難以抵擋秦義軍的步步緊逼。
    而當明軍的傷亡達到一定數字時,士氣開始動搖,部分士兵心生退意。
    綏德衛的兵馬還好,他們多為本地人,家眷還在城中,心中尚存牽掛,能激發鬥誌。
    但杜文煥帶來的士兵,本就因為缺糧缺餉心生不滿情緒,此時要他們拚命,哪能心甘情願?
    於是,杜文煥手上的部分士兵,開始暗中尋找逃生的機會,奔向北城門,甚至有少數人趁亂投降。
    一開始,杜文煥還能仗著身邊的家丁、親兵進行彈壓,但隨著逃兵越來越多,彈壓變得愈發困難。
    甚至有一些逃兵,直接與杜文煥的家丁、親兵打鬥起來。
    眼見大勢已去,杜文煥不由心懷死誌,準備帶著家丁、親兵做最後一搏。
    然而,他的家丁、親兵卻是不想就這麽戰死,紛紛勸說杜文煥從北城門出逃。
    杜文煥自是不願意,卻被家丁、親兵強行扶上馬,一路向北逃遁而去。
    而杜文煥一走,其帶來的兵馬,更是猶如洪水般湧向北城門,瘋狂逃命。
    沒有了杜文煥的兵馬,馬指揮使一部兵馬更是獨木難支,最後也是選擇棄城逃跑。
    主將逃遁,綏德衛的明軍,士氣大挫,有人選擇逃跑;有人選擇投降;也有人躲在家中不出。
    而明軍這般情況,秦義軍的進攻壓力驟減,綏德城告破,也就情理之中了。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