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宋獻策的決定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橫營的營地中,一處被橫營士卒看護的營帳內。
    宋獻策獨自坐在案前,目光看著營帳入口,怔怔出神。
    他回想著剛剛與嬴慶的對話,內心反複琢磨,對嬴慶也愈發的好奇。
    按理來說,他不過是一個雲遊學子,連功名都沒有,名聲自然不可能有多大。
    而他行走各地,也少有對他人提及自己的名字,何況近期才改“康年”名“獻策”。
    可嬴慶卻是在剛才的談話中,提到了“康年”這個曾用名,以及“獻策”這個現用名。
    一時之間,宋獻策完全想不通嬴慶是有意提及,還是嬴慶的用詞巧合。
    若說是巧合,也未免有些太巧了,且嬴慶當時的神情,更像是在對他試探與詢問,所以他才那般回答。
    若說是有意為之,卻又想不出他被嬴慶所知曉的理由,因而更讓他相信是用詞的巧合。
    他可不相信自己以占卜之名行走各地,會名聲響亮到傳進嬴慶的耳中,並讓嬴慶特意追查他的身份。
    就算他給王嘉胤獻了一策,因此入了嬴慶的眼,但如此短的時間,嬴慶也斷無可能查出他的身份來。
    因此,宋獻策越想越覺得此事蹊蹺,卻始終想不通其中關鍵。
    思索良久沒有結果,他索性不再去想這個問題,轉而開始思考起嬴慶另一句話的用意來。
    天災之下無康年,我們該早做打算!
    這句話明顯是在點他宋獻策,既然無康年,那就隻有獻策。
    為誰獻策?
    嬴慶自然是在暗示他為秦義軍獻策,或者為天下獻策,以求恢複康年。
    這,明顯有拉攏他的意思!
    之所以沒有明言,是在為他宋獻策的安全考慮。
    因為,當時嬴慶最後提到王嘉胤這位盟主。
    他與王嘉胤接觸了半個月時間,知道王嘉胤將秦義軍視為潛在威脅。
    甚至,王嘉胤已經將秦義軍列為明軍一級的防範對象,將秦義軍當成爭天下的對手。
    而他也看得出來,王嘉胤拉秦義軍組盟,主要是為了不讓秦義軍另組一盟,從而讓秦義軍變得更加強大,以免更難對付。
    因此,他宋獻策對王嘉胤是看不上的,給其獻上一策,不過是想通過會盟,看看各部義軍頭領中,是否有他可投效的明主罷了。
    隻不過,他對此並不是很抱希望,因為從各部義軍的所作所為來看,都看不出有明主之象。
    在他看來,就算是秦義軍,也隻不過是取巧擊敗了幾次明軍而已。
    雖然秦義軍對窮苦百姓少殺慎殺,也以錢糧賑濟,看上去有爭取民心之意。
    但“民心”可不單單是指窮苦百姓,還有地主、士紳等階級人員,也是就大業不可忽視的力量。
    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就算秦義軍帶著窮苦百姓奪了天下,但士紳、地主等群體若無法歸心,又豈是長遠之計?
    因此,他目前是不看好任何一個義軍頭領的!
    不過,今日與嬴慶一見,倒是讓他覺得嬴慶此人與其他義軍頭領大不相同。
    還有,秦義軍的將士也與其他義軍截然不同,絕對不是什麽烏合之眾。
    若他對嬴慶諫言,而嬴慶也納諫的話,那秦義軍或許真能成就大業!
    思及此處,宋獻策心下已然做出決定,等有機會,定與嬴慶相談一次,看看是嬴慶是否為他的明主。
    對於王嘉胤,他是完全看不上的,那自然不會投效。
    可如今嬴慶有了拉攏之意,以王嘉胤的性子若是知曉了,那就算殺了他,也不會讓他有投向嬴慶的可能。
    所以,他要為擺脫王嘉胤的掌控做好準備與謀劃。
    隻是,王嘉胤如今知道他有些才學,未必會輕易放他離開。
    思及此處,宋獻策有些焦慮的起身,眉頭緊皺著在帳內來回踱步。
    片刻之後,他停下了腳步,這件事情,他急切不得。
    他與嬴慶前腳剛見麵,若後腳就有什麽動作,勢必會引起王嘉胤的警覺。
    所以,他應該先留下來,好好觀察嬴慶及秦義軍,乃至之後前來組盟的其他義軍頭領。
    若真的隻有嬴慶堪為明主,那他再設法脫身也不遲。
    明廷雖然積重難返,但畢竟體量擺在這兒,哪怕義軍盟有百萬之眾,也決計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推翻明廷的。
    而且,他用占卜之術給王嘉胤卜算過,明年必有死劫。
    雖說占卜乃虛妄之術,卻也是他根據局勢推演所得。
    王嘉胤號召天下義軍組盟,並成為了盟主,看似能號令群雄,實則會成為明廷的首要目標。
    一旦各部義軍前來會盟,明廷必會起重兵圍剿。
    而各部義軍加起來,雖有二三十萬之眾,也或許能對抗明軍一番,但越是如此,王嘉胤就越危險。
    原因很簡單,明軍解決不了義軍,就會想方設法的解決王嘉胤。
    各部義軍群龍無首之下,明軍便可各個擊破。
    這與“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是同一個道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嬴慶與王嘉胤相比,就顯得聰明許多。
    嬴慶率領的秦義軍屢敗明軍,完全有實力爭奪盟主之位,可嬴慶卻主動將盟主讓與王嘉胤。
    此舉別人看不懂,可他卻看得明白。
    除了不露鋒芒,嬴慶就未必沒有借官軍之手剪除王嘉胤的意思。
    這些能帶頭造反的,又會有多少是愚蠢之輩?
    各個頭領的小算盤,可都打得精明著呢!
    王嘉胤號召各部義軍會盟,不就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當然,嬴慶是否如他猜想,不得而知,或許嬴慶另有計較是他沒能想到的。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嬴慶是聰明人,且比王嘉胤等人更聰明。
    目前看來,嬴慶比其他任何一個義軍頭領,都更值得投效。
    不過嘛,也隻能算矮個子裏拔將軍罷了。
    至少他現在的看法是如此!
    宋獻策重新坐回案前,目光沉靜,心下已有計較。
    對於宋獻策的這些心理活動,嬴慶自然無從知曉,此時他正收到洪承疇、杜文煥率軍往孤山堡進發的消息。
    而他略微一琢磨,便知道明軍會暫緩進剿,從而迎來短暫的平緩期。
    不過,他也清楚,這種平緩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要不了多久,明軍必定蓄勢前來。
    而到時如何破局,還需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到來後,再仔細思量與籌謀。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