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吹製工藝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回到山中營地,阿貝多告訴空,他很意外空會注意的他和冒牌貨的不同之處。」
「“這個印記,或許就是一切的起點。”阿貝多指著自己脖子上的星星印記說。」
「“你們認為,這個菱形印記是什麽?”阿貝多問。」
「“呃……紋身?徽章?不對嗎?”派蒙問。」
「“難道是傷疤?”空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阿貝多搖搖頭,“不,這是我身為人的『瑕疵』。”」
「說著,阿貝多轉身看向貨架上的玻璃瓶,“你們見過玻璃製成的各色器皿嗎?有種與玻璃相關的人工製作技藝,叫做『吹製』。”」
「“吹製技藝在提瓦特並不流行,因此,通過這種工藝製作出的玻璃器皿大都價格昂貴。”」
「“吹製工藝,顧名思義,必須要有一個注入空氣的口子,就像吹氣球一樣,也因此,這類玻璃製品上偶爾會留下用以收尾的缺口。這種缺口,正是人工製作的痕跡。”」
“吹製工藝?玻璃是吹製出來的嗎?”
原本隻是好奇阿貝多想說什麽的各時空,聽到玻璃的製作方法,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玻璃可是好東西,在工業革命以前,受製於技術,玻璃的價值直接與寶石相當。
那時,一副玻璃耳環是真的能價值好幾百萬,讓人珍藏的。
正因如此,玻璃在很久以前,便與各種寶石相提並論。
如今得知玻璃是用吹製工藝製作的,雖然隻是簡簡單單兩個字,並沒有透露太多,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不是想不到,缺的就是這一點靈感。
“玻璃是硬的,怎麽能吹呢?”
“除非在製作成之前,玻璃是軟的,所以可以通過吹製的方式,來塑形。”
“我想到了,糖人,糖人不就是吹成的嗎?”
“把糖融化了,小小的一團就能吹成薄薄的一層,這不就和吹製工藝一樣嗎?”
“這麽說,玻璃是燒出來的,用什麽燒?”
“可玻璃不是水火不侵嗎?”
“那應該是溫度不夠,火不夠大。”
“我記得,有在冒火的山上見過類似玻璃的東西,難道玻璃是土石燒製成的。”
“要真是這樣,玻璃豈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試,想辦法把火燒旺,用砂石泥土來試,萬一成了,那可是破天的富貴啊。”
財帛動人心,在玻璃稀缺的年代,誰要是掌握了玻璃的製作方法,那便等於有了一座金山。
眼看著天幕之下,無數人因此猜到了玻璃的秘密,少數掌握了玻璃製作方法的家族心裏叫苦不已。
由於這個原因,各時空的玻璃製作水平和技巧提升了一大截。
因此提前製造出了顯微鏡等物,連帶著讓醫學技術等進程也提升了一大截。
來自華夏的玻璃製品更是在往後數百上千年內暢銷全球。
在一些時空甚至取代瓷器,成了華夏對外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天幕上,阿貝多還在繼續對空和派蒙講述吹製工藝。」
「“艾莉絲阿姨說過,這些手工痕跡既是人工技藝的可貴之處,又是完美藝術品上僅有的『瑕疵』。這個印記,也是類似的東西。”」
「“人工生命與自然生命的區別,在於生命之力的流淌方向不同,自然生命的力量由內而外,所以花朵從蜷曲到綻放,葉片從彎曲到舒展,我們觀賞花卉時,會說出『綻放』這一詞匯。”」
「“而創造人工生命,一定程度上是將力量由外向內輸入。胚胎最終獲得生命力的借口,就是玻璃製品收口的那個『點』。”」
「“煉金劑料滴落後向各個方向綻開,巧妙地構建出了這個菱形。這種被創造出來的痕跡,正是我身為人類『不完美』的證明。”」
「“那位冒牌貨大概是不想自己也變得不完美,才故意避開了這個印記吧。”」
“哦,這麽一說我就懂了。”
“所以阿貝多的這個印記,就是咱們的肚臍眼吧。”
“就是這樣。”
“好神奇啊,他的肚臍眼居然開在脖子上。”
“那他到底是怎麽誕生的,也沒個肚子孕育的話。”
“難不成和吹製工藝一樣,是吹出來的呢?”
“呃,吹出一個小娃娃,有點驚悚了。”
“行了行了,這是咱們能弄懂的事嗎,你也想造人啊。”
“我覺得這個印記還挺好看的,沒想到那個阿貝花還嫌棄起來了。”
「“把這些告訴我沒關係嗎?”空問。」
「阿貝多搖搖頭,“你與其他人有根本上的不同,與你分享秘密,我不會有那麽多顧慮。”」
「“正如派蒙所說,這一切聽起來就像是『故事』一樣。即使告訴別人,也隻會被當成異想天開的小說而已。”」
「“人類不隻渴望超越和奇跡,他們對『平凡』『普通』的追求也遠超我們想象。”」
「空讚同的點點頭,“所以才有了『異類』。”」
「“與自己不同的事物,隻存於故事中就好。這樣一想,就會輕鬆很多。換句話說,最近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應該能成為不錯的小說題材。”阿貝多笑道。」
「說著,阿貝多表示自己有位寫小說的朋友,如果知道了這些,應該能編造出不錯的故事。」
「沒想到派蒙聽了有了興趣,表示編故事自己也會。」
「於是阿貝多提議來一場編故事比賽,素材就用這幾天發生的事,等他們有靈感了,再來營地看看誰的故事更精彩。」
“平凡,普通,大家都不甘於平凡,又不願意成為異類。”
“真是矛盾的想法啊。”
“所以阿貝多選擇住在雪山,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吧。”
“畢竟不管怎麽說,他都是一個異類。”
“空小哥也算是一個異類,甚至連神明都沒有見過他這樣不需要神之眼就能驅動元素力的人,將軍更是差點兒把他砌進神像裏。”
“所以阿貝多才對他另眼相看啊。”
“畢竟兩個人都是異類,有種惺惺相惜,抱團取暖的感覺。”
“好端端的,怎麽還要編故事。”
“阿貝多還認識寫小說的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