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匠心裂變:流量時代的傳承抉擇

字數:2313   加入書籤

A+A-


    “千窯計劃” 十座基地同時開放的新聞發布會剛結束,一場突如其來的學術風暴便席卷而來。知名考古學家周正明在《考古學報》上發表長文,直指 “默雯陶藝” 宣稱的傳統工藝存在 “重大曆史錯誤”。他舉著一張對比圖,言辭犀利:“唐宋時期根本不存在這種拉坯技法,陳默所謂的‘傳承’,不過是打著非遺旗號的自我臆造!”
    輿論瞬間沸騰。網絡上,“考古專家打假非遺網紅” 的詞條迅速登頂熱搜,評論區被 “騙子滾出非遺圈”“資本包裝的鬧劇” 等罵聲刷屏。更有甚者,翻出 “千窯計劃” 基地的施工照片,質疑其 “過度商業化破壞傳統風貌”。
    陳默攥著報紙的手指微微發抖,辦公室的空調冷氣吹得他後頸發涼。王秀蘭戴著老花鏡,逐字逐句讀著文章,渾濁的眼睛裏泛起淚花:“當年你爸教你的拉坯手法,明明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老人聲音哽咽,“怎麽就成假的了?”
    與此同時,小雯在雲南基地遭遇新的困境。合作的網紅團隊為了流量,擅自將陶繪課程包裝成 “網紅打卡項目”。直播間裏,主播們對著鏡頭扭腰擺胯,背景音裏李大爺的三弦曲被改編成土味電音。當小雯前去製止時,網紅經紀人嗤笑:“陳太太,現在的年輕人誰愛看你們慢悠悠揉泥?流量就是王道!”
    公司內部也矛盾重重。新入職的 95 後運營總監提出 “非遺盲盒化” 方案:把傳統工藝拆解成碎片,做成隨機抽取的 “文化盲盒”。“這樣既符合 z 世代消費習慣,又能大幅提升銷量!” 他在會議上展示著設計圖,五彩斑斕的盲盒包裝上印著誇張的二次元圖案。
    “不行!” 陳默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來,“非遺不是商品,不是用來炒作的噱頭!” 然而,部分股東卻連連點頭,財務總監推了推眼鏡:“陳總,現在的市場環境,不迎合年輕人就隻有死路一條。”
    更糟的是,寰宇控股的殘餘勢力仍在暗中使壞。林敘發現公司官網被植入惡意代碼,每當用戶搜索 “默雯陶藝”,頁麵就會自動跳轉至黑料網站。沈野的摩托車隊在送貨途中多次遭遇碰瓷,對方躺在地上大喊:“非遺企業欺負人!” 手機鏡頭對準貨車上 “千窯計劃” 的 ogo。
    轉機出現在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渾身濕透的陸沉衝進辦公室,懷裏緊緊護著一個檔案袋:“周正明收了寰宇控股前高管的三百萬!” 他展開轉賬記錄,“所謂的學術打假,根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抹黑!” 林敘同步調出周正明論文中的數據,發現所謂的 “曆史證據” 竟是 ps 合成的圖片。
    小雯在雲南也展開絕地反擊。她帶著孩子們的陶繪作品走進高校,舉辦 “泥土的語言” 藝術展。當大學生們看到孩子們用陶片記錄的鄉村生活、聽到他們講述製陶時的感悟,紛紛紅了眼眶。有學生當場落淚:“原來非遺不是老古董,而是活著的故事。”
    網紅團隊的翻車來得更快。他們為了製造爆款,讓主播直播 “徒手開窯”,結果因操作不當引發窯爐爆炸。事故視頻在網上瘋傳,輿論風向瞬間反轉。網友們憤怒聲討:“為了流量連安全都不顧,這是在褻瀆非遺!” 網紅經紀公司股價暴跌,負責人連夜登門道歉。
    股東大會上,陳默展示了完整的證據鏈,將寰宇控股的陰謀公之於眾。當看到財務總監與對方的聊天記錄時,支持 “盲盒化” 的股東們麵麵相覷。陳默舉起一塊孩子們製作的陶片,上麵歪歪扭扭寫著 “我想把奶奶的故事畫下來”,聲音哽咽:“這才是非遺的靈魂,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傳承!”
    他宣布啟動 “青焰計劃”:在全國選拔百名青少年非遺傳承人,讓孩子們在老師傅的指導下,用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傳統工藝。三個月後,首批作品在故宮展出。青花瓷瓶上繪製著太空飛船,剪紙作品裏融入了機甲元素,卻依然保留著傳統工藝的精髓。
    周正明在輿論壓力下公開道歉,退還了全部贓款。而那些曾質疑 “千窯計劃” 的人,紛紛走進基地,親手觸摸陶泥,感受傳承的溫度。當夜幕再次降臨,各地的窯爐又一次燃起,這次的火光中,不僅有傳統的堅守,更有創新的希望。陳默抱著女兒站在老街上,看著小雯與各地趕來的傳承人交流,王秀蘭教孩子們揉泥的笑聲遠遠傳來。他知道,在這個充滿誘惑與挑戰的時代,匠心的傳承,永遠需要勇氣與智慧的雙重守護。
    喜歡這一世我要享受盡這人間快樂請大家收藏:()這一世我要享受盡這人間快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