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無題

字數:2062   加入書籤

A+A-


    驚蟄過後,四合院的玉蘭開得格外熱烈。何雨柱剛把“透明展櫃設計圖”交給施工隊,就收到文旅局通知:全市啟動“曆史街區評級”,要求各申報單位在三個月內完成數字化升級。消息傳開,商戶們炸開了鍋——三大爺連夜翻出算盤,算出升級監控係統和5g覆蓋至少要吃掉半年利潤;許大茂舉著手機直播抗議:“裝這麽多攝像頭,老住戶還怎麽自在生活?”
    係統適時彈出新任務:【化解科技與人文的衝突,構建智慧街區新生態。獎勵“傳統空間數字化指南”】何雨柱盯著展櫃裏即將展出的民國賬簿,忽然想起《指南》中“讓科技成為文化的影子”這句話。他帶著技術團隊走訪每間老屋,發現西廂房的木格窗會在特定時刻投下梅花形光影,東跨院的老井在雨天會發出獨特的嗡鳴。
    在設計方案匯報會上,何雨柱關掉會議室的ed屏,拉開窗簾讓自然光湧入:“我們不做冰冷的數據堆砌。”他展示的規劃裏,監控探頭被做成仿古銅鈴造型,5g基站藏進垂花門的雀替雕花;遊客掃描地磚上的二維碼,不是跳出商業廣告,而是觸發“青磚會說話”小程序——每塊修繕過的古磚,都能講述自己的百年故事。
    清明前夕,四合院來了位神秘訪客。戴著圓框眼鏡的中年男人捧著個檀木盒,自稱是易中海姑姑的外孫。盒子裏裝著半幅繡著密碼符號的湘繡,和一張泛黃的便簽:“待槐花再開時,於第三根梁柱尋物。”消息驚動了國安部門,係統也發布緊急任務:【破解曆史密碼,守護紅色遺珍。獎勵“革命文物修複秘籍”】
    何雨柱帶著眾人在槐花紛飛中尋找線索。當許大茂踩著梯子檢查梁柱時,突然摸到塊鬆動的木板——夾層裏藏著用油布包裹的微型膠卷,記錄著抗戰時期北平城防圖。但膠卷因年久粘連,稍有不慎就會損毀。何雨柱連夜啟用《修複秘籍》,帶著文物修複師在暗房裏奮戰三天三夜,終於將珍貴影像完整複原。
    解密後的展陳設計充滿巧思。遊客轉動槐木轉盤,投影牆上便交替呈現曆史照片與現代街區實景;觸摸感應裝置觸發時,易中海姑姑的虛擬形象會浮現,用老北京話講述當年傳遞情報的驚險故事。三大爺摸著新安裝的智能導覽器感歎:“敢情高科技也能讓老物件活過來。”
    立夏將至,四合院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某資本集團推出“元宇宙四合院”項目,3d建模幾乎複刻了整個街區,還設置了虛擬npc扮演許大茂、秦淮茹等角色。網絡上掀起爭論:“花幾十塊就能雲遊,何必去現實裏人擠人?”商戶們憂心忡忡,許大茂卻突然失蹤——有人看見他拎著行李進了資本集團的寫字樓。
    係統發布終極任務:【扞衛真實文化體驗,打破虛擬霸權。獎勵“沉浸式文旅運營寶典”】何雨柱翻開寶典,目光鎖定在“五感喚醒計劃”上。他召集商戶在葡萄架下開會,宣布打造“二十四節氣沉浸夜”:夏至當夜,遊客將戴上特製手環,走過布置成1942年場景的院落,能聞到槐花混著油墨的氣息,觸摸到真實的青磚溫度,甚至在某個轉角,會偶遇“地下黨接頭”的真人互動演出。
    當許大茂灰溜溜地回來時,正撞見秦淮茹帶著孩子們用古法拓印磚雕。他默默架起攝像機,鏡頭對準月光下忙碌的人群。第二天,他的直播間突然湧入百萬觀眾——畫麵裏,何雨柱正教遊客用傳統木工工具製作榫卯書簽,背景音是真實的鴿哨聲與孩童笑聲。彈幕瘋狂刷屏:“這才是我們要的四合院!”
    除夕鍾聲敲響時,四合院的透明展櫃終於完工。那道藏著“等天亮”刻痕的磚牆,被完整地嵌入玻璃展箱。當何雨柱點亮暖光燈,展櫃裏突然投影出動態影像:紮麻花辮的姑娘在棗樹下輕笑,戴瓜皮帽的掌櫃擦拭著算盤,穿粗布衫的長工正給孩子遞糖葫蘆——這些由ai修複的曆史畫麵,與窗外真實的煙火交織成時光的長河。
    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全維度文化守護計劃完成,授予“城市文脈守望者”終身稱號,解鎖隱藏任務:尋找四合院失落的第七進院落】何雨柱望著漫天煙花,忽然想起剛接手四合院時的手足無措。如今,青磚上的每道裂縫都成了故事的入口,老物件的每次呼吸都牽動著時代的脈搏。
    深夜,他獨自來到那棵百年棗樹下。樹洞信箱裏又多了張紙條,這次是某個小學生的筆跡:“叔叔,我長大後也要像你一樣,讓老房子永遠年輕。”何雨柱笑著把紙條收進口袋,抬頭看向四合院飛簷上閃爍的星光
    喜歡四合院:新篇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新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