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留守女人的日常
字數:2494 加入書籤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薄霧,朱家巷便在一陣雞鳴聲中漸漸蘇醒。對於留守在這裏的婦女們來說,新的一天,又是重複而又充滿艱辛的勞作開始。
王翠娥像往常一樣,在天色尚暗時就從破舊的木床上起身。昨晚她在睡夢中又見到了丈夫李二柱,醒來後,望著空蕩蕩的枕邊,心中滿是失落。但她知道,生活容不得她有過多的傷感。她迅速穿上那件洗得發白的舊布衫,趿拉著布鞋走向灶房。
灶房裏彌漫著一股潮濕的味道,牆角布滿了蜘蛛網。王翠娥熟練地拿起火鐮,在火石上用力敲擊,濺出的火星終於引燃了幹燥的艾草,她趕忙往灶膛裏添了幾根幹柴,火勢漸漸旺了起來。借著灶火的微光,她看到米缸裏的米所剩無幾,不禁微微皺眉,盤算著等會兒得去鄰居家借一些,撐到下次丈夫寄錢回來。
煮粥的間隙,王翠娥來到院子裏。豬圈裏的老母豬哼哼唧唧地叫著,似乎在抗議早餐的延遲。她從牆角的草堆裏抱出一捆野菜,扔進豬圈,嘴裏念叨著:“老夥計,再將就幾天,等賣了錢,給你添點好料。”喂完豬,她又來到雞籠前,伸手進去摸索,摸到幾個溫熱的雞蛋,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這些雞蛋,她可舍不得吃,都攢著拿到集市上換些油鹽錢。
與此同時,劉桂蘭家的煙囪也冒出了嫋嫋炊煙。劉桂蘭一邊哄著哭鬧的兒子,一邊往鍋裏下麵條。兒子自從父親去世後,變得格外黏人,稍有不順心就大哭大鬧。“乖寶,不哭了,吃了麵條,娘帶你去找小夥伴玩。”劉桂蘭輕聲哄著,眼神中滿是疲憊與慈愛。
吃過早飯,王翠娥挑起水桶,前往村頭的水井打水。水井邊已經圍了幾個婦女,正嘰嘰喳喳地聊著天。李桃花今天穿著一件稍微新一點的花布衫,頭發也精心梳理過,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惹眼。她正繪聲繪色地說著:“我娘家村子有個女人,男人在外麵賺了大錢,接她去城裏享福啦,住的是高樓大廈,出門都坐車呢。”
趙秀蓮撇撇嘴,不屑地說:“哼,那是人家命好。咱們啊,就隻能守著這窮山溝,累死累活也沒個盼頭。”王翠娥將水桶放入井中,用力往上提,一邊說道:“咱們也別光羨慕人家,自己把日子過好才是真的。隻要男人在外麵平平安安,咱們在家裏多吃點苦又算啥。”
打完水,王翠娥挑著沉重的水桶往家走。山路崎嶇,她的腳步有些踉蹌,但她咬著牙堅持著。回到家後,她顧不上休息,又開始打掃院子。院子裏堆滿了雜物,她一件件地整理,將柴火碼放整齊,把農具歸位。
而劉桂蘭則帶著兒子來到了田邊。她要趁著兒子在一旁玩耍的功夫,趕緊給地裏的莊稼除草施肥。兒子在田埂上摘著野花,時不時地跑過來問劉桂蘭一些天真的問題:“娘,爹什麽時候回來呀?”劉桂蘭直起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微笑著說:“等寶寶長大了,爹就回來了。”其實,她心裏清楚,丈夫再也回不來了,但她不想讓兒子這麽小就麵對殘酷的現實。
中午,太陽高懸,酷熱難耐。王翠娥簡單地吃了幾口早上剩下的玉米粥,就準備去田裏幹活。路過李桃花家時,看到李桃花正坐在門口納涼,手裏拿著一把破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翠娥,這麽熱的天還去幹活啊,不怕曬脫層皮?”李桃花喊道。王翠娥回應道:“沒辦法啊,地裏的莊稼可等不得。你也別光坐著,得空也去看看自家的地。”
王翠娥來到自家田地裏,彎下腰開始除草。烈日曬得她後背發燙,汗水濕透了衣衫,順著脊背往下流。她的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她顧不上這些,心裏隻想著盡快把草除完,讓莊稼能長得好一些。
另一邊,劉桂蘭哄睡了兒子,又開始做起了針線活。她接了一個繡荷包的活兒,對方要求得急,她得抓緊時間完成。她飛針走線,眼神專注,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在她的手下漸漸成形。每繡完一個荷包,她就仿佛看到了兒子未來的希望,這是她能為兒子創造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徑。
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朱家巷,給這個小山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王翠娥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田裏回來,路過村口時,看到一群孩子正在追逐嬉戲。她停下腳步,望著孩子們,心中湧起一陣對丈夫的思念。她多希望丈夫能在身邊,一家人能像其他完整的家庭一樣,享受天倫之樂。
回到家後,王翠娥開始準備晚飯。她將早上攢下的雞蛋炒了一盤,又煮了一鍋紅薯粥。公婆從屋子裏走出來,坐在飯桌前。公公咳嗽了幾聲,說道:“翠娥啊,二柱有信兒沒?這都好幾個月了。”王翠娥心裏一緊,說道:“爹,估計快有信了。二柱在外麵肯定忙,等他有空就會寫信回來的。”其實,她也擔心丈夫,不知道他在外麵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吃飽穿暖。
晚飯後,王翠娥來到院子裏,望著滿天繁星。今晚的星星格外明亮,她默默地在心裏祈禱,希望丈夫平安,希望這個家能越來越好。在不遠處,劉桂蘭也在給兒子講著睡前故事,盡管生活艱難,但她的眼神中始終透著一股堅毅,她要為兒子撐起一片天。
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裏,留守婦女們的日常就這樣周而複始。她們用自己的勤勞和堅韌,守護著家庭,守望著遠方的丈夫,守望著生活的希望。雖然日子充滿了艱辛,但她們從未放棄,就像那山間的野草,雖曆經風雨,卻依然頑強地生長著。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