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女人辛酸有誰懂

字數:2556   加入書籤

A+A-


    在朱家巷這個寧靜的小山村,生活著一群勤勞勇敢的女人,她們用自己的堅韌與付出,支撐起一個個家庭,也為村子的發展貢獻著力量。然而,她們背後的辛酸,卻鮮為人知。
    張蒙蒙和趙小微自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希望小學的事情告一段落,她們又將更多的精力放回了村子的產業發展上。這一日,蔬菜大棚裏的蔬菜迎來了大豐收,可豐收的喜悅卻被一些煩心事衝淡。
    天還未亮,張蒙蒙就起身前往大棚。最近為了蔬菜的銷售,她操碎了心。市場價格波動頻繁,收購商們又不斷壓價,這讓村裏蔬菜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走進大棚,看著那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蔬菜,張蒙蒙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張姐,早啊。”一同趕來的趙小微看到張蒙蒙眉頭緊鎖,心中明白她的憂慮。
    “小微,你說這價格一直這麽壓著,咱們可怎麽辦?鄉親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菜,不能就這麽賤賣了呀。”張蒙蒙憂心忡忡地說道。
    趙小微輕輕歎了口氣,“張姐,我也愁呢。但現在市場就是這樣,咱們得想個法子,繞過那些收購商,直接對接大的銷售渠道。”
    兩人正說著,菜農李嬸走了過來。李嬸是個樸實的農村婦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裏的幾畝菜地全靠她一人打理。“張姐,趙妹子,這菜再賣不上好價錢,今年可就白忙活了。家裏孩子上學要錢,老人看病也要錢,我真不知道該咋辦了。”李嬸說著,眼眶紅了起來。
    張蒙蒙和趙小微心裏一陣刺痛。她們知道,像李嬸這樣的情況在村裏比比皆是。這些女人,不僅要承擔家裏的大小事務,還要操心地裏的農活,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
    “李嬸,您別著急,我們一定會想辦法的。”張蒙蒙安慰道。
    為了能讓蔬菜賣出好價錢,張蒙蒙和趙小微四處奔波。她們先是聯係了周邊城市的一些超市,但超市方麵對蔬菜的質量標準要求極高,需要村裏的蔬菜進行一係列的檢測和認證。這不僅需要時間,還得投入一筆不小的費用。
    “張姐,這認證的費用從哪兒來呢?村裏的姐妹們可拿不出這麽多錢啊。”趙小微看著手裏的資料,眉頭緊皺。
    “我想過了,咱們發動大家湊一部分,再找村委會想想辦法,看能不能申請點扶持資金。”張蒙蒙說道。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麽順利。村民們雖然都很支持,但湊來的錢隻是杯水車薪,村委會的扶持資金也需要走繁瑣的程序,一時半會兒下不來。
    看著一天天過去,蔬菜在大棚裏逐漸成熟,再不賣出去就要爛在地裏了。張蒙蒙和趙小微心急如焚。
    另一邊,手工棉鞋廠也出現了問題。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大幅增加,可棉鞋的銷售價格卻不能隨意提高,否則市場競爭力就會下降。廠裏的女工們為了趕訂單,經常加班加點,卻因為利潤微薄,收入並沒有明顯增加。
    女工劉姐,孩子還小,老人又生病臥床。她每天在廠裏忙完,回家還要照顧老小,疲憊不堪。“張姐,這日子過得太不容易了。我每天這麽拚命,可家裏還是緊巴巴的。”劉姐說著,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張蒙蒙看著劉姐,心中滿是愧疚。“劉姐,是我沒本事,讓大家受苦了。咱們再想想辦法,一定能度過這個難關。”
    為了降低棉鞋廠的成本,張蒙蒙和趙小微嚐試聯係新的原材料供應商,經過多方比較和談判,終於找到了一家價格相對合理的。但新供應商在外地,運輸又成了新的問題。
    “張姐,運輸成本還是太高了,這樣下去,利潤還是上不去。”趙小微無奈地說道。
    張蒙蒙咬了咬牙,“不行,咱們自己買輛車,組建一個運輸隊。雖然前期投入大,但長期來看,能節省不少成本。”
    說幹就幹,張蒙蒙和趙小微四處籌集資金,終於買了一輛貨車,並請了一位司機。運輸問題解決後,棉鞋廠的成本有所降低,可市場競爭依舊激烈。
    與此同時,蔬菜這邊,張蒙蒙和趙小微經過不懈努力,終於通過了超市的質量認證。第一批蔬菜順利進入超市銷售,價格比之前收購商給的高出不少。
    “張姐,咱們成功了!”趙小微興奮地說道。
    “是啊,小微,但這隻是第一步。咱們還得繼續努力,把村裏的產業做大做強,讓姐妹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張蒙蒙說道。
    在這個過程中,張蒙蒙和趙小微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她們無數次在深夜裏為了村裏的產業發展而失眠,無數次被拒絕、被誤解,但她們從未放棄。
    這些山村女人,她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自己的勤勞勇敢,在平凡的生活中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她們的辛酸,或許隻有自己知道,但她們依然堅守著,為了家庭,為了村子,默默付出,如同山間的野草,雖曆經風雨,卻始終頑強生長。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