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
字數:2720 加入書籤
姐妹們順利完成電商培訓班的課程後,滿懷信心地開啟了她們的電商創業之路。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給了她們當頭一棒。網店開起來了,商品信息也上傳得漂漂亮亮,可一連幾天,卻無人問津。看著冷冷清清的店鋪,姐妹們的心情猶如墜入冰窖,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有熄滅的趨勢。
“這是怎麽回事啊?咱們的東西這麽好,怎麽就沒人買呢?”劉姐焦急地在張蒙蒙家的院子裏踱步,眉頭緊鎖,滿臉的困惑與無奈。
李嬸也唉聲歎氣:“是不是咱們哪裏沒弄對呀?我還指望靠這個多掙點錢,給孩子們添幾件新衣裳呢。”
張蒙蒙看著姐妹們失落的樣子,心裏也很著急,但她還是強打起精神,安慰大家:“姐妹們,別灰心。電商這東西,剛開始肯定不容易,咱們得慢慢來,找找原因。”
趙小薇點頭附和道:“對呀,咱們一起想想辦法。我覺得可能是咱們的宣傳沒做到位,別人根本不知道咱們的店。”
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宣傳的辦法。
“咱們可以在村裏的微信群裏發消息,讓鄉親們幫忙轉發,說不定能吸引一些人。”一個姐妹提議道。
“這主意不錯,不過光靠村裏的人轉發,範圍還是太小了。”張蒙蒙思考著說,“咱們能不能聯係一下鎮上的公眾號,讓他們幫咱們宣傳宣傳?”
眾人聽了,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張蒙蒙和趙小薇立刻行動起來,她們找到鎮上一家頗有人氣的公眾號運營者,向他介紹了村裏的養殖情況以及姐妹們的電商創業計劃,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公眾號運營者聽後,被姐妹們的創業精神所打動,答應為她們寫一篇推廣文章。沒過多久,一篇名為《山村姐妹的電商創業之路:綠色農產品背後的辛勤故事》的文章在公眾號上發布了。文章詳細介紹了姐妹們養殖土雞、土豬的過程,突出了農產品的綠色、天然優勢,還配上了姐妹們勞作的照片。
這篇文章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閱讀量迅速攀升。一時間,姐妹們的網店訪客量激增,谘詢的消息也絡繹不絕。
“姐妹們,有顧客問咱們土雞怎麽賣呢!”李嬸興奮地舉著手機,大聲喊道。
大家圍過來,看著手機屏幕上的消息,激動得熱淚盈眶。她們認真地回複著每一個谘詢,詳細介紹產品的特點和價格。很快,第一筆訂單成交了,是一位城裏的顧客購買了五斤土雞蛋。
“成交啦!咱們的第一單生意做成了!”張蒙蒙高興地跳了起來,姐妹們也歡呼雀躍,仿佛贏得了一場重大的勝利。
然而,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顧客要求盡快發貨,可姐妹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辦理郵寄手續。張蒙蒙立刻帶著幾個姐妹趕到鎮上的快遞公司,向工作人員請教。工作人員耐心地給她們講解了郵寄的流程、包裝要求和費用標準等。
姐妹們回到村裏,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導,開始準備包裝材料,小心翼翼地將雞蛋一個個包好,放進特製的包裝盒裏。看著包裝精美的雞蛋,大家都充滿了成就感。
“這可是咱們的心血,一定要安全送到顧客手裏。”劉姐一邊包裝,一邊說道。
第一單順利發出後,好評如潮。顧客稱讚雞蛋新鮮美味,還推薦給了身邊的朋友。隨著口碑的傳播,網店的訂單越來越多,姐妹們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不僅要忙著養殖、收集農產品,還要處理訂單、打包發貨。
但大家沒有一個人喊累,反而越幹越起勁。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姐妹們更加用心地養殖土雞、土豬,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張蒙蒙還組織大家定期交流經驗,不斷改進養殖方法和服務質量。
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原有的養殖規模漸漸有些供不應求。於是,姐妹們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大家一起商量著,如何合理規劃場地,怎樣籌集資金購買更多的雞苗和豬崽。
“咱們可以向村裏的互助基金借一部分錢,等賺了錢再還。”趙小薇提議道。
“行,我覺得這個辦法好。咱們一起去跟互助基金的負責人說說。”張蒙蒙說道。
在姐妹們的共同努力下,養殖規模順利擴大。村裏的其他婦女看到她們的成功,也紛紛加入進來。一時間,整個村子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大家齊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
在這個過程中,姐妹們也遇到了一些質疑和困難。有些村民覺得她們異想天開,搞電商不會有什麽好結果;還有些人擔心擴大養殖規模會帶來環境汙染等問題。麵對這些質疑,姐妹們沒有退縮,而是用實際行動來回應。
她們邀請質疑的村民到養殖場參觀,向他們展示科學的養殖方法和環保措施。同時,姐妹們積極與村委會溝通,尋求支持和幫助。在姐妹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和支持她們的事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姐妹們的電商事業蒸蒸日上。她們的農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還吸引了一些國外的客戶。山村姐妹們的名字,隨著她們的農產品一起,傳遍了大江南北。而這一切的成就,都離不開姐妹們的團結協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正如那句俗語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團結的力量,書寫著屬於山村女人的輝煌篇章。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