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輔導作業直撓頭
字數:2452 加入書籤
小寶入學後,起初對學校生活充滿了新鮮感,每天都開開心心地背著書包去學校。然而,隨著學習內容逐漸增多,小寶開始有些力不從心,尤其是做作業時,常常遇到難題,這可讓秀英和彩霞頭疼不已。
這天傍晚,小寶放學回到家,便愁眉苦臉地坐在桌前寫作業。秀英看到小寶的模樣,關切地問道:“小寶,怎麽啦?是不是作業不會做呀?”小寶委屈地點點頭,指著作業本上的一道數學題說:“媽媽,這道題我怎麽想都想不出來。”
秀英拿起作業本一看,題目是:“小明有15顆糖,給了小紅3顆後,兩人的糖一樣多,問小紅原來有幾顆糖?”秀英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看了半天也沒弄明白該怎麽給小寶講解,急得直撓頭。
這時,彩霞從廚房走出來,看到秀英和小寶的樣子,問道:“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秀英無奈地說:“彩霞,你快來看看這道題,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跟小寶講了。”
彩霞接過作業本,看了看題目,思考片刻後,對小寶說:“小寶,咱們這樣想哈。小明給了小紅3顆糖後,兩人一樣多,那說明小明原來比小紅多幾顆糖呀?”小寶歪著頭想了想,說:“多6顆,因為給了3顆才一樣多,所以原來多2個3顆。”彩霞笑著點點頭:“對啦,小寶真聰明!那小明原來有15顆糖,比小紅多6顆,小紅原來有幾顆糖呢?”小寶眼睛一亮,說:我知道啦,15減去6,小紅原來有9顆糖!”
秀英在一旁看著,不禁佩服地說:“彩霞,還是你厲害,我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該咋說。”彩霞笑著說:“嫂子,其實輔導孩子作業,得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多引導引導,孩子慢慢就會了。”
從那以後,每當小寶做作業遇到難題,秀英都會叫彩霞過來幫忙。可時間一長,問題也漸漸出現了。彩霞講解題目時,方法比較靈活,而秀英覺得有些方法和自己以前學的不一樣,擔心小寶這樣學下去會學“歪”了。
這天,小寶又有一道語文題不會做,題目是用“一邊……一邊……”造句。小寶寫的是:“我一邊走路,一邊唱歌。”彩霞看了後,覺得小寶造的句子沒問題,還鼓勵道:“小寶造得很好呀,很通順。”
秀英卻皺著眉頭說:“我覺得這個句子不太好,感覺太簡單了,不能體現小寶的水平。要不改成‘我一邊認真思考,一邊仔細書寫’,這樣不是顯得小寶更有文采嗎?”
彩霞聽了,說道:“嫂子,小寶才剛上學,造句隻要表達清楚意思就行,不用太複雜。而且,他自己造的句子很貼近生活,多有童趣呀。”
秀英卻堅持自己的看法:“可是考試的時候,老師肯定更喜歡有文采的句子,這樣才能得高分。”
兩人就為了小寶這一個造句,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小寶在一旁看著媽媽和嬸嬸爭吵,又著急又委屈,都快哭出來了:“媽媽,嬸嬸,你們別吵了,我到底該聽誰的呀?”
秀英和彩霞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爭吵嚇到了小寶。秀英心疼地抱住小寶,說:“小寶,別害怕,媽媽和嬸嬸就是意見有點不一樣,咱們不吵了。”
彩霞也說道:“小寶,對不起呀,嬸嬸不該和媽媽吵。其實兩種造句都可以,你要是覺得哪個好理解,就用哪個。”
雖然這次爭吵暫時平息了,但秀英和彩霞在輔導小寶作業的問題上,觀念的差異卻越來越明顯。每次遇到小寶做作業,兩人表麵上還是一起幫忙,可心裏都堅持自己的輔導方式才是對小寶最好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寶在這樣充滿爭論的輔導環境下,對做作業漸漸產生了抵觸情緒。他不再像剛入學時那樣積極,每天做作業都磨磨蹭蹭,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
秀英和彩霞察覺到了小寶的變化,心裏都很著急。秀英意識到,這樣的爭吵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了小寶的學習積極性。她決定找彩霞好好談一談。
這天晚上,等小寶睡下後,秀英來到彩霞的房間。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彩霞,我想了很久,覺得咱們不能再這樣吵下去了,小寶都被影響了。輔導作業這事兒,咱們得統一方法,你有啥想法,咱們好好商量。”
彩霞見秀英主動來找自己溝通,也很感動,說道:“嫂子,我也覺得是。其實咱們都是為了小寶好,隻是方法不同。要不以後咱們遇到問題,先互相交流交流,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辦法,再給小寶講,你看咋樣?”
秀英點頭表示同意:“行,就這麽辦。咱們可不能因為這事兒耽誤了小寶的學習。”
經過這次溝通,秀英和彩霞在輔導小寶作業上達成了初步共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她們能否真的摒棄分歧,攜手幫助小寶克服學習困難,小寶又能否重新找回對學習的熱情,一切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在這個小山村的平凡家庭裏,圍繞著孩子學習展開的故事,正演繹著妯娌之間又一段充滿波折與挑戰的生活篇章。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