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思想轉變遇阻力
字數:2029 加入書籤
小山村在新鮮事物的衝擊下,如同平靜湖麵投入巨石,泛起層層漣漪,村民們的思想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然而,如同所有變革一樣,思想轉變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各種阻力逐漸顯現出來。
隨著手機、新型農具等新鮮事物進入村子,年輕人對外麵世界的向往愈發強烈,他們渴望走出山村,去見識更廣闊的天地,追求更多的機遇。但村裏的一些老一輩人卻對此憂心忡忡,他們習慣了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耕種的生活方式,擔心年輕人外出闖蕩會迷失方向,甚至失去本真。
村裏的王老栓就是典型代表。他看著孫子整天拿著那本介紹城市生活的雜誌看得入迷,嘴裏念叨著要出去打工,心中十分不悅。“你小子,出去能幹啥?咱祖祖輩輩守著這幾畝地,不也過得好好的。外麵的世界複雜得很,別到時候被人騙了,啥都沒撈著回來。”王老栓皺著眉頭,對孫子嗬斥道。
孫子卻不以為然:“爺爺,您不懂。現在時代變了,外麵機會多,像阿強哥一樣,出去打工能賺大錢,還能見識好多新鮮東西。在村裏種地,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王老栓氣得吹胡子瞪眼:“哼,賺大錢?哪有那麽容易。你看那些出去的人,吃了多少苦,萬一出點啥事,後悔都來不及。”爺孫倆為此事爭執不下,家裏氣氛緊張。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麵,思想的碰撞也十分激烈。雖然有張蒙蒙、趙小薇帶來的農業科技書籍,也有專家的指導,但仍有不少村民對改種經濟作物心存顧慮。“種了一輩子糧食,突然改種那些藥材、花卉,心裏實在沒底。要是種不好,一年的收成就沒了,一家人吃啥?”李二嬸滿臉擔憂地說道。
彩霞也感受到了這種阻力。她雖然覺得改種經濟作物或許是個機會,但村裏人的態度讓她有些為難。“小寶,大家都害怕改變,可不變的話,村子很難發展起來。你說該咋辦呢?”彩霞無奈地對小寶說。小寶想了想,說:“嬸嬸,要不咱們先帶頭種,做出成績給大家看,說不定大家就願意跟著做了。”
然而,當彩霞向一些村民提出這個想法時,卻遭到了質疑。“彩霞,你家情況特殊,有蒙蒙和小薇她們幫忙。我們可不敢冒險,萬一賠了,日子咋過?”一位村民搖頭拒絕。彩霞試圖解釋:“有專家指導,而且政府也會幫忙,風險沒那麽大。咱們一起努力,肯定能行。”但村民們依舊猶豫不決。
除了對產業調整的擔憂,在對待教育的觀念上,也出現了分歧。一些家長看到外出打工能快速賺錢,便覺得孩子讀書用處不大,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讀書有啥用?認得幾個字就行了。出去打工,一年能掙不少錢,等攢夠了錢,回來娶媳婦、蓋房子,多實在。”劉大叔對準備讓孩子輟學的想法振振有詞。
小寶的同學阿明就麵臨這樣的困境。他學習成績優異,一心想繼續讀書,可父親卻想讓他跟著村裏的人出去打工。阿明哭著對父親說:“爸,我想讀書,我以後想上大學,改變咱們家的命運。”父親卻不為所動:“上大學有啥用?能當飯吃?你看隔壁家的柱子,初中沒畢業出去打工,現在都往家裏寄錢了。”
小寶得知後,找到阿明的父親,勸說道:“叔,阿明學習好,以後肯定有出息。現在出去打工,隻能幹體力活,賺不了多少錢。等阿明上了大學,有了知識,就能賺更多的錢,讓您過上好日子。”阿明的父親卻哼了一聲:“小孩子懂啥,別在這瞎攪和。”
張蒙蒙和趙小薇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決定組織一次村民大會,來解決這些思想上的矛盾。在大會上,張蒙蒙語重心長地說:“鄉親們,時代在發展,咱們不能一直守著老觀念。改種經濟作物雖然有風險,但有政府和專家支持,成功的機會很大。而且隻有發展特色產業,咱們村子才能富起來。”
趙小薇接著說:“還有教育,孩子們讀書是為了有更好的未來。出去打工雖然能賺錢,但沒有知識,很難有大的發展。咱們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雖然張蒙蒙和趙小薇說得頭頭是道,但仍有不少村民在台下小聲嘀咕,心中的顧慮並未完全消除。思想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小山村在邁向發展的道路上,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化解這些阻力,讓村民們真正接受新的觀念,共同為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