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納音的共鳴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渾儀那無聲而精準的運轉,仿佛仍在沈星晚的腦海中回旋。顧言那句“我們匠人手中雕琢的,從來不隻是木頭,是星辰,是光陰,是……道”,如同洪鍾大呂,徹底重塑了她對自身所學的認知。她不再將自己局限於一個木匠,而是開始以更宏觀的視角,審視手中每一塊木料、每一道刻痕與天地自然、與時間流轉的內在聯係。
這種心境上的蛻變,反饋到她的技藝上,帶來了一種近乎“通靈”般的精進。她手下做出的物件,無論是簡單的榫卯練習件,還是參與修複的古董,都似乎被注入了某種難以言喻的“氣韻”,不再僅僅是功能的實現,更是一種精神的表達。
顧言將她的變化盡收眼底,沉默的讚許日益加深。他開始將更多核心的、帶有創造性質的工作交給她。
這日,他搬來兩塊形態奇古、色澤深沉的梧桐木料。梧桐木質輕而韌,紋理通直,是製作古琴麵板琴麵)與底板琴底)的上上之選。
“試試做張琴。”顧言言簡意賅,將木料推到她麵前,“‘枯木龍吟’雖已蘇醒,但其木胎終究曆經數百年,潛力有限。用這兩塊料,做一張屬於你的琴。”
製作一張真正的、能夠達到“良琴”標準的古琴!這無疑是沈星晚學藝以來,麵臨的最具挑戰性也最富吸引力的任務!古琴製作,集木工、漆藝、音律、乃至玄學於一體,是傳統工藝皇冠上的明珠,其難度遠超之前修複的任何物件。
沈星晚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如同麵對渾儀時一樣,先與這兩塊梧桐木料進行了長達數日的“對話”。她反複觀察其紋理的疏密走向,叩擊傾聽其內部的聲音特質,感受其在不同濕度下的細微變化。她翻閱了大量關於古琴製作的典籍,尤其是關於“選材”與“辨音”的秘要。
顧言不再提供任何具體指導,隻是在她需要某些特殊工具或材料時,會默不作聲地將那把他交付了全部信任的櫃子鑰匙放在她觸手可及的地方。
當沈星晚終於對這兩塊木料的“性格”有了清晰的把握後,她開始繪製圖紙。這一次,她繪製的不僅僅是結構尺寸圖,更包括了對木材內部振動節點的推測、對麵板與底板厚度微妙梯度的設計、以及對最終音色取向的預想。她甚至根據木料的天然紋理,設計了一個流線型的、名為“靈機式”的琴形,取“天地有靈,樞機在我”之意。
顧言看過她的圖紙,目光在她標注的那些關於音律振動和內部結構關係的推演上停留了許久,最終,隻是極其輕微地點了一下頭。
動工之日,沈星晚淨手焚香,心境澄明。她先處理麵板。古琴麵板的製作至關重要,需要根據木材的紋理和聲音特性,手工刨削出極其精密的弧度琴麵“低頭”)和厚度變化,這直接決定了琴體的共鳴基礎和音色取向。她摒棄了所有電動工具,隻用傳統的手刨和刮刀,每一次推送都凝神靜氣,用心去感受刨刀吃進木料的深度,用耳朵去傾聽木材被刨削時聲音的細微變化,調整著下刀的力道和角度。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而耗神的過程。她花了整整十天,才將麵板刨削到理想的形態。當最後一道刨花落下,她輕輕叩擊麵板,聽到的不再是木塊的沉悶聲響,而是一種帶著空靈共鳴的、如同雛鳳初啼的清越之音!
她知道,第一步,成了。
接下來是底板的製作和與麵板的粘合。底板需開“龍池”、“鳳沼”兩個出音孔,其大小、形狀、位置都大有講究。沈星晚依據典籍和自己對振動原理的理解,反複推演,才最終定下方案。粘合時使用的依然是傳統的鰾膠,但對溫度、濃度和塗抹手法的要求近乎苛刻。顧言在一旁協助,兩人配合默契,將麵板與底板嚴絲合縫地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共鳴箱。
琴體成型,隻是完成了“木胎”部分。接下來是更為玄妙的“納音”環節。納音,是在琴腹內部、對應龍池鳳沼的位置,安裝上兩個小小的木質音柱,用以引導和調節琴體的振動與音色。納音的形狀、材質、安裝的角度和鬆緊,是古琴製作中不傳之秘,直接影響著琴最終的音色品格,素有“千金難買一納音”之說。
沈星晚選用了兩塊質地堅硬、紋理特殊的梓木舊料來製作納音。她沒有完全照搬古籍上的圖樣,而是根據自己這塊“靈機式”琴體的獨特結構和之前“聽音”感受到的木胎特性,對納音的形狀進行了細微的調整,使其更貼合這塊琴材的“個性”。
安裝納音的那一刻,工棚內靜得能聽到落針的聲音。沈星晚屏住呼吸,用特製的工具,將那兩個小小的、凝聚了她無數心血的音柱,極其小心地、一點點地嵌入琴腹內部預設的位置。她的指尖感受著那微小的榫頭與卯眼結合時傳來的阻力變化,調整著角度和力度,直到兩聲幾不可聞的“嗒”聲傳來,納音穩穩地安放到位。
就在納音與琴體完美結合的瞬間,沈星晚仿佛感覺到手中的琴胎極其輕微地“嗡”了一聲,一種難以言喻的、鮮活而飽滿的“生氣”,瞬間充盈了整個琴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甚至能清晰地“聽”到,琴腹內部的振動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變得有序而協調起來!
這是一種比修複“枯木龍吟”時更深刻、更奇妙的共鳴!因為這一次,是她親手賦予了一件死物以“生命”的雛形!
顧言一直站在她身旁,沉默地注視著整個過程。當那聲微不可察的“嗡”聲響起時,他深邃的眼眸中驟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他快步上前,伸出手指,極其輕柔地拂過剛剛安裝納音的部位,閉目感受著那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振動質感。
良久,他睜開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星晚,聲音因為激動而帶著一絲罕見的顫抖:
“納音……成了!”
他看著她,眼神複雜無比,有震驚,有狂喜,更有一種“吾道不孤”的深切欣慰與激動。
“你可知,”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許多匠人終其一生,也未必能親手‘喚醒’一張琴的木胎之魂。你第一次製琴,便能精準把握納音之妙,引動琴胎共鳴……這已非技藝,近乎……天授!”
沈星晚怔怔地聽著顧言這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看著手中這張已然擁有了“靈魂”雛形的琴胎,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和成就感充斥著,眼眶微微發熱。
她知道,自己觸摸到了那道無數匠人夢寐以求的門檻。
而引領她走到這裏的,正是身邊這個沉默如山、卻將全部世界向她敞開的男人。
她抬起頭,望向顧言,眼中水光瀲灩,卻帶著無比燦爛的笑容。
“是您教得好。”她輕聲說,語氣裏充滿了真摯的感激。
顧言搖了搖頭,目光深沉地鎖住她:“我教的,是技。你悟的,是道。”
他伸出手,不是去碰琴,而是輕輕握住了她因長時間勞作而有些冰涼的手。
他的手心溫熱而粗糙,帶著令人心安的力量。
“這張琴,”他低沉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帶著一種鄭重的承諾,“我會親自為你完成後續的灰胎、髹漆、張弦。它值得最好的。”
沈星晚的心猛地一跳,感受著他掌心傳來的溫度,看著他眼中那不容錯辨的認真與柔情,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全身。
她反手握緊了他的手,用力地點了點頭。
“好。”
星光透過窗欞,溫柔地籠罩著這對並肩而立的匠人,和他們手下那張即將誕生的、注定不凡的琴胎。
納音既成,魂已初具。
而他們之間那份於無聲處積累的情感,也在這共同的創造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默契。
喜歡月光沉溺於星野請大家收藏:()月光沉溺於星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