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玄天青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A+A-


    十張色漆樣板在燈下流光溢彩,如同十片被凝固的霞光或深潭。沈星晚的目光在其間緩緩流轉,指尖拂過那或深沉如夜、或明淨如秋空、或古樸如鼎彝、或雅致如春水的漆麵,感受著每一種顏色所傳遞出的截然不同的情緒與意境。
    她的腦海中,反複回響著顧言那句“琴身的顏色,由你來定”。這不僅僅是一個選擇,更像是一場考試,考驗著她對這張“靈機”琴魂的理解,對她與顧言之間這段時光的感悟。
    朱砂太豔,失之沉穩;石黃過亮,略顯輕浮;栗殼色雖古雅,卻似乎壓不住“靈機”那內蘊的生機;純黑固然經典,卻少了些獨特的韻味……她的目光一次次掠過,又一次次否決。
    最終,她的指尖停在了一張顏色極為特殊的漆板上。
    那顏色,初看是極為深沉的墨黑,但在燈光變換角度時,黑中卻隱隱透出一種極其幽深、如同雨過天青般的湛藍底色,仿佛黎明前最深邃的夜空,又像是萬丈寒潭之下的水色,沉靜、神秘,卻又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廣闊與生機。
    旁邊的標簽上,以古樸的筆觸寫著三個小字:“玄天青”。
    沈星晚的心髒猛地一跳。
    玄天,北方之天,代表冬藏與孕育,是萬物歸寂卻又暗藏生機的顏色。青,則是東方之色,象征春生與希望。玄天青,正是這黑與青的極致融合,是黎明前最黑暗也最充滿希望的時刻,是深潭靜水之下湧動的暗流,是“靈機”琴胎那內斂的生機與即將破繭而出的力量最完美的視覺詮釋!
    就是它了!
    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拿起那張“玄天青”的色漆樣板,走到顧言麵前,遞給他看。
    “顧老師,我想用這個顏色。”
    顧言接過漆板,就著燈光仔細端詳。當他看到那黑中透青、深邃如夜的獨特色澤時,深邃的眼眸中驟然閃過一絲極亮的光芒。他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沈星晚,仿佛要透過她的眼睛,看清她做出這個選擇時內心所有的思量。
    “為何是它?”他低沉地問,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
    沈星晚迎著他的目光,聲音清晰而堅定:“‘靈機’之琴,木胎初醒,納音已成,其魂內蘊,其勢待發。玄色取其沉靜厚重,可載琴魂;青色蘊其生機活力,可彰靈性。玄天青,正是黑夜將盡、黎明初現之色,最配得上這張即將破繭而出的‘靈機’。”
    她頓了頓,看著顧言的眼睛,補充道:“而且……它像極了我們相遇的那個雨夜,也像極了您帶我看到的,後山黎明前的天空。”
    沉靜,神秘,卻蘊含著照亮彼此世界的光芒和無限的未來。
    顧言緊緊地盯著她,握著漆板的手指微微用力。沈星晚的這番話,不僅精準地道出了這張琴的“性格”,更觸及了他們之間情感的核心。她讀懂的,不僅僅是琴,更是他。
    許久,他緩緩地、極其鄭重地點了點頭。
    “好。”隻有一個字,卻重逾千斤,充滿了毫無保留的認可。
    髹漆,這門古老而神秘的技藝,終於正式開始。
    顧言取來煉製好的頂級透明生漆作為底漆,又拿出那塊“玄天青”的色漆樣板,開始依照古法,進行繁複的調漆工序。色漆的調配並非簡單的混合,需要根據底漆的特性、預期的色澤深度和透明度,加入不同比例的精煉桐油、礦物質顏料以及一些秘而不宣的輔料,在特定的溫度濕度下,經過反複的研磨、攪拌、靜置,直到漆液達到最理想的濃稠度、光澤度和色彩飽和度。
    整個過程,顧言做得一絲不苟,神情專注得如同一位正在煉製金丹的方士。沈星晚在一旁協助,遞送材料,記錄數據,感受著那漆液在調配過程中氣味和質感那極其微妙的變化。
    當“玄天青”色漆最終調製成,盛在漆黑的漆碗中時,那顏色愈發顯得深邃莫測,靜置時如同墨玉,攪動時則泛出幽藍的漣漪,美得驚心動魄。
    第一遍上漆,依舊由顧言親自執刷。他用那把人發製成的發刷,飽蘸漆液,手腕懸運,從嶽山處起筆,順著琴麵的弧度,一筆接著一筆,均勻而流暢地將那玄天青色的漆液塗抹在已經打磨得光滑如鏡的灰胎之上。漆刷過處,原本青灰色的琴胎迅速被一層幽深而富有光澤的色漆覆蓋,如同被注入了墨色的血液,瞬間煥發出神秘而高雅的生命力。
    沈星晚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看著那玄天青色如何一點點吞噬灰胎,如何在那流暢的琴形上流淌、凝固,如何在不同的光線下變幻出深淺不一的幽藍光澤。她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滿足。這是她選定的顏色,正在由她最信賴的人,親手賦予這張琴視覺上的靈魂。
    第一遍漆完成,琴體被小心翼翼地送入蔭房。大漆的幹燥需要特定的溫濕度,不能見風,不能見強光,隻能靜靜地等待漆酶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作用,慢慢固化。這個過程,同樣急不得。
    等待的日子裏,沈星晚除了日常功課,更多了一項工作——照料蔭房。她需要定時監測裏麵的溫濕度,根據情況調整水盆的數量或通風口的大小,確保漆膜能在最佳環境下緩慢而堅定地成型。她像嗬護一個初生的嬰兒般,嗬護著這張正在經曆最後蛻變的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顧言則將更多精力放在了製作琴弦和最終調試音準的準備工作上。他選用了上等的蠶絲,依照古法進行煮練、合股、上光,每一根琴弦都凝聚著心血。
    一遍漆,一遍等待,一遍極其精細的打磨用最細的沾了油的砂紙或木炭粉),然後再上第二遍漆……如此反複,足足七遍。
    每一次開蔭房,沈星晚都能看到琴身上的顏色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從最初單薄的覆蓋,到逐漸濃鬱深沉,再到最後那厚重如墨、卻又在特定光線下透出湛湛青華的完美色澤。漆麵也越來越光滑,越來越堅硬,光澤從最初的亮麗逐漸轉為一種溫潤內斂、深不見底的寶光。
    當第七遍麵漆打磨推光完成,顧言和沈星晚一起,將這張已然脫胎換骨的“靈機”琴從蔭房中請出,再次安置在金絲楠木大案之上時,整個工棚仿佛都為之一亮!
    琴身通體玄天青色,如深潭靜水,如雨過天青,沉靜、神秘、高貴。漆麵光滑如鏡,溫潤如玉,光線流轉間,那幽深的青色時隱時現,仿佛有生命在其中呼吸。嶽山、承露、龍齦、雁足等紫棘木附件那深沉的色澤與琴身主體完美融合,更添幾分古拙蒼勁之氣。
    它靜靜地臥在那裏,雖未張弦,卻已氣象自成,仿佛一位身著玄青深衣、即將撫琴的曠世雅士,充滿了令人屏息的魅力。
    沈星晚癡癡地看著這張完全按照她的設想、在她與顧言共同努力下誕生的傑作,胸中被巨大的成就感與一種近乎虔誠的感動充斥著。
    顧言的目光也久久流連在琴身之上,那深邃的眼底,是毫不掩飾的驚豔與讚歎。
    他伸出手,指尖極輕地拂過那玄天青色的漆麵,感受著那冰滑如玉的質感,低聲歎道:
    “玄天青……星晚,你為它選了一個最好的名字,也賦予了它最獨特的靈魂。”
    沈星晚抬起頭,看向顧言,眼中水光瀲灩,嘴角卻揚起最明媚的笑容。
    “它的靈魂,是我們一起喚醒的。”
    星光悄然漫入,與工棚內溫暖的燈光交融,籠罩著這張即將奏響千古清音的“玄天青”,也籠罩著這對因木結緣、因琴契心的匠人。
    張弦之期,指日可待。
    喜歡月光沉溺於星野請大家收藏:()月光沉溺於星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