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鹽礦定位
字數:4591 加入書籤
長樂宮女學示範課的茶盞餘溫未散,未央宮的銅漏已滴過三個晨昏。小公主坐在椒房殿暖閣裏,指尖摩挲著一枚棱麵剔透的鹽晶——這是係統從膠東地下三十丈提取的岩鹽樣本,在春陽下折射出七彩光暈,比錦袍商幫進貢的"雪頂鹽"多了三分瑩潤,晶體夾縫裏甚至嵌著半枚秦代的"半兩"錢,像是歲月封存在鹽層裏的印章。
紫萸捧著卷泛黃的膠東輿圖進來,絹布邊緣磨損得露出經緯,上麵用朱砂圈著"雲夢澤",旁注小字是用蠅頭小楷寫的:"父老言此澤十年九旱,唯龍抬頭日方見淺灘,灘底有鹹氣上騰。"
"娘娘,"紫萸壓低聲音,鬢邊新換的榆葉發飾隨著動作輕輕顫動,袖中滑出一枚蜂蠟密封的竹筒,"太仆寺的人剛從馬廄暗渠送來消息,錦袍商幫的駝隊昨夜運了二十車硝石入膠東,每輛車的輪轂都刻著"西市李記"的暗紋。"小公主聞言挑眉,指尖的鹽晶突然發燙——係統雷達顯示硝石與地下鹽鹵接觸會產生劇烈放熱反應,顯然是要破壞她預設的"鹽龍祥瑞"計劃。她望向窗外承露井,井欄蟠螭紋在晨光中若隱若現,昨夜係統提示音猶在耳畔:"檢測到地下鹽脈走向與秦代馳道重疊率達83,建議利用舊渠引流,能量消耗可降低40。"
"備車,"她起身披上狐裘,狐尾掃過案頭攤開的《鹽鐵論》竹簡,竹簡寫著"願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卻被她用朱砂在"罷"字上畫了個圈,"去前殿。今日得讓陛下看看,什麽叫"天命所歸"。"紫萸急忙取來鎏金手爐,爐中燒著用膠東鹽晶碎屑混合龍腦香、艾絨製成的特製炭餅,鹹香中帶著草木涼意,正是膠東漁民用了三代的驅邪方子,爐壁上還刻著小小的海馬紋樣。
未央宮前殿內,青銅獸首香爐裏焚著南海沉香,公孫弘正與劉徹爭論女學之事,寬大的袖袍掃過案幾,差點碰倒盛著太液池玉露的琉璃盞。"陛下,"他聲音發顫,指向殿外,"女子治學已是牝雞司晨,如今又要插手鹽鐵,是要讓天下商人都斷了活路嗎?"小公主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支玻璃試管,裏麵的岩鹽樣本在燭火下泛著虹彩,晶體間的"半兩"錢清晰可見:"大儒可知,膠東郡的孩童為何多患"軟骨症"?"紫萸適時展開一卷用麻紙抄寫的病曆,墨跡間滿是"關節腫大如桃脛骨彎曲難行"等慘狀,紙角還粘著患者家屬按的血手印。公孫弘瞥見其中一頁寫著"私鹽中檢出砒霜",想起自家廚娘前日從膠東商人處買的井鹽,喉結滾動著後退半步,腰間的玉具劍穗掃到了身後的銅鼎。
小公主將係統生成的地質圖鋪在案幾上,圖中用不同顏色標注著礦脈走向,朱砂圈出的私礦位置旁畫著骷髏標記:"這些毒礦遍布膠東,而官礦的位置..."她頓住,用鑲著鹽晶的激光筆在"雲夢澤"處畫出光圈,筆杆上刻著"鹹通"二字,是少府工匠按她的草圖打造,"臣昨夜三更夢見白龍入澤,醒來後發現此圖上的鹽脈走向,竟與夢中龍形首尾相合。"
"又是祥瑞!"公孫弘冷笑,卻下意識攥緊了袖中錦袍商幫送的玉璧,玉璧邊緣刻著的鹽穗紋樣硌得掌心生疼,"公主為奪商人之利,竟不惜假造天命,就不怕天打雷劈嗎?"小公主輕笑,從袖中摸出司南形製的鹽礦定位儀,銅勺表麵刻著"鹹"字與水波紋,勺柄處嵌著一顆膠東產的紫水晶:"此乃太液池底撈出的秦代神器,昨日在膠東郡試測時,勺柄竟直直指向雲夢澤。陛下若不信,可遣將作大匠隨臣一同前往,若挖不出鹽脈,臣甘願受罰,以謝天下。"
劉徹盯著定位儀,銅勺在燭火下微微轉動,想起承露井湧泉、乳糕改良等事,終於點頭:"朕準你去膠東,但必須帶上公孫大夫一同勘驗,免得有人說朕偏袒女兒。"公孫弘臉色煞白,卻隻能領命,暗中叫苦——他私宅地窖裏藏著錦袍商幫送的十壇毒鹽,此刻隻覺得後頸發涼。小公主見狀,掌心的胎記輕輕發燙,係統界麵顯示公孫弘的心率正在飆升,便知道這一趟,足以讓大儒親眼看看自己庇護的"商人"都在做些什麽。
三日後,膠東郡雲夢澤。春日的陽光灑在枯黃的草地上,百餘名百姓跪在祭台周圍,有人捧著空陶罐,有人拄著拐杖,壇底和杖頭都沾著鹽堿。"聽說公主能召龍汲鹽,以後就不用吃帶沙子的私鹽了","我娘的腿就是吃了李記的鹽才彎的",竊竊私語中夾雜著壓抑的咳嗽聲。紫萸扶著小公主登上用沙土臨時堆砌的祭台,趁機將一枚鴿卵大小的能量發生器埋入土坑——這是用係統能量凝結的晶體,表麵刻著雲紋,埋入地下後能與鹽脈產生共振,模擬地質活動。
"吉時已到——!"巫祝敲響銅鑼,聲音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他身上的法衣打了好幾個補丁,顯然許久未曾添置新衣。小公主取出"鹽龍符",符上的"鹹"字是用膠東百姓的血混合鹽晶粉末寫成,在陽光下泛著暗紅光澤,符紙邊緣還綴著幾片曬幹的海藻。她將符投入土坑,後退半步,掌心的胎記突然發燙,係統掃描到鹽脈正在快速接近地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地麵開始輕微震動,百姓們驚呼著後退,有人嚇得抱住身邊的槐樹,有人則匍匐在地。霍去病按劍而立,目光銳利地掃過遠處的丘陵,那裏有幾叢灌木無風自動,顯然埋伏著人。忽然,土坑中噴出一股鹹水,帶著大量岩鹽顆粒,在陽光下形成一道七彩水幕。紫萸適時指著水幕喊道:"大家快看!水幕中有字!"眾人定睛望去,隻見"官鹽利民"四個大字在水幕中若隱若現,其實是係統用微型投影儀製造的幻象,光束穿過鹽晶顆粒,形成了奇妙的光學效果。
"鹽龍顯靈了!"百姓們紛紛叩首,額頭撞在鹽堿地上,發出"咚咚"的聲響。公孫弘卻注意到水幕邊緣的七彩光暈,想起小公主曾在女學課上講解過"光遇晶體會色散",心中疑竇叢生,卻不敢當眾質疑。就在此時,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霍去病率羽林衛押著一個滿臉橫肉的漢子闖入,正是膠東最大的鹽梟王三。王三掙紮著,腰間的羊皮地圖掉在地上,展開後露出密密麻麻的私礦標記,甚至標著"砒霜坑硝石窟"等字樣。
"陛下明鑒啊!"王三被按在地上,嘴裏還在叫嚷,"這都是平陽公主的陰謀!她想搶我們的生意!"霍去病一腳踢開他手中的毒箭,箭頭沾著的綠色粉末遇水立刻冒煙:"此乃砒霜,與鹽晶相遇會劇烈燃燒,正是他們用來破壞官礦的手段!"公孫弘聞見刺鼻的氣味,想起自家地窖裏那十壇毒鹽,胃裏一陣翻江倒海,竟忍不住扶著祭台幹嘔起來,惹得周圍百姓紛紛側目。
將作大匠帶著工匠們揮鍬深挖,不到三尺便挖出層層疊疊的岩鹽,純白如雪,不帶絲毫雜質,陽光下甚至能看到鹽晶裏包裹的細小氣泡。劉徹拿起一塊鹽晶,對著陽光細看,裏麵竟隱約有龍形紋路——這是小公主昨夜用激光筆刻下的痕跡,此刻在眾人眼中,卻成了"龍藏鹽中"的鐵證。"陳卿家,"劉徹轉頭看向將作大匠,後者正用指甲刮下一點鹽晶嚐味,"此鹽脈可夠膠東郡百姓使用?"陳宮擦著汗,聲音裏帶著難以置信的喜悅:"陛下,這是千年未遇的富礦!若用公主改良的濾井之法提取,別說膠東,就是整個大漢,用上十年都綽綽有餘!"
公孫弘再也站不住,"撲通"一聲跪在鹽堿地上,花白的胡須沾滿了土屑:"臣...臣愚鈍不堪,不知公主真乃上天所選,懇請陛下治臣失察之罪!"小公主見狀,忙上前扶起大儒,袖中滑落一方用平陽錦做的帕子,帕角繡著小小的鹽井圖案:"大儒憂心國事,何罪之有?隻是這私鹽之害,今後還需嚴加整治。"她示意紫萸呈上早已備好的"官引製度"詳冊,竹簡上用朱砂標著重點:"臣擬了個法子,每引鹽二百斤,官收三十稅一,既讓商人有利可圖,又能杜絕毒鹽流入民間。"
劉徹翻閱詳冊,見裏麵連鹽商的運輸路線、倉儲標準、甚至運鹽車的軸距都有規定,不禁龍顏大悅:"就按公主說的辦!今後膠東郡的鹽官,便由公主親自舉薦人選。"小公主心中一喜,係統界麵瞬間顯示"鹽鐵官營輿論值+50",能量幣數字歡快地跳動了+9000點。她望向遠處的丘陵,那裏的弩手已被羽林衛全部肅清,陽光灑在新立的"官鹽井"石碑上,碑側不知何時多了道刻痕,仔細看竟是"驃騎"二字——不用說,定是霍去病暗中留下的標記。
暮色四合時,一行人返回膠東郡署。劉徹看著案頭擺放的鹽晶標本,忽然輕笑出聲:"你這"鹽龍祥瑞",倒是比千軍萬馬更能收服人心。"小公主低頭看著掌心的胎記,幾粒鹽晶碎屑附著其上,竟神奇地排列成膠東郡的水係圖。"陛下,"她忽然想起什麽,從袖中取出一個用油布包著的小布包,裏麵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耐旱種子,"西域有種植物叫"苜蓿",臣想在膠東試種看看,或許能解這十年九旱的困局。"
劉徹接過布包,見種子顆粒飽滿,比漢地的粟米略大,顏色呈深褐色:"好!就交給你試種。若是成了,朕便下詔在西域屯田,讓我大漢的戰馬也能吃上這西域的牧草。"小公主心中暗喜,這正是她為河西之戰埋下的重要伏筆。係統界麵適時彈出"農學模塊解鎖:苜蓿種植技術"的提示,她知道,下一個挑戰,將是如何讓這些來自萬裏之外的種子,在大漢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為未來的騎兵軍團提供充足的糧草。
亥時初刻,郡署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霍去病要連夜趕回長安複命,小公主親自來到馬廄為他整理鞍具,新製的鹽晶燈掛在馬側,發出柔和的光芒,燈籠罩上刻著細密的水波紋。"此去河西,"她將一卷用鹽晶粉末密寫的情報塞進他的鞍袋,"告訴衛青將軍,膠東的鹽利,足夠買通西域諸國,斷掉匈奴的後路。"霍去病點頭,護腕上的"驃騎"玉飾與她腕間的玉鐲輕輕相碰,發出清脆的響聲,驚起了簷下棲息的宿鳥。
望著霍去病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小公主忽然想起係統曾說過的話:"鹽鐵官營是強漢的經濟命脈,而控製了鹽鐵,就等於握住了帝國的咽喉。"指尖無意識地撫過案頭的苜蓿種子,她知道,這場與自然、與人性的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當錦袍商幫的代表接過第一份由她簽發的"官引"時,他們不會知道,這薄薄的一片木牘,將徹底改變大漢的商業格局,而她掌心那獨特的胎記,正在一點點勾勒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藍圖。窗外,春雨不知何時已經落下,淅淅瀝瀝地打在鹽晶燈上,映得滿室七彩斑斕,仿佛預兆著官鹽普濟天下的黎明即將到來。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