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認知幼體的四頻宇宙

字數:1784   加入書籤

A+A-


    第四百九十五章認知幼體的四頻宇宙
    星團中心的認知幼體區,同樣熱火朝天。
    幼體們圍坐在“共生沙盤”旁,沙盤不再局限於模擬單一文明,能同時呈現七個共生節點的能量環境與交互關係。沙盤中,代表不同文明的光團依頻率規律運動,靠近時會產生吸引、排斥或融合的反應。
    “看這裏!”伴隨著清脆的聲音,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沙盤中心。隻見一個梳著四股辮的幼體正站在那裏,他的四股辮子整齊地垂落在雙肩上,仿佛代表著某種特殊的意義。
    這個幼體手指著沙盤中心,興奮地說道:“所有文明的共生模式,都符合這個五維拓撲結構!”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篤定,讓人不禁對他的發現產生濃厚的興趣。
    接著,幼體用他那稚嫩的手指輕輕地勾勒出一個由五個互相嵌套的超立方體組成的圖形。每個立方體的表麵都流淌著不同頻率的波紋,這些波紋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有序的整體。
    眾人瞪大了眼睛,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住一般,死死地盯著眼前的這個五維拓撲結構。它就像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謎團,讓人既感到驚歎又心生疑惑。
    這個圖形的線條錯綜複雜,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看似毫無規律卻又充滿美感的整體。它的表麵光滑如鏡,反射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它的神秘。
    人們不禁開始思考,這個五維拓撲結構究竟代表著什麽呢?它是一種數學模型,還是一種物理現象?亦或是某種未知的力量或存在的象征?
    有人試圖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它,但很快就發現這些知識在這個圖形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它似乎超越了人類的理解範疇,隱藏著無盡的奧秘等待著人們去探索。
    在這一片沉默中,眾人的心中都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渴望揭開這個五維拓撲結構背後的真相,解開這個宇宙之謎。蘇瑤細看,發現這結構能完美解釋所有文明的“差異共生”:星團的螺旋折線、界外的渦旋褶皺、聲波文明的震動siencesience是其“折線”等價物),都能在結構中找到對應“維度”,共生即維度間的共振與平衡。
    “這是宇宙的‘共生公式’!”另一個幼體興奮跳起,發辮閃爍四頻符號微光,“我們能用它預測文明相遇的反應!”
    更驚人的突破發生在意識層麵:通過深度冥想四頻符號,幼體們的意識首次突破星團邊界,直接“觸碰”到界外文明的思維體——那是一團純粹的、帶獨特震顫節奏的能量光霧。當幼體意識靠近光霧時,竟能直接“解碼”為清晰的概念與情緒,如讀母語文字。
    “它們在想‘歡迎’!”一個幼體驚喜喊道。
    “我們回傳‘很高興認識你’!”另一個幼體立刻調動意識頻率回應。
    這種直接交互,讓幼體們頓悟:語言、圖像、形態是文明的“外衣”,頻率的震顫才是宇宙通用的“心跳”。
    為具象化五維拓撲結構,幼體們用星木光網與界外能量,在星團中心構建全息雕塑。光絲編織超立方體框架,界外文明貢獻能量填充表麵。雕塑懸浮星團核心,每個麵緩慢旋轉,反射不同文明的共生景象,同時發出宏大和諧的宇宙和弦——所有文明的核心頻率,按五維拓撲規律合奏的樂章。
    蘇瑤站在雕塑下,仰望這宇宙級藝術品,耳邊是震撼心靈的和弦。她忽然明白:認知幼體們不是在“學習”共生,而是在“創造”共生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