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馬良篇——白眉策

字數:2174   加入書籤

A+A-


    建安十三年冬,赤壁火光方熄,南郡的霜氣已凝在枯草之上。我立於荊州府衙庭中,肅然垂手,額前那兩道霜雪般的白眉在風中微動。堂上玄德公寬厚仁德的麵容令我心中暗生暖意,他目光掃過我們兄弟五人,最終落在我身上。
    “荊州賢才盡入吾彀中矣!”玄德公朗聲笑道,“聞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足下便是馬良?”
    “南陽馬良,拜見劉豫州。”我躬身施禮,聲音清朗,“家弟等才學皆勝於我,唯此眉色特異,不過引人注目罷了。”
    “先生過謙。”玄德公親自下階扶起我,“今欲定荊南四郡,先生有何教我?”
    我胸中丘壑早已推演分明:“四郡人心,久慕明公仁義。零陵可遣子龍將軍以德撫之,桂陽則勞翼德將軍威服之,武陵需雲長將軍坐鎮,長沙郡守韓玄性狹,可遣一舌辯之士曉以利害,自當歸順。”
    玄德公拊掌稱善,兵分數路,四郡果然傳檄而定。從此,我便在荊州幕府中安下身來。
    建安二十四年秋,江陵城中已能嗅到北來的烽煙氣息。雲長將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消息傳來時,我卻難展愁眉。將軍的傲氣如劍出鞘,寒光四射,卻令人隱隱不安。我終是忍不住踏入中軍帳。
    “君侯,”我趨前一步,聲音沉緩,“曹操雖敗,東吳豈無覬覦之心?荊州之地,需增兵為備。”
    雲長將軍正撫弄美髯,聞言目光如電掃來:“季常過慮矣!碧眼小兒,焉敢正視吾青龍偃月刀?”
    帳中燭火跳動,映著他眉宇間凜然不可犯的威嚴。我心中暗歎,隻得默默退下。荊州城頭的風,一日緊似一日,吹得人心底發涼。終於噩耗傳來,麥城那縷將星墜地的血光,仿佛映紅了半個荊楚的天空。
    章武元年,白帝城籠罩在複仇的烈焰中。先主劉備稱帝未久,便要親征東吳。禦前會議之上,群臣諫聲如潮,陛下卻如磐石般沉默。我望著禦座上陛下眼中燃燒的痛楚與決絕,知道言語已難回天。
    “陛下,”我趨前跪倒,聲音穿透殿堂,“臣請命入武陵,說五溪蠻部為援!”
    陛下眼中鋒芒一閃:“五溪蠻王沙摩柯素來桀驁,季常可有把握?”
    “蠻人亦重信義,”我抬頭,白眉下目光灼灼,“臣當以誠意動之,以利害曉之,必不辱命!”
    山高林密,瘴癘蒸騰。當沙摩柯魁梧的身軀出現在溪洞前,銅鈴般的眼睛審視我時,我展開陛下親書的金帛詔書,朗聲道:“漢家天子,欲與君侯共雪荊州之恨!” 篝火映照下,沙摩柯臉上虯髯顫動,最終轟然應諾。那一刻,林間飛鳥驚起,仿佛預兆著不祥的風暴。
    章武二年夏,夷陵的火光映紅了江水,也吞噬了漢軍的旌旗。敗訊傳來時,我正在五溪軍中協調糧秣。
    “馬先生快走!”沙摩柯的親兵滿臉煙塵闖入,“陸遜火攻連營,陛下已退守白帝!”
    馬蹄踏碎山月,我率親隨數騎向西方疾馳。風聲在耳畔呼嘯如鬼哭,身後追兵的呐喊聲已清晰可聞。秭歸的山道狹窄如腸,一支冷箭突然破空而至,肩頭劇痛傳來,我幾乎墜馬。抬頭望去,東吳的旗幟已堵住前路。
    刀光卷起山道上的落葉時,我最後望了一眼西方白帝城的方向。陛下啊,臣終是未能……劇痛徹底淹沒意識之前,那句遺言卻異常清晰地浮上心頭:“萬望轉告陛下…聯吳抗曹,方為…上策……”
    魂魄飄蕩之際,仿佛看見成都丞相府中燭影搖紅。丞相手持我臨終前輾轉送達的書信,那封力諫聯吳的絕筆已被淚水打濕一角。他撫信長歎,白眉下的雙目含悲,聲音穿透幽冥傳至我耳畔:
    “季常若在,必能阻陛下東征之念;季常若在,幼常或不至於街亭失守……”
    丞相的淚終於落下,滴在竹簡上綻開水痕:“惜哉!白眉最良,竟折於秭歸荒徑!”
    丞相的悲聲裏,我看見自己一生的棋局在曆史的烽煙中碎散——那些獻過的策、諫過的話、走過的路,終究未能扭轉滔滔江水的流向。季常之誌,終付與了西陵峽口嗚咽的江風。
    喜歡三國:梟雄獨白請大家收藏:()三國:梟雄獨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