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資源和財富

字數:5313   加入書籤

A+A-


    【書齋論勢:青年與長者談“以資源擴財的道與術”】
    一、起問:資源為何是“財富的杠杆”?
    青年抱著《資治通鑒》推開書齋門,見長者正對著“善假於物”的匾額研磨徽墨:“先生,常聽人說‘富人靠資源,窮人靠體力’,可‘資源’到底是什麽?古人如何用資源擴財?”
    長者指尖輕點硯台,墨香漫過《史記·貨殖列傳》竹簡:“《荀子·勸學》早言‘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陶朱公‘累十九年三致千金’,靠的是‘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借時勢’;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靠的是‘借人脈’通有無。資源者,‘天地人時’之合也——《周易·係辭》‘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此乃資源觀的根本。”
    青年挑眉:“但普通人沒權沒勢,哪來‘大資源’?”
    長者笑指案頭竹筆:“你看這竹,生於山野是‘無用之材’,削為筆則‘載道傳文’——資源的價值,在‘識用’而非‘占有’。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專收‘他人眼中的廢物’,卻成‘治生祖’《史記》)——核心在‘換維思考’:《道德經》‘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資源的‘有用性’,從來隨‘需求’而變。”
    二、辨資源:從“有形”到“無形”的三重認知
    1. 天時:借“趨勢”為“隱形資源”
    長者翻開《貨殖列傳》指到“與時俯仰,變化有概”:“範蠡棄官從商,因懂‘春秋亂世,農商需通’的天時;如今‘數字化浪潮’,亦是‘新天時’——《周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時行焉,革之時大矣哉’,善借天時者,如‘庖丁解牛’般‘因其固然’。你看張謇‘實業救國’,借的是‘清末民初,國貨當興’的時勢資源,此乃‘順天而應人’的大智。”
    青年頓悟:“原來‘趨勢’就是最大的‘免費資源’?”
    長者頷首:“諸葛亮‘借東風’,借的是‘氣候趨勢’;現代人‘借政策紅利、技術迭代’,本質相同——《塔木德》說‘抓住一次趨勢,勝過十年蠻幹’,但‘借時’需如《論語》‘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早一步‘察勢’,快一步‘布局’。”
    2. 地利:據“區位”謀“資源差”
    長者指了指窗外商道遺址:“古之‘絲綢之路’,靠的是‘地利資源差’——西域的玉、中原的絲,因‘空間距離’產生價值。你看《貨殖列傳》記‘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因懂‘據形勝之地,控物流樞紐’。現代‘跨境電商’‘區域產業帶’,亦是‘地利資源’的延續——《孫子兵法》‘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商道亦然:‘地利’非‘天生優越’,而是‘善用區位特性’。”
    青年追問:“若身處‘偏遠之地’,如何借‘地利’?”
    長者取出《齊民要術》:“賈思勰寫‘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山區可借‘物產獨特性’,水鄉可借‘航運便利性’,關鍵在‘深挖本地不可替代性’。就像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看似‘避世’,卻借‘田園資源’開創文學流派——資源的‘優劣’,從不在‘環境’,而在‘能否化劣勢為特色’。”
    3. 人和:以“德行”聚“人脈資源”
    長者敲了敲“德者本也”的鎮紙:“《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胡雪岩‘學徒時為掌櫃守財,成名後施藥濟民’,靠‘義’聚來鹽商、官員、百姓的‘人心資源’,此乃‘以德行換信任’。你看《史記》載‘孟嚐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終得‘雞鳴狗盜’救危難——人脈的本質,是‘先成為他人的資源’:《周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能‘利他’幾分,便得‘他助’幾分。”
    青年感慨:“原來‘人脈’不是‘攀附’,是‘價值互換’?”
    長者笑指硯台裏的墨:“墨無香,則筆不用;人無信,則友不來——《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人脈資源’的 currency貨幣)。就像陶朱公‘散財濟鄰’,看似‘破財’,實則‘攢下’‘急難時有人相助’的隱性資源——此乃‘財散人聚’的深層邏輯《大學》)。”
    三、用資源:經典中的“杠杆智慧”
    1. 善用“時間杠杆”:以“沉澱”變“資源價值”
    長者翻開《曾國藩家書》指到“結硬寨,打呆仗”:“曾文正公編湘軍,靠的是‘每日練勇,十年成軍’的時間資源——《莊子》‘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本質是‘用時間沉澱專業資源’。現代人‘深耕某領域十年’,積累的經驗、口碑、人脈,便是‘時間杠杆’。你看《資治通鑒》‘臣光曰’,耗十九年編史,借的是‘時間熬成的權威資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青年皺眉:“但‘快時代’下,耐心稀缺……”
    長者指了指書齋前的古柏:“柏之參天,非一日所長;資源之厚,非一時可積——《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若貪‘速成’,便如‘揠苗助長’,反失‘時間資源’的複利。白圭‘樂觀時變,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看似‘搶抓時機’,實則‘靠前期‘觀時’的時間積累’。”
    2. 善用“知識杠杆”:以“經典”通“資源本質”
    長者指了指滿架典籍:“《貨殖列傳》‘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白圭的‘智、勇、仁、強’,皆從‘觀天道、察人事’的知識中來。你讀《周易》‘變通趨時’,便懂‘資源需隨勢而變’;讀《塔木德》‘錢是流動的水’,便懂‘不讓資源囤積僵化’——知識資源的核心,是‘借古智解今題’,如‘以《孫子兵法》悟商業競爭,以《道德經》悟企業管理’。”
    青年恍然:“原來‘讀經典’就是‘囤積頂級資源’?”
    長者點頭:“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書’是‘認知資源’,能讓他在‘黃州困境’中借‘東坡田’創‘生存資源’。知識資源的妙處,在於‘越用越有’——《論語》‘溫故而知新’,每一次‘舊知新用’,都是‘資源的裂變’。”
    3. 善用“虛實杠杆”:以“無形”馭“有形”
    長者舉起空杯:“此杯‘空’處,是‘無形資源’,卻能盛水——《道德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資源的‘大用’,常在‘無形處’。你看胡慶餘堂‘戒欺’匾,是‘商譽資源’,比真金白銀更能‘馭財’;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是‘氣節資源’,換得‘田園詩派’的千年價值——《周易·係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無形)馭‘器’有形),方得資源運用的上乘。”
    青年追問:“如何避免‘重虛輕實’?”
    長者指了指硯台與毛筆:“硯為‘實’,墨為‘虛’,缺一不可——《史記》載‘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白手起家靠‘體力實資源’,稍富靠‘智謀虛資源’,大富靠‘時勢虛實合一’。虛者,如‘品牌、信任、趨勢認知’;實者,如‘資金、技術、產品’——善用杠杆者,必‘虛實相生’,如‘以品牌虛)帶產品實),以產品實)強品牌虛)’。”
    四、警思:資源利用的“破局與守界”
    1. 破“資源迷信”:無“道”則資源反成“枷鎖”
    長者翻開《晉書·石崇傳》:“石崇‘富可敵國,卻‘死於財’——因‘以勢劫財,以財炫勢’,不懂《周易》‘負且乘,致寇至’背著財物卻乘坐大車,招引強盜)。資源若無‘德’馭,便是‘凶器’——《大學》‘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看張謇‘以實業載道’,資源成‘救國舟’;石崇‘以資源填欲’,資源成‘斷頭台’。”
    青年驚覺:“原來‘用資源’先‘修己’?”
    長者頷首:“《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能‘立人達人’幾分,資源便‘為你所用’幾分。就像陶朱公‘散財’,散的是‘有形資源’,聚的是‘無形道心’,此乃‘以道禦財’的根本。”
    2. 守“資源邊界”:不越“天道”,不欺“本心”
    長者指了指窗外“開源節流”的匾額:“《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善用資源者,需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你看《齊民要術》‘順天時,量地利’,種田如此,用資源亦然:不涸澤而漁透支環境資源),不背信棄義透支信用資源),不貪多求全透支精力資源)——《塔木德》‘別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本質是‘敬畏資源的有限性,守護使用的適度性’。”
    青年感慨:“原來‘擴財’的邊界,是‘不違天道、不負人心’?”
    長者笑而撫須:“《周易·謙卦》‘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以‘謙卑’待資源不驕矜於‘擁有’),以‘敬畏’用資源不肆意消耗‘福澤’),方得‘資源生生不息’的長久之道。”
    五、結語:在“借勢”與“修德”中照見資源的真諦
    暮色漫過書齋時,青年忽然指著“善假於物”匾額上的蟲蛀痕跡:“先生,這斑駁處,是不是‘資源雖好,終需‘人’來駕馭’的隱喻?”
    長者望著漸暗的天色,緩緩吟出《史記·貨殖列傳》:“‘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能者’之能,不在‘占有多少資源’,而在‘能否如陶朱公般‘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如白圭般‘仁中取利,智中求勢’。”
    青年低頭摩挲《貨殖列傳》中“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的句子,忽然明白:所謂“用資源擴財”,從來不是“囤積、操控、掠奪”,而是“觀天時、用地利、聚人和”的順勢而為,是“以德行潤資源,以智慧化資源,以善意傳資源”的循環生長——就像長者案頭的古硯,曆經千年磨洗,終成“載道之器”:資源的終極價值,不在“一時之利”,而在“能否成為‘成人成己’的階梯,能否在‘流轉’中照見‘天道人心’的永恒”。
    夜風掀起書頁,《周易·係辭》“變通者,趨時者也”的句子與墨香交織——原來千年之前的智慧,早已為“資源利用”寫下注腳:最高明的“擴財”,是“借資源之‘勢’,修自己之‘道’”;最長久的“財富”,是“讓資源因‘德行’而匯聚,因‘智慧’而增值,因‘善意’而永續”。而這一切,從來不是“強者的專利”,而是每個“以道馭術”者,都能讀懂的資源真義。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雜論對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