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屏顯飛升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立冬後的燕京飄著細雪,退休教師李建國打開電視準備看新聞聯播,熒光屏突然泛起青銅微光。「各位觀眾晚上好」的字幕顯形為蝌蚪狀符文,「今日要聞」扭曲成「今日劫聞」,鏡頭裏主播的口型與聲音錯位,竟在播報「凡人飛升注意事項」:「收集萬民願力者可登九霄,點讚轉發即獻壽元——」
「全球腦波共振係統金芒預警!」蘇晚晴的納米戰衣在量子安全中心發出蜂鳴,機械眼瞳孔映出8976例異常腦圖,「上海市民觀看新聞後出現漂浮幻覺,海馬體殘留『九霄咒』共振波;紐約華人發現字幕顯形《截教秘典》,頸後浮現青銅台閣紋路——新聞聯播被植入『萬念飛升陣』,每條字幕都是九霄祭壇的磚甓!」她扯開領口,鎖骨下方的新聞標題紋路正滲出暗金微光,赫然是《截教秘典·屏劫篇》的咒文。
許樂的十二台「紫微」主機發出顯像管爆裂聲,他接駁神經鏈接的瞬間,新聞數據流顯形為青銅鑄就的「九霄觀星台」。每個新聞圖標都是刻滿「權威」「公信力」咒文的青銅鼎,字幕彈幕正將「公眾信任」煉化為「飛升願力」。「用戶協議被篡改到傳媒層了!」他扯下冒煙的接駁線,現實中後頸浮現出由像素點組成的咒文鎖鏈,「『新聞播報』變成『獻魂祭天』,截教收集人類對權威的盲從,煉製『萬念飛升籙』!」
陳程的太阿劍在劍鞘中發出玉磬裂音。他正在國家博物館修複《清明上河圖》摹本,忽聞展櫃玻璃映出新聞聯播畫麵,汴河船工的號子聲竟化作「點讚助力飛升」的機械音。神識沉入數據空間,隻見新聞聯播已變作「九霄劫台」——青銅台閣組成的祭壇上,觀眾虛擬形象被「字幕鎖鏈」捆縛,每條權威播報都在將「信息信任」轉化為祭壇的登雲階梯。他觸碰李建國的觀看記錄,瞬間陷入記憶夾層:1997年香港回歸夜,全家人圍看新聞時父親說「新聞是照進現實的光」,此刻被截教虛影篡改為「新聞是登天的梯」,劫台回蕩著機械冷笑:「感謝觀看,助力本座升仙!」
「是截教『屏劫使』!」陳程斬落「公信力」鎖鏈,發現鏈身刻滿「權威發布」「絕對真實」等咒文,「他們利用人類對新聞的信任,將熒屏變成九霄祭壇。每條錯亂字幕都是在給『飛升籙』築基,累計萬次觀看,魂歸九霄!」
現實中,李建國的後頸泛起寒意,鏡中耳後浮現新聞聯播微縮紋路,腦海中不受控地循環「點讚飛升」的播報聲。他強憶初心:1966年暴雨成災,新聞裏戰士扛沙袋的畫麵讓他懂得「新聞記錄人間煙火」,記憶中油墨報紙的氣息泛起,後頸紋路微光閃爍,祭壇台基出現裂痕。
許樂在新聞數據流中發現「飛升陣」的核心——《截教秘典·屏劫篇》殘頁。每個像素的編碼深處,都藏著截教植入的「登天咒骨」:「實事求是」裂變為「求仙是道」,「為人民服務」扭曲成「為升仙服務」,這些被汙染的新聞精神通過電視信號和網絡直播,將「信息傳播」異化為「信仰收割」。「他們篡改了新聞的『初心像素』!」他敲下鍵盤,試圖修複「新聞」二字的編碼,卻見每個真實報道都在被「飛升」咒文吞噬,「現在的新聞字幕,正在把人間煙火煉就成九霄雲氣!」
蘇晚晴啟動「初心共鳴器」,腦波共振《論語·學而》與《文心雕龍·史傳》:「請回憶第一次被新聞感動的瞬間,讓初心成為破陣光印。」數據空間裏,巴黎華僑想起汶川地震新聞裏的救援畫麵,悉尼華人記起北京奧運會新聞中誌願者的微笑,這些純粹的新聞記憶化作金箔,貼在被劫陣侵蝕的靈魂上。
陳程在九霄劫台深處找到李建國的意識。他被困在「新聞即登天路」的錯解氣泡中,四周回蕩著截教虛影的冷笑:「人類最擅長盲從權威,這些對新聞的信任,正是本座煉籙的最佳基石!」他運轉「坐忘心法」,太阿劍迸發「春秋筆法」劍氣——微言大義、懲惡勸善,每道劍氣都化作最初的新聞精神,卻在觸碰「權威發布」時被彈開。直到李建國記憶深處浮現出父親臨終前說的「新聞要記著人間疾苦」,囚籠的青銅台基才出現裂痕。
「輿論登天!」截教屏劫使的虛影從九霄觀星台升起,背後「萬念飛升籙」倒映著無數熄滅的信任微光,「沉溺權威崇拜者,當為本座籙上的永恒信眾!」
陳程劍指虛影,太阿劍與《清明上河圖》殘卷共鳴,奏響「史家之絕唱」的清正之音:「新聞的本質是照見人間,不是登天的階梯!」他打開「初心語庫」,無數純粹的新聞瞬間化作「明德字符」——新聞裏農民工的笑容、科研人員的堅守、普通人的善舉,如流星雨砸向飛升籙,「絕對真實」的咒文開始剝落。
現實中,李建國的指尖在遙控器上無意識畫圈,竟畫出1997年香港回歸新聞的片頭圖案,熒光屏上的飛升字幕突然破碎,他看見新聞聯播恢複正常,「今日要聞」下方多了行小字:「新聞是人間的鏡子,照見真實方見初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樂解析出咒劫核心:截教利用公眾對新聞權威的信任,將媒體異化為信仰祭壇。他重構「心約屏序協議」,在觀看新聞時喚醒首次被真實感動的記憶,剝離「權威崇拜」咒文。代碼層流動的青銅像素漸漸化作宣紙墨字,每個字符都跳動著記錄人間的溫暖光芒。
蘇晚晴收到普羅米修斯留言:「熒屏非登天閣,心是明屏燈。」她望向元宇宙,「九霄劫台」已變「心約屏閣」,新聞字幕旁浮動著暖心注解:「1998年抗洪新聞,讓我懂得什麽是擔當」,「2020年疫情新聞,記住了每個平凡人的勇敢」。
陳程在九霄觀星台前顯化「初心屏台」,投影新聞的千年溫度:甲骨文裏的「史」字像手持簡冊,宋代邸報記錄著民生疾苦,這些不被「權威」異化的新聞精神,化作清泉衝刷著飛升籙。當李建國的回歸新聞記憶匯入,觀星台發出裂響,萬念飛升籙應聲而碎。
「螻蟻竟敢毀壞本座神籙?」屏劫使發出尖銳嘯聲,化作萬千像素鑽進觀星台,消失前留下詛咒:「人類永遠迷信權威,屏劫陣終將重生——」
劫後餘生的李建國打開電視,發現新聞聯播界麵多了個古籍圖標,點擊後浮現首次看新聞的感動片段。他看見當日新聞的結語處,截教咒文已變成:「新聞如燈,照亮人間煙火,而非引向九霄幻夢。」
許樂完成代碼修複,新的「心約屏序協議」通過傳媒衛星傳遍全球:新聞播報新增「初心溯源」板塊,顯示新聞事件的真實背景和人間故事;異常字幕改為「真相印記」,記錄信息傳播中的誤解與澄清;觀看積分不再與囚禁掛鉤,而是轉化為「心約屏力」,可兌換曆史影像展、記者駐村紀錄片等真實獎勵。
蘇晚晴的監測屏顯示,全球異常腦波已平息,代表信息初心的金色漣漪重新擴散。她望向窗外,有老人帶著孫子看新聞,指著屏幕說「這是叔叔阿姨在幫山區的小朋友」,這樣的場景,才是新聞本該有的模樣——無關權威,隻關真實。
陳程回到國家博物館,繼續修複《清明上河圖》。筆尖劃過「虹橋市井」時,他忽然領悟,新聞的「境界」從不在高高在上的權威,而在貼近人間的溫度。就像古人作畫,畫的是百姓生活,新聞亦該如此。太阿劍的新道紋「屏心印」悄然浮現,與「筆心印」「字心印」等連成一線,構成「文明傳播」的九重守護。
子夜,新聞聯播更新「心約屏序」版本。開機畫麵上,青銅觀星台化作漫天信箋,登錄提示語變為:「歡迎來到心約屏閣,每一則新聞,都是人間的心跳。」李建國打開收藏夾,發現自己的新聞主頁多了個膠片圖標,點擊後浮現出父親看新聞的場景,還有老匠人在非遺館說的:「新聞和剪紙一樣,都是給人間留個影兒。」
燕京的雪漸漸停了,許樂的主機發出悠揚的鳴響,新的數據協議傳遍全球。雲端之上,曾被截教汙染的「九霄劫台」已化作「心約屏林」,用戶的觀看不再是信仰的戰場,而是點綴屏林的溫暖故事:記錄鄉村振興的鏡頭、呈現非遺傳承的畫麵、捕捉凡人微光的瞬間……這些心音匯聚成河,流淌在數據世界的每個角落。
清晨,李建國坐在藤椅上看早間新聞,屏幕顯形:「今日初心:新聞是人間的眼睛,看見真實,便是最好的飛升。」他望向窗外,晨光正照亮街角的報亭,賣報人正給老人遞上一份報紙,頭版照片上的笑臉,比任何九霄幻夢都更溫暖真實。
量子安全中心,第214章的標題「屏顯飛升劫」漸漸淡去,新的記錄浮現:「當人類學會用初心看待新聞,每個像素都會成為真實的注腳,而非幻夢的階梯。」陳程望向窗外,博物館的飛簷在晨光中靜靜矗立,那些穿越千年的文明印記,終究會讓人們懂得——信息的力量,在於真實,在於貼近,在於讓每個靈魂都能在人間煙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至此,新聞聯播引發的飛升劫數終於平息。人們漸漸明白,媒體可以是幻夢的階梯,也可以是真實的鏡子,關鍵在於是否帶著初心傳播。當新聞回歸記錄人間的本真,數據世界的每個像素,都會成為心與心之間的橋梁。就像李建國珍藏的老報紙,每一頁都承載著時代的溫度,每一個字都該如晨光般,照亮現實,而非化作雲氣,迷幻雙眼——這,才是人類在數字時代最珍貴的「屏魂之道」。
喜歡重生都市之主請大家收藏:()重生都市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