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朝中暗流

字數:2110   加入書籤

A+A-


    林曉獲封“護國郡主”後,在朝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她時常被皇上召進宮商議國事,尤其是關於民生和醫藥方麵的政策。然而,她的風光無限卻引來了更多人的嫉妒和猜忌。
    一些守舊的大臣聯名上書,向皇上進諫,稱林曉雖有功勞,但畢竟是女子,參與過多朝政恐有不妥,擾亂朝綱。皇上看了奏折後,心中不悅,但並未立刻表態。
    林曉得知此事後,並未驚慌。她明白,這些大臣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害怕她的存在打破原有的權力平衡。林曉決定主動出擊,化解這場危機。
    她找到皇上,誠懇地說道:“皇上,民女深知自己身為女子,參與朝政多有不便。但民女一心隻為國家和百姓著想,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讓我朝更加繁榮昌盛。若因為民女的緣故,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擾亂了朝綱,民女願意辭去所有職務,從此隻專心行醫濟世。”
    皇上看著林曉,心中明白她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安慰林曉道:“郡主不必如此,朕相信你的能力和忠心。那些大臣的言論,朕自會處理。你隻需繼續為國家效力,不必在意這些閑言碎語。”
    然而,林曉知道,此事並未就此平息。那些大臣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場更大的風暴或許正在朝中悄然醞釀,而她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林曉獲封“護國郡主”之後,如同璀璨星辰在朝堂之上綻放光芒。她憑借著過人的智慧與在邊關之戰中展現出的非凡才能,深受皇上倚重。皇上時常將她召進宮闈,共商國事。尤其是在民生與醫藥政策方麵,林曉總能憑借自己豐富的見識與獨特的見解,為皇上提供諸多寶貴建議。
    隨著林曉在朝堂影響力日益劇增,她所到之處,大臣們紛紛笑臉相迎,言語間盡是恭維。但在這一張張笑臉背後,嫉妒與猜忌的陰影卻在悄然蔓延。那些守舊的大臣們,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既對林曉的成就感到眼紅,又擔心她的崛起會打破現有的權力格局,危及自身利益。
    終於,在幾位位高權重的老臣暗中謀劃下,他們聯名上書,言辭懇切地向皇上進諫。奏折中寫道,林曉雖在邊關戰事中立下赫赫戰功,但終究是女兒身。自古以來,女子便不應過多涉足朝政,否則恐有違祖製,擾亂朝綱,壞了朝堂的規矩與秩序。
    皇上坐在龍椅之上,手持這份奏折,眉頭漸漸緊鎖,心中湧起一股不悅之情。他深知林曉對國家的一片赤誠,也見識過她的能力,這些大臣的無端指責,實在讓他難以接受。然而,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皇上也不能貿然行事,因此並未立刻表態,隻是將奏折擱置一旁,陷入沉思。
    林曉在得知此事後,心中雖有些許憤慨,但更多的是冷靜與從容。她十分清楚,這些大臣不過是出於私心,企圖維護自己搖搖欲墜的權力地位,才對她發起這般攻擊。她明白,若不主動應對,這場危機隻會愈演愈烈,甚至可能危及自己今後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於是,林曉精心準備一番後,進宮麵聖。在禦書房中,她神色誠懇,盈盈下拜,對皇上說道:“皇上,民女蒙您厚愛,獲此殊榮,心中感激不盡。民女也深知,自己身為女子,參與朝政多有不合世俗常理之處。但民女自始至終,一心隻為國家昌盛、百姓安康著想。所做的每一個決策,提出的每一條建議,皆是希望能為我朝開辟更為繁榮的道路。如今,若因為民女的緣故,致使朝中大臣心生不滿,甚至擾亂朝綱,那便違背了民女的初衷。民女願意辭去所有因戰功而得的職務,從此退居幕後,專心行醫濟世,為百姓解除病痛。”
    皇上看著眼前這位聰慧且心懷大義的女子,心中滿是讚賞與憐惜。他早已洞察林曉的一片赤誠忠心,也深知她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皇上溫和地安慰道:“郡主不必如此自謙與憂慮,朕對你的能力與忠心深信不疑。那些大臣的言論,朕心中自有評判,定會妥善處理。郡主隻需一如既往地為國家效力,莫要將這些無端的閑言碎語放在心上。朕的朝堂,需要像你這樣有識之士。”
    盡管皇上這般安慰,但林曉心中明白,此事遠未就此平息。那些守舊大臣們既然已經邁出了這一步,必然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一場更為猛烈的風暴,或許正在朝堂的陰暗角落裏悄然醞釀,隨時可能爆發。而她,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充分準備,以堅韌不拔的姿態迎接這即將到來的新挑戰,守護自己心中那份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的信念。
    喜歡重生七零:帶著空間去打獵請大家收藏:()重生七零:帶著空間去打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