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貴族封地

字數:3531   加入書籤

A+A-


    眾人麵麵相覷,殿內一時寂靜無聲。這番話確實戳中了他們的心事。
    但是就連大夏王室在國內的封地也不過十萬畝,這其中還要包含王府本身的占地,以及未來諸位王子、公主的封邑。
    王室自身尚且如此節製,他們這些臣子又還有什麽可爭的?
    說實話,王室這是以身作則,起了表率。
    想那大明,隨便一個藩王就坐擁數百萬畝田地,相比之下,夏國王室這番自我約束,實在令人無從指摘。
    秦天雲見眾人並無異議,便繼續宣讀第二條政令“凡男爵以上爵位者,皆可在海外——或待大夏國界勘定之後,於邊疆地帶獲賜於封地”。
    “封地麵積原則上為國內封地的百倍以上,與此同時,大夏亦將在這些地域建立屬國,由大夏王子前往統治,世代承襲”。
    此言一出,滿座皆振奮起來,要知道,大夏一個男爵的國內封地標準為一百畝,百倍就是整整一萬畝,而且還是至少。
    這絕不是個小數目,許多人家裏不止一個兒子,除繼承爵位的長子外,其他子嗣的前途往往令人頭疼。
    如今有了海外封地,便可將餘子分派出去,無論如何,總是一份能傳代的基業。
    秦思源緩緩飲了一口茶,看著底下歡欣鼓舞的貴族,心裏覺得有些好笑。
    海外封地豈是那麽容易拿的?那是要真刀真槍、實實在在靠自己開拓出來的。
    這是一個陽謀,他從來沒有“寧與外敵,不與家奴”那種迂腐念頭,他想的是“肉要爛在鍋裏”。
    要由這些貴族帶頭向外開拓,大夏的國土便能持續擴張,而這些貴族封地,將自然成為大夏最外圍的防禦圈。
    以大夏百姓勤懇紮根的性格,隻要占下一塊地,就絕不會輕易放棄,這正是秦思源深思熟慮後所推出的大夏特色殖民之路。
    在他的藍圖裏,大夏貴族不該是坐享其成的蛀蟲,而應成為國之棟梁,率領那些有膽識、有野心的人去拚搏、去爭奪!
    大夏本土則會為他們武力後盾,擋住西方國家的幹擾,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地開荒拓土、建設經營。
    隻要這項國策延續下去,兩三百年後,整個世界必將遍布大夏的附屬之國,華夏民族想不崛起都難。
    當然,王室自身也會在全球範圍內取得直屬領地——秦思源並不打算與貴族爭大陸,他的目標是一些戰略島嶼。
    這些島嶼將來就是大夏王室的海外軍港,確保王家海軍能夠暢行世界,隨時將火力投送至全球任何一個角落。
    這時,一位官員起身一禮,開口問道“大王,若封地不在國內,而是在王子所治的屬國,那麽臣等是該效忠於陛下,還是效忠於當地的國王?”。
    秦思源微微點頭,此人問到了關鍵。“所有貴族的冊封之權,仍歸大夏皇帝所有,即便本王分封子弟海外建國,他們也無權自行冊封貴族”。
    “不過,你們在封地內須接受當地國王的管理,並向其納稅,而當地國王則須向大夏皇室朝貢”。
    “相應的,這些封國與貴族,皆受大夏皇室保護,禁衛軍與王家海軍正是為此而設”。
    眾人頓時明了——這是留了一手,以防封國尾大不掉。
    說實話,若要他們放棄大夏本土的爵位,轉去效忠某位王子,絕大多數人是不情願的。
    而這些封國國王也並非沒有實權,他們必然擁有自己的直領與百姓,畢竟貴族數量有限,一個屬國也不可能全是貴族封地,否則國王豈不成了空架子?
    此外,這樣的設計另有一個好處貴族與國王可互相製衡,避免這些海外封國脫離本土掌控。
    又一人此時起身“大王,不知我大夏何時能夠揚帆出海?”。
    秦思源明白他們的急切,笑答“尚未到時,最快也要十年之後,朕的兒子們尚且年幼,更何況大夏目前僅據有華夏南方。諸位——你我仍須努力啊!”。
    “臣等誓死追隨大王,必將早日平定中原,一統天下!”,全場肅然起立,聲震殿宇。
    有了海外封地這一盼頭,每個人心中都燃起了熊熊鬥誌,幹勁澎湃如潮。
    見會議室因“封地麵積”之事泛起波瀾,秦思源抬手虛壓了兩下。
    那動作看似隨意,卻帶著一股天生的王者威儀,原本躁動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百餘道目光齊刷刷匯聚到他身上。
    “說到封地,本王倒要給各位愛卿提個醒”,秦思源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字字清晰地砸在眾人耳中,“本王應下的封地,一分一毫都不會少,王室也會為你們擋住周邊敵國的覬覦,保你們封地外圍無虞”。
    “但有一點,諸位必須記牢——這些封地,可不是劃給你們就萬事大吉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帶著幾分意味深長“境內的荒林要清、流寇要剿、土著部落要安撫或規製,乃至土地開墾、賦稅收取、民生治理,這些都得靠你們自己去做”。
    “王室能做的,是幫你們壓製那些有能力覬覦你們的國家,不讓他們來犯,但封地內裏的‘髒活累活’,可沒人會替你們包辦”。
    說到此處,秦思源話鋒一轉,語氣添了幾分銳利“若是你們的子嗣不爭氣,是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廢物,將來去了封地,連幾個土著部落都鎮不住,丟了性命,那本王可管不著”。
    “若是開拓領地後,治下混亂、賦稅虧空,把好好的封地折騰得一塌糊塗,本王也絕不會出手相助”。
    “哈哈哈!”,秦思源話音剛落,殿內便響起一陣爽朗的笑聲。
    文官們撫須而笑,武將們更是直接拍著大腿開懷大笑,方才因“麵積不變”而起的緊繃感,瞬間消散了大半。
    他們倒不是真覺得秦思源的話刺耳,反而覺得這提醒實在又實在——在場之人,哪個不是從刀光劍影、朝堂博弈中拚殺出來的?
    對自己的子嗣,雖不至於苛責,卻也絕不會養出五穀不分的紈絝子弟。
    至於“土著之患”,在他們看來更是不值一提僅憑封地內配備的私兵,再加上大夏製式的武器,對付些零散的土著部落,簡直是手到擒來。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