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時局

字數:9818   加入書籤

A+A-


    “你確定?”
    “我確定!”
    麵對薛雲的追問,衛超毫不猶豫地點頭道。
    身為魏帝的近侍,又是禁軍神策軍名義上的統領。
    可想而知魏帝對鄭倫的信任程度。
    所以衛超怎麽可能會不了解對方的情況。
    雖說宦官的權力都源自於皇帝,但鄭倫能走到今天也能說明他是個有本事的人。
    隻是他的那一套本事在薛雲麵前派不上用場而已。
    而衛超卻非常清楚。
    鄭倫能一步步上位最重要的是他善於揣摩聖意溜須拍馬,同時又精通勾心鬥角排除異己。
    不客氣的說。
    如今朝堂上有不少官員都暗中依附於鄭倫聽命行事。
    但明眼人都清楚,這些官員表麵上是聽命於鄭倫,實際上卻是聽命於魏帝。
    說他是魏帝的白手套都不為過。
    哪怕鄭倫借此暗中大肆斂財,隻要別做得太過分,魏帝都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如今魏帝南下扶蘇郡,鄭倫看似成為了無根之萍。
    問題是這些年經營下來。
    他在宮裏以及朝廷上不可能沒有留下後手。
    如果現在把鄭倫放回去的話,衛超相信他一定有破局之法。
    “你知道我為什麽打算放你回去麽?”
    在得起衛超斬釘截鐵的回複後,薛雲的目光才緩緩落在緊張局促的鄭倫身上。
    “小的不知,還請薛將軍明示。”
    原本剛鬆口氣的鄭倫頓時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不管朝廷亂成了什麽樣,我都希望朝廷能盡全力抵抗南下中原的戎人大軍。
    第二,憑我現在的功績,我希望獲得朝廷的封賞,最好能全權執掌北境的軍政事務。
    第三,我希望朝中有人為我發聲,並具體了解京城各方麵的動向。”
    薛雲沒有廢話,直接朝對方伸出了一根根手指緩緩說明道。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隻要小的能順利回到京城,小的一定不負薛將軍所望。”
    鄭倫本來就不傻,無非是薛雲太過凶殘,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在聽完薛雲的述說後,他幾乎瞬間便明白了過來。
    不就是給人狗嗎?
    這方麵他可太有經驗了。
    再者。
    無論如何,隻要薛雲肯放自己回去,鄭倫什麽都會答應下來。
    “但是我信不過你。”
    孰料薛雲的下一句話便直接讓鄭倫如墜冰窟。
    “小的,小的……”
    當鄭倫無意中對上薛雲滿是深意冰冷的眼睛,說出口的話都卡在了喉嚨,怎麽都說不出來。
    顯然。
    對方似乎看穿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那便是回到京城徹底不認賬。
    畢竟薛雲可是嚴重傷害過鄭倫,以他睚眥必報的脾性如何會善罷甘休。
    偏偏對方早有所料,意思也不言而喻。
    想走?可以!
    前提是你必須讓我信得過你。
    “……薛將軍,小的在宮內站穩腳跟後曾秘密尋回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並從大哥家過繼了一個兒子,而小的願意將他們的下落告知薛將軍。”
    不僅是薛雲,連帶著衛超都目光緊緊盯視著鄭倫。
    無形中給與了他極大的壓力,渾身都止不住地泛出一層層細汗。
    良久,心理防線崩潰的他終於說出了自身隱藏多年不為人知的秘密。
    “父母家人?”
    薛雲若有所思地將視線轉移到了衛超身上。
    “回薛都尉,據我所知,我從未聽過鄭常侍的父母家人,大多都以為他是孤兒僥幸入的宮。”
    看懂薛雲眼神的衛超連忙回答。
    “說說吧,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薛雲微微頜首,重新將注意力放在了鄭倫身上。
    “是,小的這便如實告知……”
    鄭倫頓時麵容苦澀地開始一一道來。
    他出身於大魏西北地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除了他之外,他上麵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某年西北大旱,田地顆粒無收。
    為了活命,鄭倫父母不得不賣兒賣女。
    大哥二哥雖未正式成年,但已經是家裏重要的勞動力。
    結果年紀尚小的鄭倫和姐姐便讓父母賣了出去。
    他的運氣不知說好還是壞。
    買他的人是個人牙子,兜兜轉轉下把皮相姣好的他賣入宮裏當了太監。
    從此開始鄭倫的命運都開始轉動,一步步飛黃騰達。
    隨著掌握權利地位後,鄭倫都想起了遠在西北的家人。
    並且秘密派人前去尋找。
    好在他的父母家人尚在,隻是姐姐當年賣出去沒兩年便病故了。
    眾所周知。
    太監除了貪財外最希望能有自己的子嗣。
    當他與父母家人聯絡上好,自然是讓他們都過上了好日子,並且還從大哥那過繼了一個兒子。
    由於仇家太多的關係,為了避免讓仇家抓住自己的軟肋威脅。
    鄭倫都將家人全部都暗中送到了南方生活,這些年貪汙受賄的錢財相當一部分都隱蔽轉移給了他們。
    哪怕他未來出了什麽事,自己家人以及後代都能衣食無憂。
    如今為了能取信薛雲重獲自由。
    鄭倫都不得不暴露了自己身上最大的秘密。
    “他們在哪裏。”
    薛雲神色平靜地看著鄭倫。
    大魏南方麽?
    真是巧了。
    長明教的總壇便在南方。
    是真是假隻需要讓聶陵派人去查探一番便能知曉。
    “鬱江郡林銅縣,出於掩人耳目,如今他們都已經改為顧姓,到地方一問便知人在哪裏。”
    話都說到這個程度,鄭倫索性都有些自暴自棄了。
    “很好,等我的人求證回來,我便會放心回歸京城。”
    薛雲自然不可能聽信對方的一麵之詞,說什麽都要證實一番。
    “小的明白。”鄭倫苦笑道,“隻是小的鬥膽問一句大概要多久的時間?”
    “快的話半個月左右,慢的話便可能一兩個月了。”
    薛雲想了想給出了一個回答。
    他雖然不知道如何聯係上聶陵,但柳鶯鶯那邊想必有辦法聯係上。
    再者。
    按照彼此的約定。
    再過一個多月對方便要按照約定從南方運送貨物交到薛雲手裏。
    而聶陵很大可能便會在隊伍之中。
    “……”
    鄭倫聽後便不再吭聲。
    “你先下去吧,我和衛校尉還有話說。”
    薛雲見狀直接朝他揮了揮手。
    “是!”
    鄭倫聞言當即默默告退離開。
    “你覺得他的話可信幾成?”
    等到鄭倫走遠後,薛雲才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
    “我覺得有八成可信。”衛超回想了一下,“畢竟這種事情一查便知,他沒必要在這種問題上欺騙你,除非他活得不耐煩了,偏偏他又是個貪生怕死之徒。”
    “我的意思是,你覺得他的家人真是他的軟肋麽?”
    薛雲依舊保持著懷疑。
    “人生在世總要留點念想,以我對太監的了解,哪怕他們不重視自己的父母家人,但絕對不會不重視自己的子嗣。”
    出身將門世家的衛超可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可沒有他清楚太監的情況。
    他們心裏清楚,往往推到台麵上的太監都是皇帝拿來與官員們爭權奪利的家奴。
    所以不了解太監怎麽能行。
    “還記得周拔周校尉麽?”
    薛雲大致理解了他的意思,頓時話鋒一轉不再談及剛才的話題。
    “當然。”
    “這回前去營救餘貴他們,好巧不巧我又碰到了他……”
    薛雲緩緩將期間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衛超。
    “周拔校尉肯回去招兵買馬抵抗戎人,這對於我們而言無疑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衛超聞言頓感驚喜。
    沒想到薛雲出去一趟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
    “衛校尉,希望到時候你能盡量發動自己的人脈關係協助周拔校尉。”
    薛雲神情鄭重說道。
    “薛都尉大可放心,我是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衛超立刻嚴肅表示,哪怕薛雲不說,他也會發揮十二分的氣力去完成這件事情。
    因為周拔他們一旦能遏製住前線的戎人大軍,那麽都能大大緩解他們承受的壓力。
    “關於呂長史和長明教那邊我都會知會一聲,相信隻要能團結到一切能團結的力量,擊敗戎人收複北境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薛雲的一番話下來,說得衛超心裏都泛起了少許激動。
    仔細想想。
    代表地方豪強的周拔,將門世家的自己,文官集團的呂望乃至民間擁有廣泛影響力的長明教。
    倘若再算上手握重兵獨立之外的薛雲。
    這五股力量聯合起來,確實能讓人看到擊敗戎人的希望,而且可能性還非常大。
    “明後兩天找到時間派人將興平公主她們送去東山府吧。”
    說到最後,薛雲才想起了一些細枝末節。
    “好,這件事情便交給我來處理吧。”
    衛超一臉認真,不管怎麽說,李嫣然都是大魏的公主。
    該給的尊重還是要給的。
    “就這樣吧,我先去看看餘貴他們。”
    薛雲起身也準備離開。
    隨著斥候大隊遭受重創,他又不得不抽調兵馬進行補充。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經過這次教訓,想必餘貴未來偵查的時候都會更加謹慎。
    雖然這也怪不得他。
    誰讓戎人方麵竟然有專門的獵鷹偵查。
    兩者能偵查到的範圍根本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而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薛雲都留在三河縣再也沒有出動出擊過。
    根據呂望那邊最新發來的情報。
    戎人已經集合完大軍踏上了南下中原的征途。
    負責鎮守幽都府的是以草原十三大部族裏的郭爾克部為首,實力完全不可小覷。
    同時為了防備薛雲。
    郭爾克部在東山郡通往幽都府的沿途上派出了大量負責偵查的戎人遊騎。
    這意味著他們很難瞞過對方潛入到幽都府周邊。
    至於薛雲請求他發動中原方麵的人脈關係協助周拔抵抗戎人。
    呂望倒是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與此同時。
    長明教聶陵也有了消息。
    護送興平公主前往東山府的時候,薛雲同樣派出了自己的人手。
    主要目的是通過柳鶯鶯聯係上聶陵,並且告知自己的目的。
    而柳鶯鶯那邊表示聶陵確實給她留下了聯係自己的方式。
    一有消息她便會派人前來通知薛雲。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三河縣受到閆濤四處拉攏來的百姓也愈來愈多。
    從最早的數百人都已經漲到了一千兩百餘。
    反正一聽說三河縣這邊有吃的,當地駐軍的還是接連擊敗戎人的薛雲後。
    這些百姓都不顧一切地趕了過來。
    一方麵是為了吃的,另一方麵便是因為薛雲的名氣。
    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清楚,而東山郡的百姓是真的親眼目睹過薛雲是如何擊敗戎人的。
    以至於現在偌大的東山郡基本沒有百姓不知道薛雲的大名。
    但百姓們的不斷增多意味著消耗的糧食都在加劇。
    原本運送來的糧食足以讓他們吃到秋收,現在的話能堅持三個月就不錯了。
    就在薛雲考慮著是否要從東山府調集糧食過來的時候。
    柳鶯鶯那邊突然帶來了一個消息。
    壞消息是她沒有聯係上聶陵本人。
    好消息是據那邊的說法,聶陵乘坐運輸貨物的船隻即將抵達鹿津,很快便能親自來到三河縣與薛雲相見。
    不得不說。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聶陵比原定說好的時間要早來了大半個月。
    一來他不必從東山府調集糧食,光是對方送來的貨物便能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二來自然是能親自見麵商談一番。
    “大人,城外來個自稱是聶陵的人想要見你。”
    孰料就在他左等右等的時候,聶陵已經先一步來到了三河縣。
    “快去請來!不,還是我親自走一趟吧。”
    薛雲聞言一怔,剛想要讓崔建德把人帶來。
    可想想還是主動出門迎接以示尊重。
    畢竟對方可是帶來了自己想要的大量物資,何況他還有事情需要請求對方的幫助。
    片刻。
    他便騎上馬朝著城外疾馳而去,同時遠遠都能看到已經修築到兩丈有餘,約莫七八米高的城牆。
    自從外來的百姓們愈來愈多,薛雲自然沒有讓他們閑著,而是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他們幫忙修築城牆。
    結果城牆修築得愈來愈快,再過一些日子便能徹底竣工了。
    “聶祭酒,真是好久不見了。”
    由於提前得到了通知,薛雲他們趕到城下的時候。
    城門都已經完全敞開。
    剛一出城門,遠處的橋頭薛雲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聶陵。
    而且這回依然隻有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