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馬家探問

字數:4029   加入書籤

A+A-


    自升任總旗後,林長寧的授田便多了十畝,家中隻餘她和十郎,十郎是個郎中,農活自是做的,但是授田一多,家中隻二人在,免不了農忙時節勞累的很。
    這也就是林長寧升了個小官,弄了個總旗當了當,一個月還有兩石米糧的俸祿,左右二人也吃不完,偶爾林長寧還能帶回一些野物皮貨之類換取銀錢,家中過的還算寬裕。
    至於省下來的錢,這兩個月林長寧已經拖了鏢局和商隊給家中母親和寡嫂帶了回去。
    十郎替人看診收的診金也一同寄了回去,日子過得倒也不錯。
    眼見著不到三月,吃的好了,穿的暖了,還有剩餘的錢,兩個人的個頭都竄了一大截兒。
    近日大操過後,林長寧也得了閑,便預備著帶著底下的大頭兵將農活幹一幹,當然也不是白幹的。
    每次這些人來幫一幫他們兩人,不僅管飯管飽,還總是給他們帶上一些自家換來的醃製的雞蛋肉菜之類的,另外還給結銀錢。
    隻是這群人跟在林長寧的手底下日子過得本就比其他墩台的大頭兵好上不少,每次忙了過後,隻肯收一些雞蛋,肉菜,銀錢卻是分文不取。
    他們這些人跟在老大的手底下,吃的好了,穿的暖了,就連駐守的墩台也比其他地方安全許多。
    隻是農忙時間來幫上司幹兩天農活,若再收銀錢,便是他們這些人不知好歹了。
    不說其他漢子們背後要將人的脊梁骨戳斷,回去家裏的婆娘也斷斷饒不了他們。
    邊疆的漢子們沒有什麽心眼子,性格也大多忠厚魯直,雖是有什麽說什麽的莽漢。
    但是也是曉得誰是為他們好的,嘴上說不出什麽漂亮話,手底下幹的活卻一點都不少。
    除去農忙的時節,這些大頭兵但凡是妻子兒女在身邊的,總是撿著空閑來林長寧家幫忙,做一些平日灑掃打水的一些小活計。
    林長寧這人也沒什麽架子,見的人一口一個嫂子,嬸嬸,頗得邊關這群婦人們的喜愛。
    來這裏不過三四個月,便有不少人尋上門兒欲給他們二人說親,但林長寧都已家中母親已定下婚約而拒絕。
    天氣漸熱,也沒什麽娛樂方式,晚間的屋中熱的人心口發悶,林長寧和十郎吃過了晚飯便坐在院子中乘涼。
    天一熱,韃子便不常來了,雖說還是三五天一操練,但明顯比著開春的時候悠閑多了,近日也沒有什麽農活兒,林長寧得了空便帶著鄰裏的幾個孩子認字。
    她這人嘴巴甜,又會來事兒,家中十郎在鄰裏碰上個頭疼腦熱的,又時常給開服藥,把個脈,診金自是不怎麽收的,二人便得了不少的好人緣。
    “長平啊?在家麽?嬸子新種的甜瓜給你送了點。”
    十郎聽到劉氏的喊聲眉毛一挑看向林長寧
    “這就來了劉嬸子。”
    送瓜的正是那日落水姑娘的母親,馬劉氏,自從那日馬家大郎來過後,隔三差五的他們家人總是送一些東西來。
    農忙時節兩個郎君也時常來幫忙,幫了忙收了東西,便又會回過來點兒什麽,一來二去的兩家便相熟了。
    剛開始話裏話外都打聽著她的親事,琢磨出馬家人什麽意思的林長寧便告知家中母親已給她定了親,尋思著斷了馬家的念頭。
    馬家倒也沒說什麽,兩家依舊是往來的,想來呢應當是也絕了心思。
    十郎推開門將人迎了進來,正是馬氏和馬家三娘,較前幾個月相比,馬家三娘眉宇之間的鬱結之氣倒是散了不少,不過臉上還是有著一些淡淡的愁緒。
    “劉嬸,三娘,井中鎮了酸梅湯,最是生津解渴,快嚐嚐。”
    說著,林長寧便拿出兩個粗瓷碗給二人倒上了十郎煮的生津酸梅湯。
    劉嬸子帶著女兒一起坐下,放下瓜果後,笑眯眯的叢林長寧手中接過碗,遞給女兒一碗後,自己也嚐了兩口,這才放下碗。
    “哎呦,酸甜的嘞,加了不少飴糖吧。”
    林長寧坐在石凳子上,身姿挺拔,眉眼溫潤,雖然還帶著幾分稚氣,但出眾的樣貌已經初初有了端倪。
    “正是,十郎不喜酸澀,便加了半袋飴糖,喝著適口的很。”
    十郎翻了個白眼“分明是六哥不太喜歡甘草味兒,這才讓我去了甘草加成了飴糖……”
    林長寧略微尷尬的橫了十郎一眼。
    劉氏笑罵“你這孩子。”
    馬燕燕也捂著嘴巴偷摸瞧著林長寧笑。
    劉氏看著氛圍逐漸活絡這才打開話頭“是這樣的長平,二郎呢喜愛兵書,他頂頭上司最近給他出了一題,我與他爹還有他大哥俱是不通文墨,
    這孩子新得了書,其中幾句不通曉其意,所以,便央我尋人幫他解一解,
    我這不是想著嗎,你之前是讀書人,與其去找那吊書袋子的先生,不如我帶著燕燕來問問你,
    我是個沒記性的,但是燕燕記性好,想來你說的他也能記得住,便貿然上門來了,長平莫怪嬸子啊。”
    林長寧點點頭“自然不會,隻是我學業也不太精,要不然也不會從了軍,承蒙嬸子抬舉,若通曉其意定知無不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燕燕垂著頭頗有眼色的上前遞過來一張紙,略帶粗糙的紙張上,娟秀的字體躍然而上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林長寧掃了一眼,思索一番後徐徐道來
    “這句話的表麵意思是,凡是先到達戰場並等待敵人的一方就從容、安逸。
    後到達戰場匆忙投入戰鬥的一方就疲憊、勞頓。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能夠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
    深層來講,戰爭中的主動權歸屬
    需先占據有利地形,意味著可以提前勘察、布置,以逸待勞,敵人長途跋涉而來,我方就能輕鬆應對。
    “致人而不致於人”則是強調掌握戰爭的主導權,不被敵人的行動牽著走,而是通過謀略和布局,讓敵人按照我方的預期行動。
    我講一個例子,比如,戰國時期孫臏的“減灶誘敵”,龐涓看到齊軍灶數減少,以為齊軍大量逃亡,便貿然追擊。
    結果中了孫臏的埋伏,就是孫臏調動龐涓、掌握主動權的經典案例,大致就是這般,可記住了?”
    少女低垂著頭,頭發被微風吹的騷弄著臉頰,略微思索後挽住垂落的發絲點點頭“謝過林家兄長,已經記住了,回去會如實告知二兄的。”
    林長寧點頭,順手拿過一串葡萄遞給馬燕燕“近日在胡商那換的葡萄,嚐嚐。”
    說著便將桌上的半盤葡萄推給劉氏“嬸子也嚐嚐,還算爽口。”
    喜歡替弟從軍後我嘎嘎亂殺請大家收藏:()替弟從軍後我嘎嘎亂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