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鄉紳到訪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第三,動員所有能動員的力量,加固瓊山縣城防,修繕城牆,挖掘壕溝,設置障礙!務必在最短時間內,使瓊山成為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
    他的目光轉向陳仲達,語氣稍緩,但依然堅定,“陳大人,稍後陸丞相可能專門會找您談這事,還請協助我們動員本地百姓與工匠,共築防線。”
    陳仲達拱手深深一揖:“這是守土之責,在下定當竭盡全力!本地工匠不少,尤其是木匠和石匠,必能助一臂之力!”
    “同時,要盡快將新補充的兵員和本地招募的鄉勇編入隊伍,加緊訓練,提升戰力!”嶽海峰繼續下令,聲音愈發鏗鏘,“我要在最短時間內,看到一支紀律嚴明、戰力強悍的新軍!”
    “第四,...”
    等他講完,語調略微放緩,臉上的嚴肅稍稍緩和:“今天這個會隻是臨時會議,讓大家心裏有數,知道後麵該準備怎麽做。”
    然後他稍微停頓一下,“由於昨天激戰太甚,我軍元氣大傷,需要好好整軍休息,讓傷兵養傷、健兵恢複體力。這次臨時會議就先到這裏為止!具體事務等太傅養好精神,再召開正式會議。現在就是大家下去整頓軍隊,好好休息,保持警惕。!”
    眾將領起身肅立,齊聲應道:“遵命!”
    開完會,嶽海峰也扛不住了。
    嶽海峰扶著門框,緩緩走出廳堂,腳步虛浮得像是踩在棉花上。
    連日來的奔波讓這位年輕人已經到了極限,他的眼睛布滿血絲,眼皮像是灌了鉛一般沉重。
    一旁的親兵趕緊上前攙扶,嶽海峰擺了擺手,苦笑道:“我還走得動,你們也早點休息吧。”
    與此同時,在瓊山縣府治的另一側,燈火通明的大堂內傳來陣陣忙碌的聲響。
    陸秀夫正帶著一眾文臣在處理堆積如山的政務,案頭的奏折和文書堆得幾乎要碰到屋頂。
    “這批糧食要優先調配給跟隨朝廷南遷的軍民,”陸秀夫揉了揉發澀的雙眼,對身邊的官員說道,“特別是那些失去家人的老弱,更要多加照顧。”
    一位年輕官員匆匆走進來,手裏捧著一疊新的戶籍冊子:“丞相,又清點出三百餘戶隨遷百姓,他們暫時安置在城南的空地裏。”
    陸秀夫點點頭:“先安頓下來再說,讓他們也登記造冊,按人頭發放口糧。”
    堂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起初隻是幾聲模糊的招呼聲,隨後便是幾個吆喝聲此起彼伏。
    “是誰在外頭嚷嚷?”一名年長的官員皺著眉頭問道,順手抓起一卷文書扇著汗。
    門口的侍衛探頭進來:“回大人,是鹿園楊家和洪塘林家的人,說是前來獻禮。” 陸秀夫聞言一愣,放下手中的朱筆,揉了揉酸脹的肩膀。 “這倒是稀奇事。”他低聲嘀咕了一句,對著身邊的文書官招了招手,“走,出去看看。” 剛踏出大堂,一股熱浪就迎麵撲來。
    雖然才二月,天氣卻悶熱非常。
    院子裏早已被人群塞得水泄不通,幾十輛牛車、馬車排成 一條長龍,從府衙門口一直延伸到大街上。
    每輛車上都堆滿了麻袋,有的裝著穀物,有的裝著蔬果,還有幾車上是成捆的布匹和衣物。
    車旁站著幾位衣著講究的男子,為首的是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腰板卻挺得筆直,精神頭十足。
    “我當是哪位貴客,原來是楊老先生。”陸秀夫麵露喜色,快步走上前去,拱手相迎。
    楊老爺子是本地望族,曾也參加過科舉,退休後回鄉頤養天年,在當地頗有威望。
    宋軍登陸時楊老爺子叫族人忙前忙後幫著宋軍,因此陸秀夫對他印象很好。
    “丞相大人忙得腳不沾地,老朽卻隻能獻些薄禮,實在慚愧。”老者抹了抹額頭的汗珠,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
    他身後,一個三十出頭的書生模樣的男子補充道:“家父說北麵來了不少大宋子民,便召集了幾家鄉紳,湊了這點東西,聊表我等瓊州百姓的心意。”
    陸秀夫定睛一看,原來是楊老的次子楊濤,當年也是科舉出身,隻是沒能走仕途,回鄉管理家業去了。
    “好啊,好啊!”陸秀夫連連點頭,深深鞠了一躬,“有勞諸位鄉紳了,此番情義,朝廷必當銘記。”
    楊老和眾位鄉紳急忙回禮,指著車隊說:“都是些粗糧和日常用品,不成敬意。這二十幾車是稻米,五車是雜糧,那邊三車是些青菜瓜果,還有幾車是衣物和日用品。”
    一旁的林姓紳士接過話來:“聽說有不少婦孺,我家婆娘特意準備了些女人用的物件,都在最後五輛車上,還請丞相交給管事的女眷分發。”
    陸秀夫連忙命人記錄在冊,又招來管庫房的官員:“速速安排人手搬運,小心輕放,不可糟蹋了鄉紳們的好意。”
    隨著丞相一聲令下,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士兵們魚貫而入,麻利地開始卸貨搬運。
    楊濤從懷裏掏出一卷紙箋:“這是各家捐獻的詳細清單,今天隻是第一批,請丞相過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秀夫接過來粗略一看,不由得一驚。
    這哪是什麽“薄禮”,光是糧食就有幾十萬斤,足夠一萬大軍吃一個月。
    更令他意外的是,除了幾個大族之外,名單上還有不少小戶人家甚至是普通農戶的名字,捐的雖然不多,卻也是真心實意。
    他的眼眶一下子濕潤了。
    “民心可用,真是民心可用啊!”陸秀夫聲音有些哽咽,“諸位如此熱心,又怎好推辭?老夫代表朝廷,向諸位表示謝意!”
    楊老爺子嗬嗬一笑,高聲聲音道:“丞相大人客氣了。我等雖是遠在海角,卻也不能坐視朝廷困頓。這瓊州雖小,卻也是大宋的土地,如今天下大亂,唯有朝廷才是我等的依靠啊!”
    陸秀夫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老人,看到他眼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不由得心生敬意。
    “老先生高義,陸某感激不盡。”
    楊老拱手道:“大人不必多禮。區區糧草,怎麽比得上丞相大人為了我大宋朝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陸秀夫擺擺手:“楊老言重了。救濟百姓乃是善舉,朝廷自當記下這份情。”
    有了這一茬,現場氣氛更加融洽。
    幾位鄉紳輪番上前,講述著自己籌備物資的過程。
    有的是召集親朋好友一起捐獻,有的是從自家糧倉緊急調撥,還有的甚至變賣了家中珍藏的古董,換成銀兩購置物資。
    與此同時,庫房那邊的搬運工作依然在緊張進行。
    “這邊的米袋往這兒放!”
    “小心點,別把瓜果摔壞了!”
    “布匹要單獨存放,不能與糧食混在一起!” 官員們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濕透了衣衫,卻沒人喊苦喊累。
    送走了鄉紳們,陸秀夫又回到大堂繼續處理政務。
    隻不過這一次,他的心情輕鬆了許多。
    望著堆積如山的奏折,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剛才那群熱心的瓊州百姓。
    在這個國家最危難的時刻,還有這樣一群人願意挺身而出,伸出援手。 或許,大宋的希望就在於此吧?
    喜歡陸丞相等等我!開局血洗張弘範請大家收藏:()陸丞相等等我!開局血洗張弘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