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很霸氣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楊震整理了一下思路,“上策,讓皇上頒發一道聖旨,讓地方官員重新統計良田,但凡多開坑出來的良田,論功行賞,而且免稅五年,要是敢虛報,事後查出有隱藏不報的良田,罪加一等,這樣的話,地方官員就掂量掂量虛報的代價了,肯定不敢有所隱瞞,那麽,有多少隱田不是一清二楚了,比起王爺讓狼衛去調查不是輕鬆多了?而且更精準。”
聞言,秦毅感覺撥開雲霧見青天,地方官員瞞報隱田,無非是想偷點稅,同時也怕上報真實良田數目之後,怕瞞報的事情暴露,被降罪。
所以不得不隱瞞,膽子也越來越大。
如今全部算成新開墾的良田,不僅有功,還能把賬給平了,懸在頭上的刀就沒有了,這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啊!
所以地方官員肯定會借這個機會洗白,肯定不敢再瞞報,因為得不償失。
秦毅想了想,“可是皇上下發這樣的政令,朝廷不僅沒得到什麽好處,還要論功行賞,這不是虧大了嗎?”
楊震笑道:“知道了真實良田數量,想要讓私占隱田的人把這些年吃進嘴裏的吐出來,辦法多得很,也就是一道政令的事。”
秦毅目光一亮,迫不及待的追問,“有什麽好辦法說來聽聽。”
“這事不急,等查出到底有多少隱田,了解具體情況才能對症下藥,總之辦法有的是。”
楊震自然不會現在就把辦法說出來,說了價值就變小了。
而且下達聖旨查隱田的事,沒有半年時間可查不清楚,半年之後都可以入朝為官了,到時候就不和梁王說這些,和皇帝說豈不更好。
秦毅想了想,覺得也是,需要了解具體情況之後,才能做出決策,如同行軍打仗一樣,需要因地製宜,現在製定的策略到時候不一定用得上。
想了想,又問道:“剛才你說上策,那下策呢?”
楊震道:“下策太過歹毒,還是算了。”
秦毅目光一冷,“又不一定會實施,但說無妨。”
楊震苦惱剛才為什麽口誤,說出上策來,如果現在不說,給人一種不老實的感覺,隻好道:“也是讓皇上下一道聖旨,讓地方官員互相舉報,但凡舉報有功者,可得到被舉報人的良田的一半作為獎賞,不過這樣做會造成人心惶惶。”
秦毅仔細一想,這個計策確實有點歹毒,,一旦有一個人被舉報,他肯定也會把別人拖下水,這樣一個拖一個,互相舉報,確實容易造成混亂。
好處是不用付出什麽,還能充盈國庫,壞處會把天下搞的風聲鶴唳的,人人自危。
秦毅喝口茶,“行了,你可以回去了,你的事情改天本王去和太後說一聲。”
楊震覺得秦毅把這事看得太簡單,因為這事還有皇上的影子,不是梁王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可是這樣的猜測不好對秦毅透露,所以也隻好等結果了。
此外,談到現在也沒試探出秦毅把自己擺在什麽位置上,他深知在沒遇到大事考驗,所有的試探肯定不準。
仔細深思了一下,覺得可以利用安陽大長公主的事試探一下,於是道:“王爺,安陽大長公主知道我是醉仙樓少主,這事很蹊蹺啊!”
秦毅微微一愣,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知道就知道唄,反正遲早有一天會知道,難道你不想當這個少主?”
楊震麻了,發覺有點不了解秦毅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難道皇上知道也沒關係?”
秦毅突然冷冷的道:“本王認命個少主,有意見又能怎麽樣?”
很好,很霸氣啊!醉仙樓少主這個身份是可以隨便公開的嗎?
此外,從這話語中不難聽出,秦毅對安陽大長公主非常信任,對她完全不起疑心,也從來沒懷疑過她的野心。
楊震腦子有點轉不過彎來了,呆愣好幾秒,“王爺,這會影響我以後入朝為官嗎?”
“放心,這事雖然不是什麽秘密,但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知道的,除非你自己到處亂說。”秦毅道。
這話聽著有點像在開玩笑,突然覺得朝堂在秦毅眼裏仿佛是家事,隻要皇上高興,其他都是無關痛癢的小事,所以朝廷就是一個草台班子,一點都不專業。
不過從他的這番話,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秦毅雖然霸氣,權力也大,但是一點野心都沒有,對皇上也很忠心,和皇上發生點摩擦,也就不想失去手中的權力而已。
他的想法可能簡單得令人發紫,覺得羽林衛在他手裏是最好的,讓其他人掌管他不放心。
這倒是一件好事,隻要梁王這根定海神針不亂來,大覺王朝在這一代至少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然,要是他的權力被擼掉,就不好說了。
楊震回到自己的住處,屁股還沒坐熱,秦默急匆匆的找了過來,“跑哪裏去了?怎麽整個下午都沒見到人?”
“哦!隨便逛逛!”楊震知道他為什麽事情而著急,也懶得問,轉而道:“王爺,這是如意郡主送來的如意糕,王府可沒這種美食,要不要嚐嚐!”
秦默發覺自己著相,搞得跟通訊兵似的,楊震更像處事不驚的王爺,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坐在另一邊,緩緩的道:“剛得到最新消息,戶部和禮部也站出來支持謝開明了,這局勢對我們很不利啊!”
楊震微微思索了一下,“放心吧!人多不一定就贏,反而會誤事,王爺沒發覺這事很古怪嗎?”
秦默疑惑,“古怪?哪裏古怪了?”
楊震道:“朝堂上,先是有人提議周大學士當內閣首輔,然後朝廷靜默了好幾天,而後第一個出來支持謝大人的卻是司馬晏,難道王爺不知道司馬晏是皇上的心腹,沒有皇上的默許他敢站出來支持謝大人嗎?”
聞言,秦默更疑惑了。
楊震繼續道:“自從鹽鐵貪汙案爆發,文官集團突然對東北牧場發難,然後文武官員和解了,對東北牧場的事隻字不提,後麵又鬧出削藩,如果王爺是皇上會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