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孫策周瑜平定山越

字數:6894   加入書籤

A+A-


    劉備奪取荊州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地傳遍了大江南北,很快就傳到了孫策和曹操的耳朵裏。
    “這個大耳賊,真是陰險狡詐啊!”
    孫策看完手中的信件,氣得臉色鐵青,他猛地將信件拍在桌案上,仿佛這樣就能發泄出心中的不滿和憤恨。
    一旁的周瑜見狀,連忙安慰道。
    “伯符,先別生氣,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
    他頓了頓,接著分析道。
    “劉備剛剛得到荊州,肯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安撫當地的士族,短時間內應該無暇顧及其他事情。而曹操此時回到許昌,想必是有大動作要做,朝廷內部恐怕會有新的動蕩。如此一來,我們正好可以趁此機會,一舉平定山越之亂。”
    周瑜的一番話,讓孫策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他沉思片刻,覺得周瑜說得不無道理,於是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正如周瑜所料,曹操在拿到夏侯辰帶回來的退位詔書後,心中的野心愈發膨脹。
    他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登基事宜,自然無暇顧及南方的戰事。
    不僅如此,就連原本正在征伐益州的夏侯淵和戲誌才,也因為曹操的命令而停下了進攻的步伐。
    長江南岸的丹陽郡,宛如被一層濕漉漉的輕紗所籠罩,霧氣彌漫,使得整個地區都顯得朦朧而神秘。
    孫策駐馬於山頭,極目遠眺,腳下的丘陵連綿起伏,仿佛是大地的脊梁,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天際。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斥候風馳電掣般地奔上山頭,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向孫策稟報。
    “主公,祖郎聯合費棧、嚴白虎餘部,已經聚眾兩萬餘人,正在涇縣修築工事。”
    孫策濃眉緊蹙,他的目光如鷹隼一般銳利,緊緊盯著斥候,似乎要從他的臉上看出更多的情報。
    片刻之後,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徐盛,這位年輕的討逆將軍正緊握著腰間古錠刀的刀柄,鎧甲上的銅片在晨光的映照下,泛起一道道冷冽的光芒。
    ps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
    徐盛初從孫權,為別部司馬。曾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黃祖之子黃射所率數千人,大破之。任校尉、蕪湖令,遷中郎將,督校兵。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進軍濡須口,徐盛從權禦之。
    徐盛乘蒙衝(戰船),遇暴風,船落敵岸邊,諸將恐懼,未有出者,獨盛將兵與敵頑抗,風止乃還。後遷建武將軍,封都亭侯,領廬江太守。徐盛在與曹休的激戰中,遭大風,船人多喪,盛收餘兵,以少禦多,敵不能克,各引軍退。遷安東將軍,封蕪湖侯。
    吳黃武三年(224年),魏文帝率大軍攻吳,意在渡江。徐盛建議沿江築圍,圍上設假樓,江中浮船。諸將以為無益,徐盛不聽,依計行事。魏文帝到廣陵,看見連綿數百裏的假圍,驚訝不已,誤以為吳軍皆拒守江邊。當時又值江水猛漲,便下令退兵。
    徐盛感受到了孫策的注視,他挺直了身軀,向孫策抱拳施禮,沉聲道。
    “主公,末將願率本部人馬,前往涇縣破敵。”
    孫策微微頷首,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好,文向,此次出征,務必小心謹慎。祖郎此人詭計多端,不可輕敵。”
    徐盛領命而去,他的身影在晨霧中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的盡頭。
    與此同時,在深山中,山越人的鼓聲如雷鳴般回蕩。
    祖郎站在一座高台上,他的身旁站著三十六個部落的酋長。祖郎將一個青銅麵具扣在臉上,麵具上的紋路猙獰而神秘,仿佛是一頭凶猛的野獸。
    ps祖郎,東漢末年活躍於揚州丹陽郡涇縣一帶的山越勢力頭領,被稱為“涇縣大帥”、“丹陽宗帥”。
    在孫策下江東期間,多次率軍與孫策交鋒,互有勝敗。曾兩次擊敗孫策先是逼得孫策“幾至危殆”;後來,又在防禦戰中擊潰孫策。最後,孫策糾合大軍與之交戰,大破之,祖郎遂投降孫策。
    在祖郎的示意下,三十六個酋長紛紛割破手指,將鮮血滴入一個巨大的陶碗中。他們的鮮血在陶碗中交融,象征著他們的聯盟已經正式成立。
    祖郎看著陶碗中的鮮血,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他選擇涇縣作為據點,不僅是因為此處扼守著丹陽郡的要道,更因為四周的山嶺交錯如犬牙,密林間暗藏著無數天然溶洞,這些都是絕佳的藏身之地。
    山民們用竹篾編織成的藤甲,經過桐油的浸泡後,變得堅硬而光滑。在火把的照耀下,這些藤甲泛著詭異的青光,仿佛是來自地獄的惡鬼。
    “孫策小兒當年不過借我三千部曲,如今竟要我們俯首稱臣?”
    祖郎滿臉怒容,將手中的牛角杯狠狠地摔在石案上,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那牛角杯瞬間四分五裂,碎片四濺。
    洞頂滲下的水珠沿著鍾乳石滴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青銅兵器堆中,發出清脆的回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洞穴的另一邊,嚴白虎的舊部們正在忙碌地組裝著攻城器械,這些器械都是他們精心打造的,每一個部件都經過了反複的調試,以確保在攻城時能夠發揮最大的威力。
    ps嚴白虎,吳郡烏程縣人,東漢末年盤踞吳郡一帶的地方豪帥,山賊出身。嚴輿之兄。擁兵萬餘人自固。孫策受袁術派遣渡江,攻破白虎等。白虎奔餘杭,投靠許昭。
    建安二年(197年),複為孫策所破。後投降孫策,被孫策所殺。
    通俗小說《三國演義》中,嚴白虎有著“東吳德王”的稱號。
    而費棧麾下的獵戶們則在調試著塗有毒液的弩箭,這些弩箭的箭頭都被塗上了一層致命的毒液,一旦射中敵人,就會讓對方在短時間內失去戰鬥力。整個洞穴中彌漫著鬆脂與鐵鏽混合的氣息。
    ps費棧,初為丹楊山越賊帥。受曹操印綬為蘄春太守,煽動山越,為作內應,對抗孫吳。後被陸遜討平。
    與此同時,在秣陵城中,周瑜正站在輿圖前,他的指尖輕輕劃過輿圖上山勢的褶皺,仿佛在觸摸著這片土地的脈絡。
    忽然,他的手指停在了某處,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伯符可記得四年前的石門之戰?”
    周瑜轉頭看向孫策,眼中閃過一絲回憶的光芒。
    孫策猛然抬頭,他當然記得那場戰鬥,當年他們正是在那片形似門戶的山穀設伏,大破劉繇部將張英。
    “怎麽,公瑾有何想法?”
    孫策問道。
    周瑜指著輿圖上標注的涇縣地形,沉聲道。
    “你看,這涇縣的地形與石門何其相似!”
    孫策定睛一看,不禁心中一震,這涇縣的地形果然與石門如出一轍,都是兩山夾一穀,中間一條小道蜿蜒而過。
    “公瑾的意思是……”
    孫策若有所思地說道。
    “沒錯,我欲在此設伏,重演石門之戰!”
    周瑜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自信。
    五月,正值梅雨季節,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道路泥濘難行。
    但周瑜卻親率八百輕騎,沿著青弋江急速前進。這些來自淮泗的精銳士兵們,個個身經百戰,他們褪去了沉重的鎧甲,隻穿著輕便的戰袍,每人背負著兩袋浸過魚油的枯葦,戰馬蹄裹麻布,以減少行進時的聲響。
    當他們在黎明前抵達預定山穀時,晨霧彌漫,視線模糊,但隱約可以看到山越人的了望塔矗立在山巔。
    徐盛壓低聲音,向孫策稟報。
    “上遊三十裏處已按照計劃築起土壩,隻等中軍下達進攻的號令。”
    此時,孫策的主力部隊正在正麵佯攻,數千麵旌旗在雨中獵獵飄揚,牛皮戰鼓震耳欲聾,連樹葉都被震得簌簌掉落。
    祖郎站在木製城寨上,望著山下如蟻群般密密麻麻的吳軍,不禁放聲大笑。
    “就讓這些旱鴨子嚐嚐我們山越人滾木礌石的厲害吧!”
    然而,他並不知道,就在他的身後,有三百名山越獵戶出身的吳軍銳士,正沿著他們兒時采藥時走過的險徑,艱難地攀援著絕壁。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到了子夜時分,暴雨如注,傾盆而下。周瑜的令旗在黑暗中猛然一揮,上遊的土壩在巨大的水壓下轟然崩塌。
    混著泥石的洪水如猛獸般咆哮而下,勢不可擋,將山越營地的鹿角、陷坑等防禦設施瞬間衝刷得無影無蹤。
    徐盛見狀,迅速點燃火箭,射向江麵。火箭劃破夜空,落在漂浮的枯葦上,瞬間燃起熊熊大火,形成一條火龍,照亮了整個江麵,也照亮了那些驚惶失措的山越士卒。
    與此同時,絕壁上的奇兵也已經成功割斷了山越營地的七處哨卡咽喉,正在迅速焚燒著他們的糧倉。熊熊烈火映紅了半邊天,山越人的營地陷入一片混亂。
    祖郎率領殘部退守鷹愁澗,此時他身邊僅剩下八百名親信衛士。這道天然裂穀長達三裏,最狹窄的地方僅能容得下兩人並肩而行,而崖頂則布滿了劇毒的荊棘。
    麵對如此險峻的地形,吳軍的將領們紛紛請求周瑜下令強攻。
    然而,周瑜卻另有妙計。他命令軍士們日夜不停地趕製紙鳶,並在紙鳶上係上帛書。
    三天後,西風驟起,周瑜看準時機,下令放飛數千隻紙鳶。這些紙鳶如同漫天飛舞的蝴蝶一般,飄向了祖郎的陣地。
    每隻紙鳶上都係著一封帛書,上麵用山越文字寫著。
    “擒獲祖郎者,封邑;歸降者,賜鹽鐵。”
    當天夜裏,鷹愁澗中突然傳來了激烈的打鬥聲。一直持續到黎明時分,這場戰鬥才終於結束。
    當晨曦灑在澗中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有二十三名山越頭目正縛著祖郎走出山穀,前來投降。
    孫策見狀,親自上前解開了祖郎身上的繩索,然後脫下自己的錦袍,披在了祖郎的身上。他微笑著對祖郎說。
    “公昔為豪帥,今可願為我鎮守山越?”
    祖郎凝視著孫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感動。他緩緩點頭,表示願意歸順。在場的山民們看到這一幕,紛紛折斷手中的箭矢,以示他們對孫策的歸順之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吳軍開始清點戰果。令人驚訝的是,吳軍的傷亡人數竟然不到五百人,然而他們卻繳獲了多達三十萬斤的糧食。此外,還有五萬多名精壯的山民被編入軍籍,成為了吳軍的一員。
    周瑜站在重新勘測過的輿圖前,仔細地研究著這片土地。他手中握著一支朱筆,毫不猶豫地將山越聚居的區域標記為屯田區域。這意味著這些原本荒蕪的土地將被開墾,種植糧食,為吳軍源源不斷的補給。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秋收時節。丹陽郡的官倉裏,首次堆滿了山越人辛勤種植的稻穀。這些金黃的稻穀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見證了山越人與吳軍共同努力的成果。而那些獵戶們,也用上了吳軍發放的鐵製農具,在梯田裏翻墾著土地,期待著來年的豐收。
    當嚴冬降臨,往年在深山裏劫掠為生的山民們,第一次感受到了溫暖。他們穿上了江東織坊出產的棉衣,這些棉衣柔軟舒適,為他們抵禦了嚴寒的侵襲。
    這場戰役對於孫氏集團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為孫氏集團在江東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業,更為後世開創了“剿撫並用”的治蠻策略。
    曹操也在這個時候收到了孫策大破山越的消息。而恰巧此時夏侯辰剛好也在曹操的書房內喝茶。
    “孫策以無後顧之憂,子軒覺得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麽?”
    曹操看向了還在喝茶的夏侯辰。
    “自然是益州了,益州劉璋這塊肥肉無論是我們還是劉備孫策都想要吃下去。我們如果吃下益州,他們將再無還手之力,如果他們任何一方吃下益州,都還能跟我們對抗幾年。”
    夏侯辰語氣平淡的開口,仿佛這件事跟他毫無關係一般……
    喜歡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