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曹操登基

字數:9476   加入書籤

A+A-


    西征大軍凱旋而歸,曹操滿心歡喜,下令犒賞三軍。在慶功宴上,童風和徐晃表現出色,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讚揚和賞賜。
    時光荏苒,轉眼又是一年冬季。許昌城迎來了第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如柳絮般飄落,給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銀裝。
    曹操站在銅雀台上,極目遠眺,漫天飛舞的雪花仿佛是上天賜予他的一場盛大慶典。
    然而,五十六歲的他卻突然感到膝蓋一陣隱隱作痛。這雙腿,曾經跟隨他征戰四方,曆經無數風雨,如今卻在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向他發出了抗議。
    他緩緩伸出手,接住了一片雪花。雪花在他的掌心迅速融化,隻留下一滴晶瑩的水珠。這一瞬間,曹操仿佛看到了自己消逝的年華,如雪花般短暫而絢爛。
    “魏王,禮官們都在等著您試穿袞服呢。”
    程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恭敬中似乎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急切。
    曹操沒有回頭,隻是微微頷首,淡淡地說道。
    “讓他們等著吧。”
    銅雀台下,工匠們忙碌的身影在寒冷的夜色中若隱若現。
    他們正在連夜趕工,搭建明日登基大典所需的高台。
    木槌敲打的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每一聲都顯得格外清脆,仿佛是在向這個世界宣告著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曹操站在不遠處,眯起眼睛,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恍惚間,他覺得那些木槌敲打的聲音變成了二十年前黃巾起義時的戰鼓聲。
    那時的他,還是一個熱血青年,心中懷揣著對漢室的忠誠和對天下的抱負,一心隻想匡扶漢室,拯救蒼生。
    “本初啊本初,若你地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曹操喃喃自語道,想起了他的老朋友袁紹。
    當年他們一起在洛陽為官,談論天下大事,指點江山,意氣風發。
    然而,時光荏苒,如今的他已經站在了權力的巔峰,而袁紹卻早已離世。
    誰又能想到,最終會是他曹操站在這裏,準備接受漢室的禪讓呢?
    雪越下越大,紛紛揚揚的雪花如同鵝毛一般飄落下來。
    曹操的須發上沾滿了雪花,遠遠望去,竟像是突然白了頭。他不禁感歎歲月如梭,人生如夢。
    “魏王,時辰不早了……”
    程昱的聲音再次在曹操耳邊響起,輕聲提醒他該去休息了。
    曹操這才緩緩轉過身來,他的目光如電,直直地盯著程昱,仿佛要透過他的眼睛看到未來。
    “仲德,你說後世史官會如何記載明日之事?”
    曹操的聲音低沉而又充滿了威嚴
    程昱微微一怔,似乎沒有料到曹操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他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低頭答道。
    “史官當如實記載漢室氣數已盡,天命歸於魏王。”
    “天命?”
    曹操輕笑一聲,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幾分嘲諷和不屑。
    “三十年前我舉孝廉入仕時,可沒想過什麽天命。那時的我,不過是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熱血青年罷了。”
    他緩步走下台階,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有力,黑色大氅在身後拖出一道長長的痕跡,如同他在這亂世中走過的漫長道路。
    走到程昱麵前時,曹操停下腳步,凝視著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走吧,去看看那件龍袍。”
    曹操淡淡地說道,轉身朝著偏殿走去。程昱連忙跟在他身後,兩人穿過長長的走廊,進入了偏殿。
    偏殿內,十二名侍女手捧各式禮器,靜立在兩側。
    正中擺放著一件玄色袞服,上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十二章紋,金線在燭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將整個大殿都照亮了。
    曹操走到袞服前,伸手輕輕撫過那些精致的紋樣,指尖傳來絲綢冰涼的觸感。他的目光落在袞服上的龍紋上,久久沒有移開。
    “這是益州進貢的蜀錦,用了三百繡娘耗時半年才完成。”
    負責製衣的少府令恭敬地介紹道。
    “玉帶上的每一塊玉都經過方士開光,象征著魏王的尊貴和威嚴。”
    “夠了。”
    曹操麵沉似水,聲音低沉地打斷了對方的話。
    “穿衣。”
    侍從們聞聲而動,迅速而有條不紊地為曹操披上了那件象征著天子身份的禮服。
    曹操站在銅鏡前,凝視著鏡中的自己,隻見他身著華服,威嚴莊重,然而,額間的皺紋和斑白的鬢角卻無情地提醒著他歲月的流逝,他已不再年輕。
    曹操深吸一口氣,緩緩地抬起手,整理了一下衣領,然後試著走了幾步。然而,這套袞服比他想象中要沉重許多,每一步都顯得有些吃力。
    “父親。”
    就在這時,曹昂的聲音從殿門口傳來。
    曹操轉頭看去,隻見曹昂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那裏,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文武百官都已經到齊了,就等父親明日……”
    曹操抬手製止了兒子的話,他的目光落在曹昂身上,語重心長地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昂兒,記住,明日之後,你便是太子了。太子該有太子的威儀,不可再像以前那樣任性。”
    曹昂聞言,立刻收斂了神色,他深深地向曹操行了一禮,恭聲說道。
    “兒臣謹記。”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曹操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案頭上堆滿了各地官員送來的賀表,然而,唯獨缺少了荊州和江東的。
    曹操冷笑一聲,他知道這兩地的諸侯對他的稱帝之舉並不認同,但他並不在意。
    他隨手拿起一卷竹簡,展開然後又重重地合上,仿佛這竹簡上的文字讓他感到無比厭煩。
    “劉備、孫策……”
    他輕聲呢喃著這兩個名字,仿佛它們是某種咒語一般,手指則像是失去了控製一般,無意識地在案幾上敲擊著,發出輕微的聲響。
    明天過後,這兩個人恐怕會更加有理由來討伐他吧。不過那又如何呢?他曹操一生縱橫天下,何時曾將他人的閑言碎語放在心上過?
    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光影在房間裏跳動。曹操緩緩站起身來,走到書架前,從裏麵取出一卷《孫子兵法》。
    這本書已經有些年頭了,書頁微微泛黃,顯然是被他翻閱過無數次。
    他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一片幹枯的樹葉從書頁間滑落出來。這片樹葉已經變得脆弱易碎,但曹操卻視若珍寶,因為它是郭嘉送給他的。
    那是北伐前夕,郭嘉從一棵古老的柏樹上摘下這片葉子,送給了曹操。
    郭嘉說,這棵樹見證了周武王伐紂的曆史,是一個吉兆。曹操當時隻是微笑著收下了這片葉子,並沒有多說什麽。
    天漸漸亮了起來,黎明的曙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裏。曹操合上書頁,將那片葉子重新夾回書中,然後合衣躺在榻上,小憩了片刻。
    在睡夢中,他見到了漢高祖劉邦。劉邦站在遠處,靜靜地望著他,目光中既沒有憤怒,也沒有讚許,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
    曹操想要走上前去,問問劉邦對他的看法,但還沒等他開口,就被一陣禮官的呼喊聲驚醒了。
    “陛下,吉時將至。”
    這個稱呼讓曹操愣了一下,他一時間有些恍惚,仿佛還沒有從夢中回過神來。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是啊,從今天起,他不再是漢朝的魏王,而是大魏的皇帝了。
    登基大典在午時正式開始,陽光正好,灑在許昌城南的祭天台上,將其映照得金碧輝煌。
    四周旌旗招展,迎風獵獵作響,仿佛在歡呼著這曆史性的時刻。
    三千虎賁軍如鋼鐵般肅立,他們的盔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嚴密地護衛著這座高台。
    漢獻帝劉協,這個曾經的天子,如今已被封為山陽公,手捧著傳國玉璽,緩緩地走向高台。
    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似乎承載著無盡的壓力和無奈。他的麵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但他依然挺直了身軀,努力保持著最後的尊嚴。
    當劉協站在高台之上,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用略微顫抖的聲音說道。
    “漢室氣數已盡,天命歸於魏王。朕……不,臣願效法堯舜,禪位於賢。”
    他的聲音並不大,但卻清晰地傳遍了全場,讓每個人都能聽到他的話語。
    曹操站在台下,注視著這個自己扶持了二十年的傀儡皇帝。他心中竟然生出了一絲憐憫之情。
    劉協從九歲起就被各方勢力擺布,從未真正掌握過權力,一直都是一個任人擺布的棋子。
    而今天,他終於要擺脫這個束縛,或許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吧。
    曹操按照禮製,三次推辭後,終於緩緩地走上高台,從劉協手中接過了那方傳國玉璽。
    玉璽入手冰涼沉重,上麵“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已經有些模糊,仿佛在訴說著它所經曆的滄桑歲月。
    當禮官為他戴上十二旒冕冠時,曹操感到一陣眩暈。他定了定神,轉身麵向跪拜的百官,展開早已準備好的詔書
    “朕以渺身,承皇天之眷命,受漢室之禪讓,即皇帝位,國號大魏,改元黃初……”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完全不像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
    詔書中宣布大赦天下,減免賦稅,同時追尊父親曹嵩為太皇帝,祖父曹騰為高皇帝。台下群臣山呼萬歲,聲震雲霄。
    冊封儀式上,丁夫人被立為皇後,曹昂為太子,其他兒子也各有封賞。曹操注意到曹昂接過太子印璽時,眼中閃過的一抹貪婪光芒。
    遠在益州的夏侯辰被封為齊王,曹氏與夏侯氏同氣連枝,夏侯辰的嫡係子孫,隻要不是謀反,不得傷其性命,就算謀反,也要留存一條血脈。
    典禮結束後,新登基的魏武帝曹操獨自登上了許昌城牆。
    夕陽西下,餘暉如金,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他靜靜地站在城牆上,俯瞰著這座曾經屬於漢室的城市。
    遠處,漢室的宗廟依然矗立,那是他對劉氏祖先的承諾,即使他已經成為了魏國的皇帝,劉氏祖先依然會繼續享受祭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微風輕拂,吹起曹操的衣袂,他卻渾然不覺。典韋默默地站在他身後,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陛下,風大了。”
    典韋輕聲說道,走上前去,為曹操披上一件大氅。
    曹操沒有說話,他的目光依然落在遠方。過了一會兒,他突然轉過頭,看著典韋,問道。
    “典韋,你覺得朕是忠臣還是逆賊?”
    典韋被這個問題嚇了一跳,他立刻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回答道。
    “陛下乃天命所歸,萬民之主!陛下順應天意,取代漢室,乃是為了天下蒼生,此乃大忠之舉!”
    曹操看著典韋,笑了起來。然而,他的笑聲中卻帶著幾分蒼涼和無奈。
    他揮了揮手,讓典韋站起來,然後緩緩地說道。
    “起來吧。朕隻是想起了年輕時讀過的《論語》‘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曹操的聲音在風中飄蕩,仿佛帶著無盡的感慨和思索。
    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抱負和理想,那時候,他也曾夢想著成為像周公一樣的忠臣,輔佐漢室,匡扶天下。
    然而,歲月如梭,世事變遷,他最終還是走上了這條取代漢室的道路。
    如今,他站在許昌城牆上,望著這座城市,心中卻充滿了矛盾和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個忠臣還是一個逆賊,他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為了天下蒼生,還是為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是夜,魏宮燈火通明,大宴群臣。美酒佳肴,歌舞升平,好一幅熱鬧景象。
    然而,就在眾人沉醉於這歡樂氛圍之時,曹操忽然命人取來古琴,親自彈奏了一曲《短歌行》。
    這曲《短歌行》,曹操彈奏得慷慨激昂,如泣如訴。
    當他唱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時,那激昂的歌聲仿佛穿透了在場每個人的靈魂,讓人不禁感歎時光的飛逝和人生的短暫。
    尤其是那些跟隨曹操征戰多年的老臣們,他們曆經風雨,如今都已是白發蒼蒼,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
    宴會結束後,曹操回到寢宮,卻久久無法入眠。他躺在床上,腦海中不斷回響著那曲《短歌行》,以及那些老臣們潸然淚下的麵容。
    他知道,這些老臣們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他們為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他們都已年老體衰,而他自己,也不再是那個年輕氣盛的曹操了。
    曹操起身,來到案前,提起筆,沉思片刻後,開始寫下新的詔令。
    他要在鄴城建立學宮,廣納天下賢士,為魏國培養更多的人才;他要重修《魏書》,記錄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讓後人能夠了解他們的奮鬥和成就;他還要重新派使者前往西域,重開絲綢之路,促進中原與西域的交流和貿易。
    窗外,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灑在洛陽城的積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曹操眯起眼睛,恍惚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時在譙縣放鷹逐兔的身影。
    那時的天空也是如此明亮,他的未來似乎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的他已不再年輕,麵對的是一個日益複雜的世界和無數的挑戰。
    曹操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繼續專注於他的詔令。
    他知道,無論未來如何,他都要堅定地走下去,為魏國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人!朕要巡視軍營!”
    曹操高聲喊道,聲音在大殿內回蕩。他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冠,動作優雅而從容。
    侍從們聞聲趕忙上前,恭敬地垂首而立。其中一名侍從驚訝地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今日是元旦,按照慣例……”
    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便被曹操打斷了。曹操的目光如炬,直視著那名侍從,眼中閃爍著一種熟悉的光芒,那是他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時才會有的威嚴。
    “按朕的例。”
    曹操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
    “大魏初立,豈可懈怠?”
    侍從們聞言,不敢再有絲毫異議,紛紛躬身應是。
    當魏武帝的金輦緩緩駛出宮殿大門時,陽光灑在車輦上,閃耀出一片耀眼的光芒。金輦兩側,侍從們手持旗幟,威風凜凜。
    許昌城的街道兩旁,百姓們早已得知皇帝今日要巡視軍營,紛紛趕來圍觀。他們跪地叩頭,口中高呼萬歲,場麵異常壯觀。
    曹操坐在金輦中,透過車窗,望著街道兩側的人群。他看到人們臉上的敬畏和期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
    突然,他想起了陳琳當年在檄文中對他的辱罵,稱他為“贅閹遺醜”。
    那些惡毒的言辭,曾經讓他怒不可遏。然而,如今那些辱罵都已如同過眼雲煙,消散在曆史的長河中。
    唯有權力,才是真實不虛的存在。曹操微微一笑,他微微抬起手,向子民們致意。同時,他輕聲自語道。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喜歡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先虐呂布,再虐關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