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二月初七二三事

字數:4955   加入書籤

A+A-


    “老夫聽不得你如此危言聳聽,陛下若是任性妄為,做臣子的自當匡扶取正,哪有做應聲蟲的道理?都照你這般行事,豈不是邪祟盈朝?還談什麽萬世基業?”
    “是人都有脾氣,是你們先耍的手段,陛下隻是發出自己的不滿而已,爾等不能指望那高椅上坐的是一團爛泥,任爾等揉搓!他是人,不是話本裏的聖人。”
    “反正我不同意你的狗屁理論,即便你拿陛下強壓老夫,老夫最多也就保持一個不主動嘩變就是了。”
    崔堯笑道:“我沒指望您跟隨小子的步調,其實後軍交給您……小子也算放心,不過至於中軍以及前鋒的戰法,還請前輩莫要插手。”
    李積臉色陰晴不定,遂說道:“你意在分兵?”
    “然也,我帶兩萬火器營充作中軍,其餘三萬人都交給前輩如何?”
    “你意欲何為?”
    “前輩按照您的習慣,穩紮穩打的推過去就是了,你我四月初八,會師平壤如何?不知老帥可敢立下軍令狀?”
    李積掐指謀算了起來,今日二月初七,拋去月餘的腳程,必須在接下來的一月時光裏連克七城才行,如此一來,時間真的太過緊張。
    “你不與老夫同路,還請指教,你欲走哪條路線?”
    “快馬輕裘,直奔登萊!然後走海路,突襲彌鄒忽今仁川)!”
    “你要直擊百濟?”
    “有何不可呢?”
    “不妥,一來腹背受敵,二來風高浪急,不如陸路穩妥。”
    “妥不妥就是某家的事了,即便出事,有我這個侯爺陪葬,想必也不算虧欠士卒。再說我不是勻給你三萬人馬了嗎?即使我不幸身死,還有你這老將擔待著,想必也能克盡全功。”
    “據我所知,陛下並沒有發動水師運兵,你船從何處來?”
    “某家自備兩千料大船二十艘,每船可連人帶馬。載一千五百人!連同槍炮同攜,綽綽有餘。”
    “兩千料?老夫也不是對水師一無所知,我朝哪來的兩千料大船?莫不是信口雌黃吧?”
    “水師自是沒有那麽大的船,可前輩忘了七八年前先皇下令遠洋搜羅天下奇珍的巨舟了嗎?”
    ……
    “那船坊不是傳聞中私人所有?”
    “對呀,也沒說是大唐官方的,我家的就不能是私人的嗎?”
    “崔氏絕無此實力!”
    “我跟外祖家親近一些不可以嗎?”
    一番快問快答之後,李積大致有了模糊的了解,然後也學著崔堯仰躺在牆壁上,冷不丁的問道:“所以,你就是先皇留下的後手?”
    崔堯沒有絲毫意外,語氣毫無波動的答道:“我以為前輩應該早就看出來了,莫要表現得好像剛剛得知一般。”
    “那為何……”
    “你想說為何陛下曾經疏遠於我?還是想說先皇為何信賴一個小小孩童?”
    “嗯。”
    “有些人總是想擺脫父輩給與的安排,總覺得自己能處理了所有的麻煩,結果兜兜轉轉好幾年,才發現父輩留下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安排,於是甘之如飴的吃起了父輩留下的老本,說來也不算難理解吧?
    至於我,隻能說某家太過得天獨厚,所以也算不得機緣巧合。”
    “說人話!”
    “某家有個好姥爺!”
    李積捏捏胡須說道:“前輩餘蔭麽,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可某嚐聞,你不是最反對餘蔭嗎?”
    “這是我自家的事,如何能與別人相提並論?空話大話是糊弄外人的,自己可不能另走歧途。”
    “你還真是一個混蛋呀,老夫倒是愈發喜歡你了。”
    “多謝老前輩誇讚,都是諸位長輩教的好,其實從本心來說,我也沒那麽壞的。”
    “好,你既有這番雄心壯誌,那老夫就應了你四月初八之約!”
    “君子一言?”
    “給老夫留二十尊臼炮!”
    “你不應該說駟馬難追嗎?”
    “再加五百枚彈丸!”
    “嘖嘖嘖,這可與您的戰略風格不符呀?”
    “少廢話,物資備齊,你我明日就此別過,我帶著老蘇,裴小子扔給你。”
    “再好不過,後軍有我家大哥,還望前輩照拂一二。”
    “若要全須全尾,除計劃外,再給老夫撥付二十萬貫!”
    “相當合理的交易,也不用走軍資了,太過麻煩,某家私人讚助前輩三十萬貫,不過我也有條件!”
    “說來聽聽?”
    “將傷亡控製在千人以下,至少在你我會師之前!”
    李積思忖一番,然後伸出手掌懸在空中,崔堯痛快的上前擊掌,三響過後,誓約即成。
    “老牛鼻子,吃肉餅了!某家還尋了一壺好酒,也算你有口福……”
    ………………………………
    “爹爹,若是難受的緊,不如就算了吧,這等虎狼之藥還是莫要再服了,你說你清醒半日,陽亢半日算怎麽回事?最近家裏的嬤嬤都繞著你走,生怕有個好歹!
    倒不是說家裏人不願意,實在是擔心您老要是來個馬上風,嬤嬤們就是有嘴也說不清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機顫顫巍巍的抬起手臂,虛弱的說道:“自打堯兒走後,我就已經停了藥了,奈何你親家留下的玩意,藥效實在是太過猛烈,老夫這隻是餘毒未消而已。”
    崔夫人擔憂的問道:“那今日如何了?可曾感覺好點?”
    “老夫高估自己了,以為自己能撐到夏日,不想服了這等藥物,每日簡直如身處地獄一般,也不知道李世民當年是如何忍耐半年的,老夫自己嚐試了一番,隻感覺一日都不想活了。”
    “唉,若是實在要命,咱就別撐了,不一定非得等到堯兒回來,這麽難為自己作甚?女兒也早有心理準備,說實話,您能拖到今年二月,我都有些出乎預料。”
    “你倒是豁達,感情命不是你的?旁人不是都是盼著老人長命百歲嗎?”
    崔夫人將一塊帛布從老人頭上取下,順手又放上一塊冰鎮過的,略帶惋惜的說道:“若是無病無災倒也罷了,即便是病入膏肓,若有那妙手回春的醫師,女兒怎也不會說這些敗興話。”
    “是啊,藥石難醫咯,老夫總說對這世間毫無留戀,怎麽臨到關頭,反而退縮了呢?或許你爹爹從來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灑脫吧。
    我想大抵是被你們唐人同化了,才這般貪生怕死,你說對不對?”
    “我們唐人才不會如此!慷慨義烈之人比比皆是,莫不是爹爹你那個世代的人才是這般模樣吧?”
    “非也,非也,我那個年代才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想來……是老夫給我們丟臉了,此事乃老夫的個人行為,莫要上升到群體高度。”
    “說正經的,你還有沒有什麽未了的心願,借著今日還能順暢說話,該說的就都交代了吧,莫要等到口不能言的時候,再讓女兒猜測,憑空惹得麻煩。”
    “我說你是不是有些過於沉著了?此時是不是帶點哭腔更應景呢?”
    “女兒做不來那等矯揉造作之態,十餘年來,無父無母,女兒早就練就了一副好心態。這幾年算是邀天之幸,能享有四年的孺慕之情,想來已是老天保佑,再多奢求,就顯得女兒不知足了。”
    “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不該是我寬慰你莫要沉湎於無謂的情感,說些什麽人有生老病死,此乃自然之理得廢話嗎?”
    “道理您都懂,憑什麽認為女兒不懂?我心態好的很,不用您寬慰,我自是能想的開的。”
    “要不,你還是痛苦一下,讓老夫也走個流程?”
    “不必了,此地有沒有外人,惺惺作態給誰看呢。”
    “ 那好吧,能想開就好,想開就好,把廷旭叫過來吧,我有些事情要交代。”
    崔夫人指節攥緊,忍不住說道:“就要交代後事了?不是說今日感覺身體好些了嗎?”
    “你說的,要趁早安排的,老夫抓點緊,免得落了遺憾。”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