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落幕及後續安排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A+A-


    永徽四年五月十七,拂曉。
    今日已經是攻打下飛鳥京的第五日,五艘戰艦的壓艙石全部被人丟入海中,就連一些不那麽重要的物資也被舍棄,比如空閑的酒壇、彈藥箱、甚至源自新羅的部分糧秣也被劉仁軌討了去,當作賑濟的物資。
    而替代他們的,則是從飛鳥京皇宮以及各家大臣的府邸搜羅出來的東西。
    這些加工方法尚有些粗糙的金銀器具被士卒們認認真真的碼放在艙底,每個角落都嚴絲合縫的填滿。
    好在黃金的可塑性還算不錯,那些不算規整的佛器、薩滿偶像被士卒們大力出奇跡的拍成近似方磚的模樣,努力的塞滿每個角落。
    士卒們如此認真的原因也能理解,概因大總管說了,此次倭國之行屬於計劃外的產物,所以就不登記造冊了。
    所有繳獲,自校尉以上直至崔堯自己等將領拿三成。
    剩下的五成,兩成歸征倭士卒所有,剩下的三成則分給留在新羅待命的其他士卒。
    這個消息被崔堯散布出去,這還得了?要知道此次出征的士卒不過五千人,隻占據五萬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卻能分的兩成的財貨!
    而剩下的九成兵力,才拿三成的“贓款”。
    有那算學好的,咂摸一下就算出來了,足足比同袍多了快四倍,這種好事上哪找去?所以每個人恨不得化身收納大師,死摳船艙裏的每個角落,恨不得將甲板都扒了換成金板。
    而將領們考慮的就多了,狗屁的計劃外,大總管此行連軍司馬都沒帶,擺明了要做手腳!
    這飛鳥京說大不大,可粗陋的黃金造物可是真的多,此物在倭國也不稀罕,金銅比和國內簡直是天淵之別。
    這三成財貨說白了就是將領們的封口費,可大總管這麽做到底圖什麽呢?要說他獨占大頭倒也算了,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可大總管已經明說了,所有將領不分高低貴賤一律平分!這決定就有些意思了。
    身為大總管,冒了如此大的風險,卻和我等收益相當……
    有些頭腦靈醒的將領已經緩過了味,大總管此舉隻怕不是為了財,此事也絕對保不了密,畢竟人多口雜,想要保密簡直是想瞎了心。
    那麽,結論就很簡單了,大總管是故意的,至於為什麽故意這麽做,大夥私底下倒是有不同意見。
    有的說是為了自汙,畢竟小小年紀就連克四國,你讓朝中那些老將怎麽想?陛下又該如何封賞?所以幹脆給大夥分點實惠的,也省得朝中大佬為難。
    至於更靠近核心層的將領則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們的想法與同袍截然相反,大總管哪裏是自汙?這分明是給陛下上眼藥!
    意思也很明確!看,這麽多錢哩,足足頂的上國庫一年的歲入,嘿,某家就是分給大夥也不給你,一個子都不給!
    崔堯看著愈加深沉的戰艦,開腔了:“行了,行了,別填了,再把某家的船壓壞了,他媽的吃水線都降了一尺了,收手吧!”
    幾個滿頭大汗的士卒連忙說道:“還能再鋪一層哩,邊角縫隙拿小矮子的戰刀溜溜縫,也能塞不少呢,這地界的刀雖說打不得硬仗,可剃肉削骨端的可以,回大唐也能賣好幾貫呢。”
    “狗屁!最底下塞得全是金子,那玩意的分量能和石頭比?你他媽睜眼看看,老子的坐舟都偏沉了!路上再他媽翻了!
    舍命不舍財的玩意,都給我停下!再說人家老劉還要留一部分財貨在此地經營,都拿走了,讓人家喝西北風啊!”
    話中的老劉就是劉仁軌,此人已經被崔堯委派在當地總覽一切事務,包括賑濟、宣傳、挑撥以及各種戰略物資的買賣。
    狄仁傑曾就此發表意見,說老劉如此板正的人能幹的了這等缺德冒煙的事?對此崔堯做出批複,老劉是一位心中有家國、有信念的人,而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老劉在處理個人情感與家國利益上,肯定能做好權衡。
    劉仁軌在一旁急得都快冒汗了,他本以為就是讓這幫牲口死命裝,能裝多少?頂天裝個六七成就行了。
    沒想到這幫畜生足足裝了快九成!若不是大總管喊停,這幫玩意絕對連毛都不給他剩一根!
    好好的觀音像被這幫殺胚夯成了方磚,就為了少留點空隙,就這,那幫玩意取佛像的時候還好意思是說灑家是善信士?我呸!!!
    下地獄都嫌十八層太爽利的醃臢!
    劉仁軌抹掉頭上的虛汗說道:“無妨,無妨,士卒們好容易有筆橫財,多裝些也是該的,不過就像大總管說的,畢竟還是安全要緊,我看最後那艘船也有些累贅,怕是滿帆也走不快吧?要不再卸下來點?”
    士卒們聞言一哄而散,卸?老子好容易裝上的,你說卸就卸?狗都不聽。
    士卒們都跑上船,捆紮的捆紮,填縫的填縫,一時間岸上倒是空了下來。
    劉仁軌盯著崔堯問道:“某家真的行嗎?須知某家此前不過是一曹吏耳。”
    崔堯笑道:“曹吏怎麽了?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流氓……反正出身不重要啦,某家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以及持身夠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相信你不會愧對某家,也不會愧對大唐的。且正因為你出身低,所以朝中不會有人注意到你,以致傾軋到你。”
    劉仁軌沉思了片刻,鼓足勇氣說道:“在下想問最後一個問題。”
    “你說。”崔堯並未回身,仍在欣賞船上勞碌的士卒們。
    “大總管……您當真是和大唐一條心嗎?”
    “怎麽?某家看著像奸臣?還是看著像反賊?”
    劉仁軌歎道:“在下不懷疑大總管的為人,在下與大總管相處日子也不短,知道您是一位心懷百姓與萬民的好世家子。
    可在下卻不敢篤定大總管的忠誠啊!”
    崔堯笑道:“忠誠?對誰的?你若說大唐萬民以及整個民族,某無愧於心!若說單論皇室的某個人,某家也可說對我嶽父心悅誠服。”
    “那當今陛下呢?”
    “有句古話說的好啊,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某家不是那種野心家,可將心比心這種事,不應該隻看一頭吧?”
    劉仁軌點點頭,唐朝的官員自是與妖清不同,臣的概念與奴才的概念尚未混淆,因此自認為士的劉仁軌自然能聽懂崔堯的意思。
    且也為之讚同,君擇臣,臣亦擇君的道理本就是華夏流傳下來的樸素觀念。
    “所以說,大總管不會做權臣?”
    “誒誒,過了啊,憑什麽你一句話就讓某家自廢手足?某家隻能告訴你,某家絕對不會兵變就是了!倭國之戰後,某家也沒什麽帶兵的想法了,說實話,這等生活對某家來說還是太枯燥了些。
    吾乃世家子!怎麽整日與士卒為伍?回長安之後,某家交卸了兵權,拿著財貨自會去找自己喜歡的事去做。
    至於做不做權臣?真當某家很稀罕做官嗎?某家就是一介白衣,照樣不容小覷!嗬嗬,當官不過對某家不過是一種束縛罷了,偏那鳥廝當成個寶,我呸。”
    劉仁軌一陣尷尬,這等指桑罵槐……他又不是傻子,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附和還是斥責,或是幹脆堵上耳朵。
    “行了,和你說不著,再怎麽著,我與那廝也是親戚,不看僧麵看佛麵,某家老丈人在天有靈,也不會讓他沒了下場的,某家還要做人哩。”
    劉仁軌心下稍安 ,大唐這十年來總算有了一些盛世的跡象,可千萬亂不得啊。
    “大總管,賑濟之事還需大總管幫襯,這點米糧絕對不夠啊。”
    崔堯無所謂道:“賑濟之事本就是你提出的,自當該你負責。要某家說,多餓死些反倒好控製,不過某家既是唐人,也不好讓你違了士人的情操。
    米糧是不會支援的,不過廢棄兵戈,過個十日就會有船交付,你趁著諸番爭鬥的光景多做幾筆買賣,限定必須有糧食交付就可自解。”
    劉仁軌苦著臉說道:“他們當真會來嗎?都已經五天了,連人影都沒見一個。”
    崔堯自負的笑道:“那是因為某家還在此地!大唐挾滅三國之威,氣焰正盛,誰人敢來造次?你看著吧,等今日某家走了,他們自然會來這座殘塚。好好做,爭取一年之內將刺頭全部抹平,你做的越好,大唐殖民起來就越輕鬆。”
    劉仁軌疑惑道:“為何要殖民?就不能像新羅一般設置郡縣嗎?”
    “哈?這鬼地方的人也配?新羅好歹能做條狗,白眼狼一般的醃臢貨做狗某家都不想要!”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