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毫無阻力的倡議
字數:4762 加入書籤
幾位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之色躍然而出。
怨不得此次小聚沒見到李乾佑呢(禦史大夫,禦史台話事人),原來是存心的。
“咳咳,這個事,老夫原則上是讚同的,可是陛下,您也得考慮到國庫不是?眼下我大唐百廢待興……”
“嗯?詳細說說,朕這永徽朝,哪裏廢了?關國庫什麽事,一應花銷朕自己包了。”
褚遂良純粹是走個過場,反正老夫已經反對過了,到時候若是惹出問題,老夫問心無愧,至於借口,你管蹩腳不蹩腳,就說勸沒勸吧?
反正他現在是無官一身輕,說不得還能混上公費旅遊,何樂而不為。
長孫無忌沉思一番說道“陛下若要封禪泰山,老臣倒不是反對,隻是陛下要以什麽理由封禪呢?
秦始皇封禪,乃因統一六國,功蓋三皇五帝,並首次以皇帝身份完成我華夏大一統,自認超越上古聖王。
因此通過封禪,通過封禪向天下證明秦取代周是天命轉移,這種封禪,明顯是政治意義要大於形勢,對於穩定天下有不少好處。
再說漢武帝,北擊匈奴,開疆拓土,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解除邊患,奠定漢朝強盛版圖。
強化中央集權,推行推恩令、鹽鐵官營等,鞏固皇權。
宣揚漢承天命,借封禪神化統治,確立漢朝正統性。
至此,我華夏民族正是確定族名,以星漢之輝耀,指代國人。
也算意義大於象征。
然後就是漢光武帝,人家是複興漢室,再造統一,結束王莽之亂與軍閥割據,重建大漢王朝。
以劉氏宗親身份登基,需借封禪昭示漢德再受命。
並利用讖緯學說《河圖會昌符》製造天命輿論。
身為中興之主,也能說的過去。
那麽,請問陛下,您呢?您要要向上天表達什麽呢?”
長孫無忌的意思不算含蓄,就差指著鼻子問,你憑啥啊?
許敬宗、高季輔等人紛紛點頭,趙國公說的對啊。
李承乾胸有成竹的說道“朕的功績倒也不算什麽,也就是平定遼東,攻滅倭國,說來不值一提。
不過,朕的爹爹,天可汗陛下,爾等何人敢言他老人家不夠資格?
說起統一六國,想他始皇帝還是奮六世之餘烈才收拾了爛攤子。
可我父皇呢?說是單槍匹馬,那是有些過了,可在諸位賢良的輔佐之下,不過區區幾年,便再造山河。
那可是十八路反王呐!
孰強孰弱,想來就不用朕細說了吧?
再論漢武,他北擊匈奴,難道我父皇沒有打的突厥沒有還手之力嗎?雖說是李靖老大人操刀,可他漢武還不是靠著衛霍?
他漢朝解除了邊患,難道我父皇沒有打的四夷稱臣?天可汗的名號怎麽來的?他劉徹能比嗎?
至於劉秀,朕承認他天命加身,再造大漢,也算是強行續命成功,可那廝幹什麽都要和稀泥,這沒跑吧?
崔堯,你給朕說說,這門閥世家都是怎麽起來的?他劉秀多少要擔點責任吧?”
崔堯摸摸鼻子答道“好好的,你提我作甚?世家怎麽了?世家吃你家大米啦?沒有世家傳承有序,大唐那麽多典籍都是怎麽來的?難道都靠挖墳掘墓嗎?
看人多看點好處行不行?”
“喲,這當上家主了,就開始人模狗樣了?你是不是忘了初心了?你仔細回想回想,當初是誰在甘露殿大言不慚的說要消弭世家的超然地位的?”
“誰還沒個年少輕狂的時候?那年我才八歲,能把一個道理說明白就不錯了,先皇都誇我是神童,你敢質疑你……我嶽父?”
李承乾老神在在的說道“你這般說,朕很欣慰,說明你把我父皇看的很重,不錯,不錯。
你們幾位呢?對於朕代先皇封禪有意見嗎?”
長孫無忌婉轉的說道“先皇的功績自然是不可抹殺的,可一個好漢三個幫,單單過於神話先皇,怕是過猶不及啊。”
李積心中一動,遂言“老夫早年投身翟讓,入了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
一生曆事高祖、太宗、陛下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昔年也隨太宗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與崔堯一同剿滅遼東,收還遼東四郡……”
李承乾大手一揮“愛卿的功績自然不可抹殺,其他人也一樣,比如在座的諸位國之棟梁,朕都會一一勒書崖上,想必青史留名是肯定的。”
崔堯提醒道“我師父雖然致仕了,可人還健旺著呢。”
“放心,忘不了,宿國公、翼國公等淩煙閣上客,一個都不會落下。”
崔堯擺擺手道“如此,微臣這裏便沒什麽意見了。”
許敬宗顯得有些糾結,遂開言道“其實昔年天策府十八學士也是勞苦功高的,比如房相、杜相,再比如褚大人……”
“朕都記得,朕都記得,許愛卿莫要患得患失,朕對父皇的十八學士可是感念的很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許敬宗一臉正氣的說道“臣並非是因為自身出自十八學士,隻是為了褚大人打抱不平。”
褚遂良抬抬眼皮,淡淡的說道“那老夫可謝謝你了,老夫的功績想來這天下還是認可的。”
身為前顧命大臣,褚遂良這點驕傲還是有的,不像許敬宗是個職業官僚,單單拎出來比較功績的話,確實有些拿不出手。
李承乾統一了戰線,顯得十分高興,就說嘛,在座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哪有什麽說不通的道理?
若是在朝堂上公開表態,難免會礙於身份、地位,說一些違心的不中聽的話。
還是照兒的謀劃好,先扔出個破綻,拉近關係,而後再憶往昔,找到共情點,逐漸統一戰線……
這皇帝當的一點都不難呢。
李承乾悶騷的掐起了腰。
“這一路行程呢,朕的意見是微服出行,一路漫遊過去,一應儀仗、場麵直接派遣去泰山腳下即可,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積皺眉道“為甚要微服呢?又不是偷偷摸摸的事,依老臣看,不如一路排開儀仗顯得威儀。”
李承乾看了一眼崔堯,然後說道“朕也是體恤民力,不忍太過勞師動眾,一路迎來送往,底下的官吏也不好做。
安排的合不合心意,排場大不大,他們也沒個標準。
排場小了,飯食不合心意,我等不自在。
排場過了,朕又要懷疑其中有沒有貪瀆之事,總之就很麻煩。
還不如我等自行安排,也好看一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何樂而不為呢?
怎麽樣?諸位有沒有興趣隨朕走一遭?”
崔堯率先說道“臣要帶家眷,臣早就說過要帶新城她們遊玩一番,一直抽不出機會,如今卻是正好。”
李承乾點點頭“如此的話,這一路的吃穿住行,就交給你了。”
崔堯點頭“沒問題,臣全包了就是。”
李承乾滿意的說道“那儀仗、排場的花費,就內庫出了。”
許敬宗眨眨眼,你們這就定了?你要說不是早就安排好的,我把招子扣出來扔糞坑裏。
長孫無忌追問起細節來。
“何時動身呢?今年嗎?”
“當然,中秋之後吧,屆時,四方朝賀的各國使節都在,正好一路都發配到泰山去。”
“妙!陛下胸有成竹啊。”
“哪裏,哪裏,適逢其會罷了。”
二人對視一眼,各自笑了起來。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吾乃世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