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冰魄寒雷鎧

字數:2390   加入書籤

A+A-


    晶瑩剔透的冰藍色鎧甲懸浮在煉器室中央,散發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寒意。羅通深吸一口氣,擦去額頭上的汗水,目光堅定地看向何念香:“該進行認主了,這過程凶險異常,你務必集中精神。”何念香輕輕點頭,玉手一揮,一道靈力化作絲線,緩緩探向鎧甲。
    就在靈力絲線觸及鎧甲的刹那,整個煉器室溫度驟降,地麵、牆壁瞬間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冰霜。鎧甲表麵流轉的冰紋與暗金色符文相互交織,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河。原本泛著冰藍的甲胄,在這一刻逐漸被純淨的白色所覆蓋,仿佛被皚皚白雪浸染,又似月光凝成的戰甲,散發著聖潔而冷冽的光芒。肩部雕刻的冰霜魔龍後頭顱,雙眼赤紅如血,與純白鎧甲形成鮮明對比,更添幾分威懾力。
    白色鎧甲上的冰紋開始瘋狂流轉,冰霜魔龍後的頭顱雕刻突然睜開雙眼,口中噴出一道幽藍色的寒氣,直奔何念香麵門。何念香反應極快,雷魄劍出鞘,湛藍劍氣與寒氣轟然相撞,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穩住心神!不要被它的氣勢壓倒!”羅通大聲提醒,同時雙手結印,一道雷火屏障將何念香護住。何念香銀牙緊咬,運轉全身靈力,再次伸出手掌。這一次,她周身雷紋大放光芒,與鎧甲表麵的冰紋產生共鳴。鎧甲上的寒氣似乎感受到了威脅,竟化作無數冰刃,朝著何念香激射而來。
    雷音鳶姐妹烈霓裳與素商羽急忙出手,雷音弓震顫間,無形音波形成屏障,將冰刃紛紛震碎。田亮則快速布置火屬性陣圖,熊熊火焰升騰而起,試圖壓製鎧甲的冰寒之力。馮悠悠取出特製的靈紋筆,在空中勾勒出安撫心神的符咒,注入何念香體內。
    何念香在眾人的幫助下,終於成功將一縷神識滲入鎧甲。刹那間,她感覺自己仿佛墜入了萬丈冰淵,無盡的寒意與冰霜魔龍後的怨念瘋狂衝擊著她的神識。但她沒有絲毫退縮,反而調動體內的雷力,在神識中凝聚成一把雷劍,朝著那股怨念狠狠刺去。
    “給我破!”何念香一聲嬌喝,雷劍與怨念激烈交鋒。羅通見狀,立即將一道本源雷火注入鎧甲,幫助何念香壓製怨念。在雷火與雷力的雙重攻擊下,冰霜魔龍後的怨念終於開始消散。何念香抓住機會,將更多神識融入鎧甲,建立起與鎧甲的聯係。
    當最後一絲怨念被清除,鎧甲表麵的冰紋突然全部亮起,發出耀眼的光芒。純白的鎧甲自動飛向何念香,瞬間覆蓋在她身上。何念香感受著鎧甲與自己身體的完美契合,以及體內澎湃的冰寒之力,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她輕輕揮動衣袖,一道冰藍色的劍氣呼嘯而出,所過之處,空氣都被凍結成冰棱。
    然而,羅通卻沒有放鬆警惕:“這隻是初步認主,還需用五靈溫泉水與雷火之力進行最後的淬煉,才能將鎧甲的威力完全激發。”何念香點頭,在眾人的護送下,朝著五靈溫泉走去。而此時的九霄雷島,卻不知道一場新的危機,正在被這股強大的冰寒之力悄然吸引……
    五靈溫泉蒸騰的霧氣中,何念香身披尚未完全淬煉的白色鎧甲踏入泉眼。羅通雙手結印立於池畔,紫焰玄金雷斧橫置膝頭,斧刃吞吐的雷光與溫泉中翻湧的五行靈力遙相呼應。當第一縷雷火觸及鎧甲表麵,原本流轉的冰紋驟然迸發刺目藍光,整片溫泉的水麵瞬間凝結出一層薄冰。
    “起!”羅通暴喝一聲,九道赤紅色雷蛟破水而出,環繞何念香盤旋。冰魄寒雷鎧在雷火與靈泉的雙重淬煉下,表麵的霜花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晶。肩部雕刻的魔龍後頭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將一道奔湧的溫泉吞入腹中,又化作凜冽的冰錐噴射而出,與雷蛟碰撞時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何念香隻覺體內靈力如潮汐翻湧,鎧甲每吸收一絲雷火,她與冰龍本源的共鳴便加深一分。
    田亮手持聚雷幡立於高處,將天空遊離的雷霆之力牽引而下。馮悠悠則不斷往溫泉中投入火係靈草,碧綠的仙草在高溫中化作星火,與冰寒氣息糾纏成旋渦。雷音鳶姐妹的雷音弓化作流光融入溫泉,樂聲震蕩間,鎧甲表麵的符文開始自動流轉,竟將部分雷火之力轉化為冰藍色的雷霆。
    突然,鎧甲胸口的冰魄金晶迸發出萬道幽藍光芒,整片溫泉的時空都出現了短暫凝滯。何念香在這刹那清明中,清晰感知到鎧甲內封存的冰霜魔龍後殘魂正在蘇醒。她銀牙緊咬,雷魄劍出鞘橫於胸前,劍身流轉的雷光與鎧甲共鳴,形成一道螺旋狀的能量屏障。“以我之名,封!”隨著她的清喝,雷劍刺入鎧甲心口,殘餘的魔龍怨念在雷火與冰寒的絞殺下發出淒厲哀嚎。
    當最後一絲寒氣被煉化,何念香周身綻放出耀眼的冰藍光芒。白色的冰魄寒雷鎧徹底成型,肩甲處的魔龍後頭顱雙眼赤紅如血,口中銜著一圈永不熄滅的冰焰;護腕處延伸出的冰棱在靈力催動下可化作冰刃,每一道紋路都流淌著足以凍結元嬰的寒意。她輕輕握拳,鎧甲表麵的符文瞬間亮起,方圓十丈內的空氣凝結成冰晶,折射出七彩光暈。
    “就叫你《冰魄寒雷鎧》!”何念香撫摸著鎧甲表麵流轉的冰紋,眼中滿是欣喜。話音未落,遠處的九霄雷島突然震顫起來,天空烏雲翻湧,一道蘊含著極致冰寒的氣息自深海傳來——似乎有某種存在,感知到了冰魄寒雷鎧的誕生,正朝著雷島疾馳而來。而沉浸在喜悅中的眾人尚未察覺,新的危機已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