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新藥

字數:7344   加入書籤

A+A-


    初步成功的喜悅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一圈漣漪後,更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便層層湧來。
    陳小滿深知,實驗室裏的漂亮數據距離成為老百姓手中放心可靠的藥品,還隔著千山萬水。
    最關鍵、最燒錢,也最考驗科學嚴謹性的臨床試驗階段,如同一座必須攻克的山頭,橫亙在眼前。
    “抗感一號”口服液的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會,在集團會議室裏吵翻了天。
    “雙盲對照?還要設置安慰劑組?這……這符合國情嗎?”一位資深的老中醫專家皺著眉頭,“病人是來求醫問藥的,給他吃可能沒用的東西,甚至隻是澱粉糖水,這……醫者仁心,說不過去啊!”
    “李老,我理解您的顧慮。”從北京某知名醫院請來的流行病學專家推了推眼鏡,“但科學評價需要金標準。
    隻有通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幹擾,真正證明我們的藥效優於自然病程,也優於心理安慰效應。
    這是國際通行的規則,也是將來我們的藥想要立得住、走得遠,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
    “可是招募誌願者就是個大難題!”臨床評價組的組長麵露難色,“現在大家觀念還比較傳統,願意來當‘試驗品’的人本來就少,還要告訴他們可能吃到的是‘假藥’,這招募工作怎麽開展?周期會拉得非常長!”
    陳小滿靜靜地聽著雙方的激烈辯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他知道,這是傳統經驗醫學與現代循證醫學理念的碰撞。
    最後,他清了清嗓子,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
    “規矩,必須立起來。”陳小滿的聲音不高,但異常堅定,“我們要做的,是經得起時代和國際檢驗的好藥,不是糊弄人的‘糖水’。
    困難再大,也要按照最科學的規矩來辦!誌願者招募,想辦法!可以適當提高補貼,加強科普宣傳,講清楚這項研究的意義和安全性保障。
    同時,立刻聯係和我們有合作關係的幾家醫院,請他們的呼吸科、兒科主任幫忙,在他們的病人中尋找符合條件且自願參與的受試者。
    倫理審查環節也必須做紮實,每一個誌願者的知情同意書都要簽到位,這是紅線!”
    他頓了頓,看向那位老中醫專家“李老,您的醫者仁心我無比敬佩。
    我們這麽做,恰恰是為了對更多的‘仁心’負責。
    如果我們的藥確實有效,通過嚴格試驗證明出來,將來能造福千萬人,這才是大仁。
    現階段可能對少數誌願者有所‘虧欠’,但我們用最嚴謹的態度確保他們的安全,並用未來更可靠的藥物來回報他們和更多患者。”
    陳小滿的一錘定音,確定了臨床試驗的高標準基調。
    項目組迅速行動起來,一方麵精心設計試驗方案和病例報告表,報送剛剛成立不久的衛生部藥品審評辦公室進行倫理和科學審查。
    另一方麵,組建了龐大的臨床監查員隊伍,這些年輕人背著包,跑遍了京郊乃至河北的幾個合作試驗點,磨破嘴皮子地向醫院和潛在誌願者解釋說明。
    資金如同開閘的洪水般更快地湧出。
    高昂的受試者補貼、醫院協作費、監查員的差旅、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的費用……
    集團賬麵上的流動資金迅速縮水。
    財務總監幾乎天天皺著眉頭來找陳小滿簽字批款,委婉地提醒著風險。
    陳小滿每次都是深吸一口氣,然後果斷地簽下自己的名字,“繼續投入!
    哪怕抵押部分資產向銀行貸款,也必須保證臨床試驗的順利進行!”
    他給財務下了死命令。與此同時,他也指示集團其他盈利部門開足馬力,生產銷售現有成熟產品,盡力為這個“吞金獸”項目輸血。
    家裏的氣氛也難免受到影響。
    安雨琪雖然全力支持丈夫,但看著丈夫日漸消瘦,回家時間越來越晚,甚至半夜都在接電話處理問題,心裏難免擔憂。
    有時她會忍不住勸兩句“小滿,我知道任務重要,可你也得顧惜自己的身體啊,這個家還得靠你呢。”
    陳小滿總是拍拍她的手,眼中帶著歉意和疲憊,卻依舊堅定“雨琪,放心,我扛得住。
    等這個藥做成了,我好好休息,帶你和爸媽出去旅遊。”
    小兒子陳瑞華放暑假回家,看到父親忙得腳不沾地,也主動請纓“爸,我學的是生物化學,雖然還沒畢業,但實驗室裏打下手、整理數據什麽的我能幹!讓我也進項目組幫幫忙吧?”
    陳小滿看著兒子眼中閃爍著和自己年輕時相似的光彩,既欣慰又有些心疼,最終點頭同意,讓他跟著藥理組做些基礎工作,也算是一種曆練。
    遠在國外的大兒子陳建華也打來越洋電話,語氣興奮“爸!我跟我的導師profesr sith提到了您的項目,他對中藥複方抗病毒非常感興趣,說這是很有前景的方向!
    他還問我們有沒有發表論文的計劃,或許可以在學術層麵進行一些交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陳小滿心中一動,雖然謹慎地表示核心技術需要保密,但同意讓兒子先發一些不涉及核心機密的公開文獻資料過去,或許能打開一扇對外交流的窗口。
    臨床試驗的推進緩慢而艱難。
    第一批誌願者招募磕磕絆絆,偶爾還有受試者因為覺得症狀沒有迅速緩解而中途退出,導致數據無效。
    項目組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流程,加強與醫院和受試者的溝通。
    隨著試驗的進行,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開始顯現在嚴格保密的分組揭盲前,負責療效評價的醫生反饋,某些編號的藥物組,患者退熱時間、咳嗽咽痛緩解速度似乎確實優於對照組。
    數據一批批收集上來,錄入,核對,整理。
    負責統計分析的技術員們開始熬夜工作,龐大的數據在他們手下逐漸呈現出有意義的趨勢。
    又是一個深夜,陳小滿沒有回家,坐在辦公室裏,看著窗外北京稀疏的夜景。
    桌上放著剛剛送來的一份中期分析報告摘要。
    雖然最終結果尚未完全出爐,但初步的統計趨勢已經指向了光明的一麵——與安慰劑組相比,“抗感一號”口服液在主要療效指標上顯示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且不良反應輕微,安全性良好。
    他拿起電話,想打給家裏,又怕吵醒家人。
    最終,他隻是點燃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仿佛看到了南鑼鼓巷的街坊鄰居,看到了無數在感冒中煎熬的普通人,看到了一種源自古老智慧、卻又經過現代科學淬煉的藥物,正緩緩揭開麵紗。
    黎明前的黑暗依然濃重,但東方的天際線,已經透出了一絲毋庸置疑的亮光。
    最艱難的仗,似乎快要看到勝利的終點了。
    但他不敢有絲毫鬆懈,他知道,接下來還有新藥申報、專家評審、生產許可等一係列硬仗要打。
    中期分析報告的樂觀結果,如同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整個項目組乃至集團。
    持續了一年多的高壓和疲憊似乎瞬間被驅散了不少,實驗室和辦公室裏久違地出現了輕鬆的笑容和相互打氣的聲音。
    然而,陳小滿在短暫的興奮之後,迅速將團隊拉回了現實。
    “數據趨勢好,是好事,說明我們方向沒錯!
    但這隻是中期分析,不是最終結論!
    全體人員,絕不能有絲毫鬆懈!
    臨床觀察要繼續嚴格按照方案執行,數據記錄要更加精準,一個病例都不能馬虎!
    同時,生產工藝放大驗證和穩定性考察要立刻跟上!”他在項目進展會上給所有人敲著警鍾,“我們要的不是一份好看的研究報告,而是一張實實在在的、由國家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
    他的話將團隊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到後續更繁複的工作上。臨床試驗進入後期,數據收集和審核工作量大增。
    與此同時,另一個重頭戲——準備新藥申報資料的漫長工程開始了。
    這幾乎是一項浩如煙海的文字工作。
    需要將藥學研究、藥理毒理研究、臨床試驗三大板塊的所有數據、圖譜、記錄、報告進行係統梳理、總結,匯編成一套邏輯嚴密、數據詳實、符合規範要求的申報材料。
    其厚度足以堆滿幾個書架。
    陳小滿親自掛帥,成立了申報資料撰寫小組,抽調了各部門最細心、文筆最好的精幹力量,並高薪聘請了兩位有過國內首批新藥申報經驗的退休專家作為顧問。
    無數個夜晚,集團總部的幾間辦公室燈火通明,打字機劈啪作響,人們圍在一起逐字逐句地推敲表述,核對數據,繪製圖表。
    陳小滿自己也常常泡在那裏,審閱最重要的綜述部分,確保每一項結論都有紮實的數據支撐。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在這一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安雨琪不再隻是送湯,有時會帶著小兒子陳瑞華一起來,幫忙做一些資料整理、校對的基礎工作。
    陳瑞華利用他的化學專業知識,幫忙核對分子式和實驗數據,幹得一絲不苟。
    大兒子陳建華從國外寄回了一些關於國際新藥申報格式要求的資料,雖然國情不同,但也了有價值的參考視角。
    兩個妹妹小雪和小雨回娘家時,也常被母親拉著,一起幫忙準備項目組加班人員的夜宵。
    整個家庭,仿佛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了這場攻堅戰中。
    經過數月的奮戰,厚厚一摞、裝訂整齊的申報資料終於準備完畢。
    看著那凝聚了無數人心血和汗水的成果,陳小滿深吸一口氣,親自帶隊,將這沉甸甸的資料送到了當時主管此事的衛生部藥品審評辦公室。
    接下來,便是漫長而焦灼的等待。
    審批流程涉及藥學、藥理、臨床等多個領域的專家評審,任何一個環節提出質疑,都可能需要補充資料或說明,甚至打回重做。
    陳小滿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資源,保持著與審批部門的良好溝通,及時回應專家的質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段時間,他辦公室的電話鈴聲總能讓他心跳加速。
    等待期間,集團並未閑著。
    陳小未雨綢繆,已經開始著手籌建符合gp要求的新生產線。
    他再次力排眾議,投入巨資引進更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對廠房進行改造,對工人進行嚴格培訓。
    他堅信,“抗感一號”一定能成功,必須提前為大規模生產做好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陳小滿終於接到了來自四九城的電話。
    對方的聲音嚴肅而正式,通知他“抗感一號”新藥申報技術審評已基本通過,即將進入行政審批環節。
    放下電話,陳小滿久久沒有說話,他隻是走到窗邊,望著外麵車水馬龍的街道。
    幾年來的艱辛、壓力、質疑、奮鬥,如同電影畫麵般在腦海中閃過。
    他眼眶有些發熱,但最終沒有讓淚水流下來。
    他轉過身,對一直緊張地望著他的秘書平靜地說“通知項目組核心成員,一小時後開會。我們要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了。”
    好消息像春風一樣迅速傳遍了集團。
    人們歡呼雀躍,相互擊掌慶祝。
    但陳小滿在會議上給出的,卻是下一個目標的藍圖
    “同誌們,‘準生證’快要拿到了,這隻是拿到了入場券!接下來,我們要打的是市場仗和生產質量仗!
    生產工藝必須穩定,質量必須萬無一失!
    市場推廣方案要提前準備,要讓醫生和老百姓了解、信任我們的藥!
    我們要讓‘抗感一號’,真正成為守護人民健康的利器!”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依舊銳利,卻比以往多了幾分沉穩和自信。
    他知道,從實驗室到藥櫃,最後一公裏的路,依然需要全力以赴。
    但此刻,他已經能看到,那款凝聚著夢想與責任的銀色藥瓶,仿佛正在流水線上緩緩流淌,即將走向千家萬戶。
    而南鑼鼓巷裏的炊煙,似乎也變得更加溫暖而充滿希望。
    喜歡覺醒係統四合院裏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係統四合院裏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