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心悅誠服。

字數:5140   加入書籤

A+A-


    其中關聯可就大了。
    大周末代皇帝周平王登基之後,也曾看到民間疾苦。
    故而一直施以仁政,惠民天下。
    可這也成了導致大周崩亂的罪魁禍首。
    他的利民之策衝擊到了士族門閥的利益。
    顧潯看著一臉凝重的,想不出答案的李滄瀾,笑道:
    “這是因為門閥士族壟斷了百姓的思想。”
    “百姓起義無非是求一個溫飽,隻要能滿足他們,一切皆可平。”
    “但是士族不愁溫飽,他們愁的權力。”
    顧潯慢悠悠的夾起一粒花生米放入嘴中,笑道:
    “百姓的起義,多是門閥暗中的扶持。”
    “等到浪潮足夠大之時,門閥士族便會卷入其中,暗度成倉,成為亂軍的真正掌控者。”
    “故而,常言道:流水的江山,鐵打的士族。”
    顧潯此話一出,李滄瀾陷入了沉思。
    縱觀大周末年之亂,一開始聲勢浩大的百姓起義皆被悄無聲息的掩埋。
    反倒是一開始默默無聲的諸侯開始瓜分大周天下。
    細想之下,那些起義的百姓,要麽被諸侯兼並,要麽潰散,要麽投靠了朝廷。
    “薦官製下,尋常百姓永無出頭之日。”
    “一個大字不識字的農民又如何能執掌江山呢?”
    “無知者看到永遠是蠅頭小利。”
    “門閥士族的眼中,百姓永遠成不了氣候,隻是他們手中任意操控的工具而已。”
    顧潯一番言語,似是給李滄瀾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以他的固有認知,幾乎沒有機會想到這一層麵。
    不止李滄瀾,就連趙凝雪都被顧潯所說深深吸引,忘記了翻閱書籍。
    顧潯口中說出的這些,她在任何書中,任何人口中都未曾聽到。
    此刻知識的具象化在顧潯這裏得到了印證。
    “那殿下可有打破這種格局的辦法?”
    顧潯歎了一口氣,輕輕搖頭。
    門閥與封建製度共存,想要消滅它顯然不可能。
    封建王朝的一大特性就是藕斷絲連的宗族製度。
    要消滅門閥,無異於是消滅整個封建製度,太不現實。
    他還沒有狂妄到以一人之力消滅封建製度。
    換一句話來說,即使沒有了封建製度,華夏的宗族製還在以另一種隱秘的方式延續。
    宗族很大程度上便是門閥的延續。
    “我沒有辦法消滅這種格局,但是有辦法弱化這種弊端。”
    顧潯所說的辦法,也將是他在柳州即將實行的辦法。
    “不知道殿下的辦法為何?”
    顧潯微微一笑。
    “廣開學路,天下科舉。”
    科舉,很大程度來說,是衝擊門閥士族最有效的手段。
    要知道現在的天下的為官製度是‘舉薦製’。
    門閥子弟想要當官,無非一句話的問題。
    尋常百姓想要當官,想都不要想,沒門。
    這種製度下,百姓想要讀書,沒門。
    不讀書不識字,想要別人舉薦你當官,沒門。
    唯一的打破階級製度的門,就是拿命去拚,兩種辦法:造反、從軍。
    此刻的李大將軍像是變成了一個三歲孩童,一臉懵。
    趙凝雪同樣擰緊了秀氣的眉頭,試圖去理解顧潯的此話的意思。
    可惜就算是她這位讀遍書山學海的才女,一樣不知道顧潯所說為何。
    “殿下的話太過高深,不理解。”
    顧潯一臉笑意,要是能理解那就怪了。
    “所謂的廣開學路,其實就像是稷下學宮,不分貧賤,隻要有天賦,皆可讀書。”
    “隻不過的我的方法更激進,就是在每一個鄉裏都設學塾,適齡之人,皆可讀書。”
    “簡而言之,便是讓天下人皆有書讀。”
    李滄瀾恍然大悟,趙凝雪美眸之中綻放亮光。
    故須繼續說道:
    “至於科舉,其實就是一種選官製度,隻要讀書人通過層層考核,便能入朝為官。”
    “不在乎出身,不在乎貧賤,求一個公平公正。”
    “簡而言之,便是讓天下人皆有機會有官做。”
    李滄瀾滿臉震驚,呢喃自語道:
    “讓天下人有書讀,讓天下人有官做。”
    回過神來的他歎了一口氣,爽快的將自己的兵符一並掏了出來,推到顧潯身邊。
    隨後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道:
    “往後,末將謹遵殿下調遣。”
    顧潯急忙起身,扶起李滄瀾,此刻他算是徹底征服了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
    “李將軍快快請起,無需如此。”
    李滄瀾雖然是一名武將,可他不是同樣飽讀各種書籍。
    顧潯所說這些東西,一旦落實下來,給天下百姓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
    不說別的,那些來自窮苦百姓的官員,比之門閥子弟,或許更能看清人間疾苦,去做一些真正為百姓謀福祉之事。
    他李滄瀾敬重陳子銘,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陳子銘是為數不多真正能為百姓出頭的好官。
    顧潯扶起李滄瀾,笑道:
    “李將軍,第三個問題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滄瀾麵露羞澀,連連搖頭,愧疚萬分道:
    “我哪裏還敢問殿下第三個問題。”
    “在殿下麵前,我感覺我這一大把歲數是白活了。”
    顧潯有些慚愧,這些東西是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結晶。
    他隻是一個移山而用者。
    不過能讓這些東西在另一片世界發光,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他帶著開玩笑的口吻道:
    “要不你在問問?”
    “作為一個將軍,問的都是天下民生,不該問問軍中之事?”
    李滄瀾一臉慚愧,其實他第三個問題確實是治軍之略。
    隻不過顧潯都已經先開口了,心中定然有了謀略,他沒有必要再繼續問了。
    “殿下就不要折煞我了。”
    “我是心服口服了。”
    他喝了一口酒,歎了一口氣,轉換了話鋒,語重心長道:
    “我知道殿下心中有萬般溝壑,希望殿下能守住本心。”
    “此行注定是艱難坎坷,不會一帆風順,還望殿下矢誌不渝。”
    作為長輩,李滄瀾這句話是掏心窩子的。
    世間不乏各種天才,可真正能問鼎巔峰的能有幾人?
    當年的太子顧權力壓一代人,結果如何?
    還不是‘落花人去君長訣,空留遺憾滿江山’。
    中域七十二城,各自為政,群雄並起,還有四大帝國暗中攪局,想要立國,何其艱難。
    這一路去注定要披荊斬棘。
    “將軍放心,我顧潯認定之事,除非身死,不然不休。”
    他起身端起一杯酒,恭敬道:
    “顧潯年少,見識短淺,若有不足之處,還望李叔不吝賜教。”
    喜歡霸業王權請大家收藏:()霸業王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