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未雨綢繆。

字數:4448   加入書籤

A+A-


    君朔含著一口黃酒,任酒香味在嘴中發酵,最後直衝天靈蓋,方才將其咽下。
    “李將軍這話多少就有些寒心了。”
    “我會是那種背地裏說閑話的人嗎?”
    “君子有言,當麵吐之,我這人好臉麵,怎會做這般事呢?”
    這兩日相處下來,李滄瀾多少也摸清了些許君朔的秉性。
    滿嘴話語不靠譜,心裏卻實打實幹事實。
    “哦,我記得先生不久前還在說某人的壞話呢。”
    君朔滿臉尷尬,急忙給江雲笙倒了一杯酒。
    “江大財神爺,今日的酒水可要管夠呐。”
    坐擁江家秘庫,以及手握五湖商盟的江雲笙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柳州財神爺。
    城主府用出去的每一兩銀子,都要經過他的手。
    就比如此次大戰 ,開銷的錢財,都是他從五湖商盟之中抽調出來的。
    跟隨商家大佬郭宏哲學習半年,他已經學有小成,不僅把五湖商盟經營的風生水起,就連民生撥款,也能算的明明白白。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江雲笙知道君朔給自己倒酒,絕對沒安好心。
    “不知先生可是遇到了什麽錢財上的難事?”
    君朔臉上堆滿笑容,不好意思的搓著手。
    “咱柳州軍功獎罰分明,你看今日我孤身入敵營,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江雲笙端起酒杯,早就聽說君朔貪財好名聲,果然名不虛傳,這大戰尚未有結果,便開始主動要獎賞了。
    不過他知道這隻是君朔的想讓人見到的一麵而已。
    真正的他可以把全部身家賣了,隻為冬日的滿城乞丐能吃上一個熱乎乎的饅頭。
    而他自己卻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這並非道聽途說,而是他在稷下學宮求學時,親眼在廣陵城內所見。
    鬼穀先生罵他是敗家子,絕非空穴來風。
    實打實賣家產,也見不得苦命人的 仁義之士。
    就因為其善心泛濫,年少時聽說被騙了錢財無數次,依舊屢教不改,繼續施舍他的善意。
    “軍功之事,非我所管,此事你還是得找李將軍。”
    沒等君朔開口,李滄瀾便直言道:
    “大戰尚未結束,先生何來軍功之說。”
    君朔一臉無奈,出來這麽久了,也沒往家裏添點像樣的東西,又要被那老不死的說敗家玩意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大抵說的就是這般吧。
    “要不先支點?”
    “出門時,老家夥一把火燒了家,鬼知道有沒有風餐露宿。”
    “作為弟子,總不能不聞不問吧。”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李滄瀾隻能大手一揮,批給君朔一千兩。
    最後掏腰包的自然是江雲笙,畢竟這一聲‘江財神’可不是白喊的。
    手拿一千兩的君朔,眼中少了一絲擔憂。
    快入秋了,也該給聚仁堂的那群孩子添些衣物了。
    這些孩子,是他與許多有識之士共同收攏的,都是孤兒乞丐。
    每年,他都會匿名拿出力所能及的錢財,補貼聚仁堂。
    今年是出山的第一年,自然不能落下,且還得比往年更多。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他尚且不足以兼濟天下,但也無法做到獨善其身,力所能及之事 ,且為之。
    至於老頭子,給他寄二百五十兩,綽綽有餘。
    那老不羞的兜裏錢多了,會咬褲襠,保不齊又去青樓喝花酒。
    為老不尊也就罷了,關鍵是作為弟子的他丟不起這個人。
    尿尿都能濕鞋的老破爛了,還十天半月的往青樓跑,實在讓人頭疼。
    匆忙趕自己下山,十有八九是怕自己在他耳邊叨嘮‘少嫖’。
    明明柳州城外,大戰正酣,三人卻在此談些家長裏短,似乎一點不把外麵的大戰當回事。
    兜裏揣了銀票,君朔喝過一口酒之後,看向江雲笙這位財神爺。
    “大戰用不了的幾日,便會塵埃落定,不知財政使大人如何規劃。”
    江雲笙自是知道君朔的言外之意,這幾日他一直著手操辦此事。
    “我準備撥出五百萬兩,其中一百萬兩用在柳州戰後重建,以及民生恢複上。”
    “其餘四百萬兩,分別撥給江州和明州。”
    “如何?”
    君朔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在心裏默默盤算之後,方才回答。
    “出入不大。”
    “隻不過不能將軍費支出算在其中。”
    奪下兩州之後,擴軍是必然的,這是一筆不菲的消耗。
    光是新兵入伍,沒人五兩銀子,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別看動不動張口閉口幾百萬兩,可真正落到細處,仍然需要精打細算。
    “我建議財政司下設財監院,負責審計地方撥款流向,確保這些錢財能用到實處。”
    一州變三州,官員的增多,將會魚龍混雜,無可避免的貪腐,得有所準備。
    江雲笙很認可君朔得這個提議,當即看向李滄瀾,畢竟他還是名義上得城主。
    李滄瀾笑道:
    “你現在財政司長使,此事你做決定便可。”
    “既然如此,今夜回去之後,我便著手組建財監院。”
    君朔繼續說道:
    “大戰雖未結束,但戰後之事,我們要提前未雨綢繆。無論是軍隊還是民生,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接下來三人就新政得推廣,軍隊的擴編,官員的安排,財政的支出等等一係列問題,進行了簡單探討。
    這些東西已經迫在眉睫,大戰結束便要立刻著手。
    談至最後,君朔方才把話題拉回城外的戰場之上。
    之所以放在最後談,是因為大局已定,已經沒有過多深入的必要了。
    “李將軍,你覺得該不該出兵添一把火。”
    君朔這次不是在考究李滄瀾,而是在詢問李滄瀾的意見。
    李滄瀾輕輕眯了眯眼睛,這場大戰從始至終,進攻策略,皆是顧潯在用兵。
    真正屬於他用兵的,隻是守城方麵,守安南城,守柳州城。
    既然這些年輕人已經開始展現他們的風采,多給他們一個機會又何妨呢?
    “先生心中已經有了想法,放開手腳去做便是。”
    “柳州城內的兵,你皆可調用。”
    喜歡霸業王權請大家收藏:()霸業王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