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未必是壞事。

字數:5257   加入書籤

A+A-


    聽聞歐陽憍竟然要調用軍備糧救助難民,李孺頓時臉色一寒。
    “歐陽將軍,擅自動用軍備糧救助難民,這可是死罪。”
    歐陽憍低眉望著城下諸多奄奄一息的難民,眼神堅定。
    “所有後果,我歐陽憍願意一人擔之,絕不牽連李大人。”
    李孺神色堅定,他並非貪生怕死之輩,他在乎的是雲川城。
    “身為明州將軍,你比誰都清楚軍備糧的重要,你這是對身後的萬家燈火不負責。”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天下亂了這麽久,早已是枯骨累累。”
    歐陽憍知道李孺說的沒錯,可有些東西明知是錯,也不得不為之。
    枯骨遍地,與見死不救是兩回事。
    “我已經從明州城抽調糧草,最多三日便可抵達,屆時再把軍備糧補上。”
    李孺卻是搖搖頭,看著城外源源不斷湧來的太州難民,緩緩道:
    “你補不齊,一旦開了口,便會成為一個無底洞,不僅雲川城的糧食會耗光,就連整個明州的糧食,也未必能撐住。”
    他轉頭,卻看見歐陽憍那雙祈求的目光直勾勾的看著他,他的目光不曾閃躲,堅定的對上了歐陽憍的目光。
    身後的萬家燈火,不比城外的難民少。
    兩人對視許久,最後李孺還是敗下陣來,歎了一口氣道:
    “罷了,開倉放粥的事情我來解決,你守好城池,切莫讓人鑽了空子。”
    歐陽憍一抱拳。
    “多謝李大人。”
    一路上顧潯走走停停,不斷從各地抽調糧草物資,不然早就抵達雲川城了。
    看著已經削減大半的軍備糧庫,他不由沉聲對二人道:
    “你二人可知擅自打開軍備糧,可能給雲川城帶來滅頂之災。”
    歐陽憍單膝跪地,雙手托起戰刀,心中已懷必死之意思,不過沒有半分後悔。
    這幾日,若是沒有軍備糧支撐,城外又得多數千的屍骸。
    “主公,是我將刀架在李大人腦袋上,讓他打開糧倉的,此事與他無關,我願一人擔之。”
    顧潯並沒有搭理歐陽憍,而是看向李孺。
    “是這樣的嗎?”
    李孺急忙回道:
    “主公,我與歐陽將軍同為明州主官,榮辱與共,此事與我同樣脫不開幹係。”
    “何況糧倉是我親手打開了,糧食也是我親自送到城外熬成粥,分發給難民的。”
    “若真要劃分出一個責任大小,必是我這明州輔政罪責更重。”
    歐陽憍轉頭看向一身老儒生模樣的李孺,盡是責備。
    “李大人,你糊塗,此事本就是我強行為之,你何必淌這趟渾水。”
    一身銀甲的顧潯單手拿起歐陽憍的刀,緩緩推出寸餘。
    “你二人還真是膽大妄為。”
    李孺雙眼被刀反射的光芒刺的睜不開眼,身上卻沒有半分畏懼。
    犯錯了就是犯錯了,即使是死,他也毫無怨言。
    “主公,我死之後,希望你能走上城頭,看一看城外那些將死的難民。”
    顧潯猛然收刀,隨手丟還給歐陽憍。
    “我何時說過要你們死了?”
    “好像我隻是問你們知不知罪。”
    “搞得我像殺人不眨眼之人一般。”
    顧潯扶起二人,語重心長道:
    “下次開倉,記得找好理由,不要傻乎乎的便認罪。”
    “流民之策一直未曾取消,開倉放糧沒錯,錯的是將這些難民堵在了城外。”
    “隻要他們入了城,成了流民,一切便合乎規矩,懂嗎?”
    歐陽憍和李孺同時點點頭,顧潯再次重複道:
    “真懂了?”
    歐陽憍當然沒懂顧潯更深層次的意思,李孺則是參透了其中玄機。
    “主公是說現在家業還小,許多事情無需刻板為之。”
    “可若是等到將來,家業變大,成為一國,原本的議事堂便會成為廟堂。”
    “身居高位者,必然會招來無數目光,一點點錯都會被無限放大。”
    “主公是在告訴我二人,能行之於規矩之中的事,莫要憨傻行之於規矩之外。”
    “理由,有時並非是推脫的借口。”
    顧潯看向歐陽憍,笑道:
    “聽懂了沒?”
    “先斬後奏,奏才是關鍵,莫要等人問責到頭上在奏。”
    今日的顧潯顯得有些不近人情,其實他隻是希望這些陪著他起家之人,將來也能隨著他走的更遠。
    一味的寬容,未必是好事,適當的敲打,同樣重要。
    以歐陽憍性子,他早就料到其會開倉放糧,遲來的這幾天,便是籌備糧食去了。
    軍備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保證其充足。
    “我從各地籌集的糧食已經陸續入城,李大人你來負責分配使用。”
    “不過記得先行將缺失的軍備糧補上。”
    “是,主公。”
    “走,隨我一同去城外看看。”
    與其登上城頭觀望,不如走出城外,去到難民之中,看一看人間疾苦。
    歐陽憍有些擔心道:
    “主公不可,若是難民之中藏有細作,豈不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話未說完,顧潯便擺了擺手道:
    “好歹也是走過江湖,上過沙場之人,不至於這般脆弱。”
    城門緩緩打開,顧潯先行去到難民聚集之地走了一遭。
    方才短短幾日,便已經聚集了數萬難民,以後隻會越來越多。
    隨後他走到搭建在城外的粥棚,用瓢攪了攪剛熬好,準備分發的粥。
    都不用嚐,就知道這粥實在太過稀了,不過他還是打起些許,遞給李孺。
    “嚐嚐。”
    李孺這幾日都在粥棚裏同難民吃喝,自是知道這粥什麽滋味,不過他還是接過去喝了一口。
    “如何?”
    李孺回道:
    “太過清湯寡水。”
    “沒法子,難民越積越多,不求吃飽,隻求保命了。”
    顧潯理解,要知道這清湯寡水的的粥,都是李孺二人把腦袋掛在腰上換來的。
    他沒有絲毫責怪二人之意,默默從一旁拿起一隻筷子,插入粥中,筷子浮了起來。
    “明日的粥便以筷入粥中不倒的標準熬,記得多加的鹽。”
    說罷,他接過李孺喝剩在瓢中的粥,如同喝水一般,一口喝盡,砸吧砸吧嘴道:
    “這田文逸心可真黑,竟然給我下了這麽大一個套子。”
    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刀光劍影,當下之局同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不過我看來,這反倒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被難民弄得焦頭爛額的歐陽憍和李孺實在想不明白這是哪門子好事。
    兩人心中已經將董奇讚和田文逸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
    見到二人滿臉的不解,顧潯笑道:
    “糧食可以一年兩季或是三季,這人可不行。”
    “一下子給送來這麽多人口,還得謝謝人家。”
    對於農耕文明來說,人口很大程度決定著一國興衰。
    當然,前提是顧潯要有能力處理好這些難民,將其轉化為勞動力,而不是一個無底洞。
    李孺見到顧潯臉上神采飛揚,這幾日懸著的心不由踏實起來,笑道:
    “看來主公心中已經有解決的辦法了。”
    喜歡霸業王權請大家收藏:()霸業王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