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陳子銘的手段。

字數:4286   加入書籤

A+A-


    事實也是如此,參顧潯隨意迫害官員,意圖謀反奏折,已經如同雪花一樣,飄入宮中了。
    看著小山一樣的奏折,顧鄴看都懶得看了,直接將例行朝會,讓大臣們當麵彈劾。
    “啟稟陛下,四皇子這般做,簡直是無法無天,今日他敢陳兵長安外,明日他便敢造反。”
    “還請陛下,立刻下旨,剿滅叛軍,捉拿四皇子。”
    作為陳姝鐵杆派的禮部尚書胡為仁第一個站出來,彈劾顧潯。
    緊隨其後,工部尚書司明義也站了出來,彈劾道:
    “四殿下三年前便已經傳言身死,微臣看來,還是先驗明殿下真身再說,以免是有心之人 借屍還魂,禍亂朝綱。”
    吏部尚書牧光複聞言,嗤笑一聲。
    “司大人是懷疑陛下會認錯兒子咯?”
    一頂欺君之罪的帽子直接扣了下來,司明義猝不及防,慌忙道:
    “牧大人,莫要血口噴人,我隻是擔心有人冒充皇家血脈,危及陛下安危。”
    “哦,是這樣嗎?”
    沒等司明義回答,牧光複站了出來,啟奏道:
    “陛下,四皇子陳兵長安城外,實屬不該,當罰。”
    “不過若是要將其定為叛亂,那整個京州是不是也該 定為叛亂州府,需要出兵平定?”
    “畢竟這支騎軍是楊台達升遷京州將軍時,從河西一並調過來的。”
    “若是臣沒記錯,當時胡大人和司大人也是舉薦楊台達出任京州將軍之人。”
    聞言,胡為仁臉色當即黑了下來,若是將城外軍隊定為叛軍,那他豈不是也成了同夥?
    楊台達這蠢貨,竟然擅自調兵,自己死了也就算,還要坑害自己。
    恰逢此時,顧鄴目光落到了他身上,問道:
    “胡大人,你覺得城外兩千餘人真的是叛軍?”
    這簡直是一個送命題,略作遲疑之後,急忙改口道:
    “微臣隻是猜測,至於如何,還請陛下定奪。”
    “當然,四殿下向來好麵子,說不得是無人出城迎接,導致他執意要帶兵入城充麵子。”
    顧鄴沒有理會胡為仁,目光落在了兵部尚書楊建安身上,問道:
    “楊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來說說你的看法。”
    作為太後手下第一得力大將,楊建安考慮就更加全麵,沒有貿然指責顧潯,而是話鋒直指楊台達。
    “這三千騎軍是楊台達節製的兵馬,若是要查,也該是從楊台達私自調兵一事上查起,最後再來定義是否為叛軍。”
    “ 至於四殿下公然帶地方兵馬入京,自是不合朝廷律令,該罰。”
    “至於如何罰,還請陛下定奪。”
    此事聖後本來就不想參與,楊台達私自調兵,已經惹怒了聖後。
    若是逼太急,四殿下反咬一口是楊台達受命截殺他,那事情就麻煩了。
    截殺皇子,可不是一句大罪便能搪塞過去的。
    當然,他也想要保下這三千人性命。
    他是太後之人不假,但他也是兵部尚書,不妨礙他愛兵如子。
    楊台達怎麽折騰且不說,但這三千兵馬是無辜,不該死在長安城下,應該馳騁沙場建功立業。
    未等顧鄴開口,垂簾聽政陳姝率先開口道:
    “楊大人所言不錯,作為一個皇子,這般肆意妄為,有損皇家威嚴。”
    “不過畢竟是皇家血脈,依本宮看,不如先將其收歸大獄。”
    顧潯活著的意義,絕對比死了大,留著他便相當於顧鄴多了一道天然軟肋。
    顧鄴皺了皺眉頭,目光看向陳子銘,問道:
    “陳大人,你怎麽看?”
    陳子銘上前一步道:
    “啟稟陛下,臣覺的四殿下確實有些過火了,暫且收歸大獄磨磨性子,確實是好事。”
    “至於三千兵馬暫且扣押,主要官員也一並和四殿下收歸大獄。”
    陳子銘停頓了一下,繼續道:
    “殿下秉性向來如此,張揚無度,囂張跋扈,極好麵子。”
    與其討論他的事情,倒不如將目光放到他抓回來的幾位官員之上。”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縣官向來山高皇帝遠,最是容易出問題。”
    “作為地方父母官,一旦失去了民心,極有可能 動搖到朝廷根基。”
    其實他很早就想整頓各地縣官,隻是奈何縣官一向是各大門閥士族的基本盤,沒有很好的理由,很難動。
    縣官向來是許多門閥子弟的鍍金台,虛假的政績,強大的靠山。
    隻需要走一個過場,壓根不用在乎百姓死活,便能往上升遷。
    甚至有些縣官,連縣衙都沒有到過,政績便可編訂成冊,著實可笑。
    一個縣令隻是七品小官,可實打實是關乎百姓溫飽的父母官,比之朝中許多三四品官員還重要。
    聞言,吏部尚書牧光複也急忙道: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朝廷在縣官的監察之上,確實有極大漏洞。”
    一直沒有說話的戶部尚書蔡倫也站出來。
    “戶部每年下撥到地方賑災銀子,最後都要經過縣官分發出去。”
    “若是在縣官身上出了問題,很難反饋到朝廷上來。”
    “戶部撥出去的銀子,有沒有用在刀刃上難說。”
    陳子銘一言,便將所有人的目光從顧潯身上,轉移到了國家大事之上。
    聽著百官你一言,我一言,就連陳姝都極為認可縣官監察一事的推行。
    她和顧鄴奪權不假,但她也不想讓北玄江山因為貪官蛀蟲而崩盤。
    如今大亂在即,各國都在尋求變法以自強,北玄若是在按兵不動,便隻有挨打的份了。
    等到例行朝會結束之時,陳子銘主動請纓道:
    “陛下,太後,提審幾個官員之事,臣想領銜吏部和刑部偵辦。”
    “此外,四殿下熟知內情,還望特批其代罪之身協助。”
    許多人心中暗道,這簡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神之一手。
    關鍵還找不出反對的理由,畢竟方才陛下和聖後都已經點頭 ,要嚴查此事,以製定出有效監管地方的國策。
    顧鄴沒有率先開口,而是靜靜等待陳姝開口。
    思考片刻之後,陳姝緩緩開口道:
    “可,不過本宮希望能盡快拿出那行之策來。”
    喜歡霸業王權請大家收藏:()霸業王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