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一字並肩王。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當那一道身披重甲,腰間佩刀的身影出現在朝堂之時,所有官員都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壓迫感。
    不是江湖高手實力強大帶來的那種壓迫感,而是光靠氣場便橫生的壓迫感。
    許多未曾見過趙牧的官員小聲議論起來,趙牧置若罔聞,邁著沉穩的步伐一步步向前。
    每落一步,甲胄都在發出沉悶的金屬摩擦聲。
    他自顧自越過百官,來到群臣最前麵,與兼任首輔的蔡倫並肩而。
    見狀,蔡倫微微後撤半步,並非孤立趙牧,而是對這位百戰沙場大將軍的敬重。
    若不是北境大軍一路向北,恐怕今日他站在這裏,滿朝官員已經沸騰了,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反觀現在,一片鴉雀無聲。
    當然,也有可能是被他的氣場震懾住了。
    “鎮北王趙牧,見過陛下。”
    趙牧隻是拱手微微低頭,就並沒有下跪,身軀筆直。
    按理來說,藩王覲見天子,當行跪拜之禮,以表臣服。
    何況此人還是趙牧。
    且不管他有沒有抗擊戎族,傭兵自重是事實。
    現在是共同抗擊戎族,可一旦北原戰事結束呢?
    趙牧的數十萬大軍何去何從?
    即使趙牧沒有反叛之心,願意臣服朝廷。
    可他手下的將軍呢?
    他們中有許多人因為當年朱雀門之變,對朝廷恨之入骨,怎會甘願臣服朝廷。
    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問題,才是真正致命的問題。
    新任國子監大祭酒顏之安陰沉著臉走了出來,就事論事道:、
    “鎮北王,見天子而不跪,此乃於理不合。”
    “縱使陛下寬容,既為臣子,也不該如此。”
    趙牧回頭看向顏之安,此人學問毋庸置疑,對顧家的忠誠度也毋庸置疑。
    當初朱雀門之變後,他不滿陳姝當權,痛恨顧鄴軟弱,當朝痛罵陳姝和顧鄴。
    若不是得高人相助,恐怕早就化作一堆枯骨了。
    再後來聽說趙牧南下,他又直接孤身一人去了鎮北王府,堵在王府外麵罵了三天。
    趙牧讓韓青承拎雞崽一般,將他丟在馬背上,一路躍馬南下,差點將一把老骨頭都抖散架。
    最後 韓青承像是丟狗屎一般,將他丟回了衛州,並嚴令邊軍,不得讓其踏入北境半步。
    若是陳姝派出巡守衙門之人追殺他,估計他還得撐著一口氣回北境罵趙牧反賊。
    這家夥典型的不怕死,命又硬。
    此次出山,重新回到廟堂,也是顧鄴親自請出來的。
    你可說他脾氣古怪,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也可以說他是一根筋,不懂變通。
    但是不可否定他確實當下北玄大祭酒的最佳人選。
    陳子銘和張子良 ,都在其門下求學過。
    在學識方麵,他又顯得極為開放,講究不能死讀書,當學以致用。
    隻能說他是一個極為複雜之人,頑固又開明。
    許多名門大大儒對其評價都是出奇的一致。
    學如海,古如牛。
    見到自己又被這塊臭狗屎黏上了,趙牧臉色黑了幾分。
    “顏之安,你信不信本王讓你今日開不了嘴?”
    顏之安雙手抱拳高頭頂,底氣十足。
    “今日天子在上,我就不信你趙牧敢橫行霸道。”
    眼見兩人已經劍拔弩張,顧鄴趕忙圓場。
    “兩位愛卿,又何至於如此劍拔弩張呢?”
    兩人不合,早在顧長德當政之時,便就滿朝皆知。
    顏之安不止一次的勸顧長德削弱趙牧的兵權。
    趙牧好幾次請求顧長德誅殺背後嚼舌根的顏之安。
    兩人算是老冤家了。
    “陛下,趙牧擁兵自重,又不尊朝廷 禮製,當削其藩王之位。”
    聞言,蔡倫眼皮抖了抖,以前顏之安每次彈劾趙牧,趙牧都會升官。
    這次恐怕.........
    顧鄴沒有說話,隻是看了一眼一旁的魏公公。
    魏公公當即會意,上前幾步,拿出聖旨,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北王十年如一日,讓北原蠻族不得南下,守疆有功。”
    “後又配合朝廷大軍,全殲戎族 精銳,收複遺失疆土,勞苦功高,特封為一字並肩王,賞賜免死鐵卷一張,長安府邸一座,金銀珠寶十箱,錦緞百匹。”
    許多老臣此刻心中想法和蔡倫一模一樣。
    當真是撞了邪,隻要顏之安一彈劾趙牧,趙牧必然升官。
    不過聽到趙牧被封為一字並肩王,許多大臣還是心中一緊,都在蠢蠢欲動,準備站出來反對。
    撲通。
    顏之安跪倒在地。
    “陛下糊塗呀,趙牧天生反骨,如此做,隻會助長其野心。”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還好說,唯獨這一字並肩王,那可是號稱與天子並肩的爵位。
    再往上,已經封無可封了。
    縱觀古今,能得此殊榮者,那個不是大忠大義之人。
    趙牧反賊一個,即使功高蓋主,也沒資格被封為‘一字並肩王’。
    吏部尚書楊從甲站出來。
    “陛下,鎮北王與我北玄有功確實不錯,不過這‘一字並肩’實在有所不妥。”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見到顏之安和楊從甲打頭陣,許多覺得此事不妥的官員紛紛站出來,齊聲附和。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顧鄴並不意外會有如此眾多的反對聲音,畢竟趙牧名聲確實不怎麽好。
    年輕之時,就已經給人一種囂張跋扈,目無王權感覺。
    如今依舊如此,絲毫不知收斂,百官不信任他也不足為奇。
    若是趙牧交出兵權,再封這個‘一字並肩王’,想來便不會有這麽多人反對了。
    他沒有開口,隻是冷漠的看著諸位大臣一個一個站出來反對。
    直到沒有人站出來後,他方才開口。
    “可還有反對之人?”
    “免得待回朕還要在浪費一次口舌。”
    鴉雀無聲,針落可聞,儼然已經無人反對。
    他的目光落到又在閉目養神的首輔蔡倫身上。
    “蔡大人,你沒有什麽要說的嗎?”
    蔡倫急忙躬身道:
    “啟稟陛下,微臣無話可說,一切聽從陛下旨意。”
    顏之安看向蔡倫,橫眉冷對,當即問候蔡倫,心中絲毫不藏憋屈。
    “蔡倫,你妄為首輔,沒有半點骨氣。”
    “將來若是趙牧起兵,必然有你一份責任。”
    蔡倫轉過身,半睜的眼睛緩緩睜開,露出一抹銳氣。
    “顏大人,別的我且不說,陳姝奪權,長安之亂時,你在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