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石窟題模

字數:2598   加入書籤

A+A-


    麥積山的秋霧比往年更濃。崔月隱勒住韁繩時,馬尾已結滿細密的露珠。他眯眼望向半山腰的棧道——那隊西夏駝鈴商旅的剪影,正消失在第七十四窟的拐角處。
    \"水紋印泥的氣味。\"崔月隱從懷中取出銅胎掐絲香囊,內裏浸透藥汁的蠶絲正泛出詭異的靛藍色。這是他在汴京謄錄院當差的叔父所贈,專為偵測西夏密寫藥劑。此刻蠶絲邊緣的藍暈,與三日前在秦州驛站發現的銀鞘殘片如出一轍。
    山風送來黨項人特有的羊膻味。崔月隱將香囊係回腰間,靴底碾過泥地上的新鮮駝糞——這些糞便裏摻著未消化的苜蓿,分明是興慶府官廄才有的精飼料。他食指輕撫腰間佩劍的吞口,那裏暗藏的指南針正指向東北方。針尖微微顫動,與三年前在遼國南京析津府追蹤契丹細作時的反應完全相同。
    棧道的木板在腳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崔月隱貼著岩壁潛行,突然瞥見石縫裏卡著半片青瓷。拾起細看,竟是貢院專用的\"糊名瓷\"碎片,邊緣還粘著星點朱砂——這種特製瓷器用於盛放批閱前的考生試卷,向來由禮部主事親自看管。
    \"第七十八窟......\"崔月隱的指尖撫過岩壁上的刻痕。這是用西夏宮廷特製的\"鷹翎刀\"所刻,刀痕裏殘留的綠鬆石粉末,在晨光中泛出幽微的磷光。他曾在樞密院見過的西夏戰利品中,就有這種專為皇室鍛造的短刀。
    窟內傳來金屬鑿擊聲。崔月隱屏息從殘損的佛龕空隙窺視,隻見三個黨項工匠正在摩崖上雕刻整麵題板。他們手中的鏨子閃著烏光——分明是大食國進貢的烏茲鋼所製。為首的工匠用毛刷蘸取某種猩紅液體,塗抹在剛刻好的\"論君子小人之辨\"標題上。字跡遇液竟漸漸隱去,隻留下水波般的紋理。
    \"水紋印泥......\"崔月隱瞳孔驟縮。這是西夏諜報司的絕密技術,用紅砂岩與駱駝淚腺分泌物混合製成。去年在環州截獲的密信中,就曾發現過類似材料。他注意到工匠腳邊的皮囊上,烙著個不起眼的\"珎\"字——正是韓似道書房專用墨錠的暗記。
    突然,為首的工匠從懷中掏出卷黃麻紙。崔月隱看清紙上內容時,後頸頓時沁出冷汗——那是今科會試的備選題庫!紙角赫然蓋著崇文院的火漆印。工匠將紙卷貼近岩壁,用銀針在\"君子\"二字周圍紮出細密針孔。後排的助手立刻往孔中注入某種透明膠質,膠液凝固後形成凸起的紋路。
    \"紫玉砂......\"崔月隱嗅到淡淡的鬆煙混鐵鏽味。這種契丹進貢的珍稀礦物,專用於三品以上官員的奏章批紅。他想起三日前在秦州府衙看到的邸報——河東轉運使剛上奏請求增調紫玉砂,理由是\"批閱漕運文書耗用甚巨\"。
    窟內光線忽暗。崔月隱回頭,看見個戴青銅麵具的高大身影堵在洞口。那人腰間懸掛的鎏金銀牌上,陰刻著西夏文\"鷹房\"二字。麵具人手中把玩的翡翠鈴鐺,與陳硯秋在嶺南鬼貢院發現的完全一致。
    \"崔待詔好眼力。\"麵具下的聲音帶著古怪的腔調,\"可惜五色觀氣法救不了你的命。\"他揚起左手,指間夾著三枚細如牛毛的銀針——針尖閃著與醒神丸相同的靛藍色。
    崔月隱的劍已出鞘三寸。劍脊上鑲嵌的磁石突然劇烈震顫——這是遇到大量金屬的征兆。他猛然側身,三枚銀針擦著耳際射入岩壁。針尾係著的蠶絲線上,竟串著數十片微型銀鞘殘片!
    \"韓樞密讓我問候令叔。\"麵具人向前逼近,青銅麵具的縫隙裏滲出腐臭味,\"當年他主持謄錄時,可沒少用雙刃刮刀......\"
    崔月隱的劍終於完全出鞘。劍鋒劃破晨霧的刹那,他瞥見麵具人頸側有塊朱砂痣——形狀與三司會審卷宗裏描述的銀鞘案主犯完全一致。這個本該在慶曆三年問斬的犯官,竟成了西夏鷹房的爪牙!
    金屬碰撞聲在石窟內回蕩。崔月隱的劍尖挑開麵具人衣襟,露出內襯上密密麻麻的西夏文字——那是用銀鞘熔液書寫的曆科試題。突然,整個洞窟劇烈震動,碎石從穹頂簌簌落下。麵具人狂笑著拍向岩壁某處,他掌心的翡翠扳指與題板上的\"君子\"二字嚴絲合縫。
    \"題窟要塌了!\"崔月隱衝向最近的那塊題板。在崩塌的轟鳴中,他扯下半截尚未來得及塗抹印泥的\"論\"字石片。斷裂處露出星星點點的金色——竟是混入黃金粉末的宮廷特供墨!
    山崩地裂的巨響中,崔月隱縱身躍出石窟。身後傳來麵具人最後的嘶吼:\"七月七......血榜現......\"一塊飛石擊中崔月隱後心,他踉蹌著栽進棧道旁的灌木叢。昏迷前最後看到的,是手中石片背麵\"崇文院鑒\"的火印,正被滲出的鮮血漸漸染紅。
    三十裏外的秦州驛道上,陳硯秋突然勒住韁繩。懷中銅雀硯毫無征兆地發燙,雀眼射出紅光直指麥積山方向。他想起薛冰蟾臨行前的警告:\"西夏人若得紫玉砂,便能仿造朱衣考官的批閱筆跡......\"
    驛丞提著燈籠走近,火光映亮陳硯秋手中剛接到的密信。信紙是特製的金粟山藏經紙,右下角有個針尖大的\"珎\"字水印。展開後隻有一行小楷:\"題模現世,速毀麥積山七十八窟。\"落款處蓋著半方殘印,依稀可辨是\"翰林墨敕\"四字中的\"墨\"字。
    陳硯秋望向漸白的天際。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時,麥積山方向的天空竟泛著詭異的紫紅色——與《璿璣錄》記載的\"紫氣東來,文脈西移\"異象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