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密檔
字數:2607 加入書籤
都江堰的藥香尚未散盡,趙明燭的馬車已碾著辰露駛入大相國寺。山門前的贔屭碑還沾著昨夜堿草灰燼,這位皇族監考官卻徑直走向彌勒殿——那尊自南唐保大年間留存下來的鎏金佛像,此刻正透著蹊蹺的暖意。
“佛臍有異。”崔月隱用司天監的銅圭測量地麵,發現佛像底座溫度竟比殿內高出三度七分。墨娘子以金釵輕叩佛腹,傳出空洞回響:“是用了南唐宮廷的‘夾紗胎’工藝,中空可容千卷。”
陳硯秋撫過佛像足部的蓮花紋,指尖觸到細微的凸起。按下第三瓣蓮葉時,佛腹突然滑開暗格,湧出帶著澄心堂紙香氣的卷宗。最麵上那卷《朱衣密檔·甲編》的題簽,竟是用真宗朝特有的青鸞血墨所書。
“果然在這裏。”趙明燭展開虹膜異色症的雙眸,瞳孔中映出卷宗上隱形的批注,“韓似道把南唐至慶曆的科舉秘史,全藏在了李煜親製的佛像裏。”
眾人急忙展開卷宗,發現每頁都采用“三重隱寫術”:明麵是普通的考官日記,用礬水寫就第二層舞弊記錄,最深的第三層則需用堿草煙熏方能顯現——記載的正是通過科舉操控國運的星象公式。
巳時的日光穿過欞格,正好照在《乙編》某頁的漕運圖上。崔月隱突然驚呼:“看這些標注!天聖五年的漕銀作弊案,竟與黃河水患有關聯!”圖中清晰顯示,每當科舉錄取人數超出特定數值,漕官便會在特定河段投放厭勝之物,人為製造決口以“平衡文運”。
墨娘子用絲線將漕運圖與星象圖重疊,絲線交叉處正好指向汴京貢院:“原來科舉不僅取士,更是調節天地氣運的閥門。錄取太多寒門則地氣亢盛,需以水患泄之;過多世家子弟入仕則天氣壅塞,需以旱災調節。”
午時的鍾聲震落梁上積塵,陳硯秋在《丙編》發現更駭人的記載:真宗朝起,每屆殿試後,司天監會根據錄取者生辰八字推算國運。若卦象顯示不吉,則暗中對排名施以“微調”——這正是曆代總有數名進士離奇暴卒的真相。
未時的熱風穿堂而過,趙明燭的異色瞳孔突然滲出鮮血。他指著《丁編》上的虹膜圖譜:“他們...他們用監考官的眼疾做文章!”卷宗顯示,凡有特殊目疾的考官,其虹膜紋路會被拓印下來,製成破解糊名謄錄的密鑰。
崔月隱急忙取來藥箱,用金針穩住趙明燭氣血。針尖觸及睛明穴時,竟映出卷宗上隱藏的星圖——原來趙氏皇族的虹膜異色症,本就是南唐司天監培養的“活體星盤”!
申時的暴雨驟然而至,雨水順著佛臂流入蓮座,突然激活了某種機關。整尊佛像開始緩緩旋轉,佛腹中又滑出《戊編》至《癸編》。這些卷宗用的全是澄心堂紙,以蜂蠟密封,記載著曆代被篡改的狀元命格。
墨娘子用燭火微烤卷宗邊緣,蠟融處顯出血色掌紋——竟是太宗皇帝的禦印!“連官家都...”她顫聲未竟,陳硯秋已接續發現:每屆科舉後,皇帝都需用朱筆在《罪己詔》底本押印,以示替天承擔幹預科舉的罪責。
酉時的暮光中,眾人發現最致命的《額外編》。這卷用砭石針刻在銅箔上的記錄,揭露了“科舉平衡公式”的終極秘密:錄取人數需與邊境戰損、黃河決口、瘟疫死亡人數達成某種算術平衡。而慶曆三年的科舉大案,竟是為了抵消好水川之戰的亡魂數!
戌時的燭火搖曳不定,崔月隱突然用渾儀對準卷宗上的星圖:“這些坐標...是曆代進士的埋骨地!”星圖顯示,那些“調整國運”後暴卒的進士,遺體都被按特定方位安葬,形成巨大的風水法陣鎮壓四方氣運。
亥時的更鼓聲中,陳硯秋在佛首發現暗格。內藏一方李煜用過的端硯,硯底刻著《璿璣錄》終極篇:原來南唐滅亡前夕,李後主曾想用科舉星陣逆轉國運,但因計算失誤反加速滅亡。卷末有韓似道朱批:“今之陣法,猶蹈覆轍”。
子時的夜風嗚咽如泣,趙明燭的虹膜突然投射出立體星圖。光影交織中,顯現出韓似道未能完成的《壬編》——記載著如何用靖康之變的大劫,徹底重置科舉體係。星圖末端標注:“汴京破日,文運歸零”。
醜時的螢火蟲聚入佛龕,照見銅箔卷宗上的隱藏文字。原來所有幹預都有反噬,曆代主導科舉平衡的官員,最終都死於非命。真宗朝王欽若暴斃、仁宗朝夏竦離奇中風,俱是星陣反噬所致。
寅時的晨露浸濕卷宗,某些字跡開始顯現彩色暈染。崔月隱辨出這是“五色觀氣法”的痕跡——韓似道早在二十年前,就預測到自己將被星陣反噬而亡。
卯時的曙光初現時,眾人終於整理出完整密檔。共九編二百零九卷,記載從南唐保大二年至慶曆八年的所有科舉黑幕。每卷末尾都有血手印畫押,涉及官員多達三百餘人。
辰時的鍾聲震響時,陳硯秋做了驚人決定:不銷毀密檔,反而將其重新封入佛腹。“讓後世監考官都能看見,”他執筆在佛臂內側刻下新詔,“知黑暗而向光明,此乃朱衣真義。”
巳時的烈日下,趙明燭用特製藥水處理卷宗。使其遇堿草煙則顯形,遇尋常火光則自隱。墨娘子則在佛腹設置機關,唯有同時滿足“虹膜異色、堿草煙熏、星象定位”三條件,密檔方能重見天日。
午時的梵唱聲中,眾人將彌勒佛像複位。那些驚世駭俗的密檔再度沉睡在佛腹中,唯有佛臍處新刻的《青雲誓》隱約可見:“願後世朱衣者,不必藏密檔於暗處,可懸明鏡於高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