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救援
字數:3260 加入書籤
大周京都的夜比往常多了幾分隱秘的躁動。
城南破廟內,周帝的貼身太監李公公正與幾位武林人士低聲議事。
“諸位英雄,”李公公將密信推到桌上,蠟封上的蒼龍印記在火光中泛著冷光,“陛下的意思,三日後各自出發,秦都匯合。”他指了指身旁的十名死士,“他們是之前潛伏在秦地,可助各位一臂之力。”
丐幫長老捏碎了手中的酒碗:“放心,我丐幫在秦地有分舵。”
天鬆道長則取出一張羊皮地圖,朱砂標記了幾處隱蔽的山穀:“這些地方可藏車馬,潛入秦地後將此地作為秘密據點。”
其餘人也開始提出各自的意見,唯有十二寨寨主盯著李公公,忽然笑了起來:“百年前大周朝堂馬踏江湖,可有想過如今也有求我們的一天?”
李公公垂下眼:“此一時彼一時。救出三皇子,陛下承諾歸還你們的封地。”他眼神忽然看向十二寨,眼中殺意四射,“若你們不願,我大周也可滅了你們,重新換一批人。”
“你...”
“好了。”天鬆道長連忙起身攔住雙方,“先商議大事。”
三日後的黎明。幾路人馬悄然離開。丐幫弟子扮成戰後流民,朝著大秦之地而去。天鬆道觀等佛道之人扮成遊方僧侶,背著經書走在官道上。十二寨的土匪則是劫了一支秦地商隊,換上他們的衣服大搖大擺的往秦地而去。
此時的大秦帝都質子府內,姬明正坐在窗前,翻看著大秦這些年的政策。書頁邊緣已被翻得卷起,上麵的批注密密麻麻,都是他這些日子的心得。
“輕徭薄賦,獎勵耕地,免費學堂。難怪秦地百姓肯為朝堂如此賣命。”他喃喃自語,指尖劃過‘興修水利,以工代賑。’幾個字上。
一旁侍立的老仆歎了口氣:“三殿下,您都自身難保了,還看這些做什麽?”
姬明搖頭,將書卷放回書架,那裏擺滿了秦法、秦史:“知己知彼,方能找出大周的不足。”他望向窗外的秦宮宮牆,“秦帝比我父皇想象的更厲害。難怪短短幾十年的大秦能超過我大周與大楚。”
他想起入秦為質前,也曾見過前往大周的秦商說起秦帝實施軍改之策,讓戰死的家屬免賦稅,子女由官府供養。那時的他還覺得不可置信。這番下來朝廷要付出多少代價。直到他入了秦,親眼看到各地對於戰死軍屬的撫恤,他才明白,這份朝廷對百姓的擔當,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是大周而沒有的。
“聽說父皇派人來救我?”姬明忽然問道。
老仆愣了愣,點點頭:“陛下旨意,我們暗中相助,讓江湖人前來營救殿下回國。”
姬明卻皺起眉頭:“父皇這是...”他走到案前,提筆寫下一封密信,“若真有人來,讓他們帶這封信回去。告訴父皇,我在秦地安好,勿要因為救我而亂了大局。開春之戰要緊,守住山河、血月兩關比救我這個質子更為重要。”
老仆接過信,看著上麵的字跡眼眶微熱。這位三皇子到了如此境地竟然想的還是大周的安危。
“殿下,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必須將您救回。”老仆頓了頓,“大周如今危機四伏,陛下需要您的幫助。”
姬明搖搖頭:“我若走了,秦帝定會震怒,說不定會立刻發兵攻打大周。可短短時日,布防肯定還未穩固,不能冒這個險。”他看向窗外漸漸下沉的太陽,“隻有堅守住兩關,大周才能迎來新的開始。”
暮色降臨時,質子府外的秦兵換了崗哨。姬明站在廊下,聽著遠處傳來巡邏軍的腳步聲。他低頭笑了笑,自己在秦境的這些日子,學到的竟然比在大周二十多年還要多。
大秦邊境,潛入秦地的江湖人此刻剛過黑水關。丐幫長老望著遠處的秦地炊煙對著身邊的弟子們說道:“聽說秦地官不欺民,賦稅也輕...”
一旁的天鬆道長打斷他:“莫要動搖!我們的基業還是在大周,更何況我們是來救三皇子的,不是來誇獎秦帝的!都抓緊時間趕往秦都。”
帝都的晨霧還未散盡,街角的早點攤剛支起油鍋,幾個挑著菜擔子的農夫悄悄交換了個眼神。兩日間,他們這些潛入帝都的大周武林人士已經摸清了城防換崗時間。
城西的一座已經荒廢的土地廟裏,丐幫長老將地圖鋪在桌上,朱砂筆圈出幾個地點:“質子府周圍有秦軍巡邏守衛,硬闖不行。今夜三更,我們兵分幾路。一路人馬攻擊府衙與監牢吸引城門守軍。一路人馬在質子府外製造混亂,放煙,放火,不管怎麽做必須將質子府的守衛調離!剩下的人趁亂潛入質子府將三皇子往城外帶!”
十二寨寨主拍著胸膛:“好,我們去製造混亂。”
“救出三皇子後,分成幾路向城外撤離。記住,一定要保護好三皇子的安全”說話間,天鬆道長從懷中取出幾枚令牌,“城外有百人接應,成功後憑借此令去秘密據點匯合再撤出大秦。”
眾人商議間,忽然有人輕叩房門。進來的是一個賣花女,鬢邊插著朵將謝的紅梅,這是周帝的人。
“三皇子似乎不願意走,質子府的人傳來消息,殿下寫了信讓你們送回陛下手中。”
丐幫長老罵了一聲:“這傻皇子!”卻也鬆了口氣,“不願意走才好,說明他還是在意大周的。行動時,不管三皇子願不願意,綁也要把他綁出城!”
皇宮,無極殿。
殿內龍涎香嫋嫋升起,案上攤開著暗組的密報,墨跡未幹的紙頁上清晰寫著:大周方向潛入不明人士,目的地帝都。
“陛下,夜梟傳信老奴,有不少不明人士已經摸到了質子府的牆根。”曹正淳躬身一禮。
“看來應該是周帝派來救姬明的人了。”蕭照淵將茶盞往案上一放。
“有趣的是姬明入秦後,整日在府中讀秦法,政策。有時還扮成書生去市集與百姓聊天,問的都是秦稅比周稅如何,學堂子弟如何入學一類的問題。”郭嘉淡淡一笑,“看來此子是想學我大秦改革。”
賈詡撫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玩味:“陛下,殺了這群人隻不過是斷了周帝的念想。不如放他們將姬明救回去...”他聲音壓低,“這顆棋子或許能在周境掀起更大的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