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定計壽春

字數:3240   加入書籤

A+A-


    獻州,白起中軍大帳內,燭火通明,映著沙盤上密密麻麻的標記。白起身披玄甲,目光如炬:“陛下有令,八月初,兵臨大楚。這兩座城是壽春防線門戶,拿不下它們。就別想摸到楚都的邊。”
    白起指尖點向壽春兩城:“壽春居左,廬江在右,相距五十裏,成掎角之勢。楚河、肥水毗鄰兩城,楚軍水師可沿兩河運兵輸糧,源源不斷。”
    他頓了頓,看向眾將:“我軍鐵騎八萬,是楚軍騎兵的四倍,但他們據城而守,我軍優勢將會大打折扣。”
    “那還等什麽!?”張飛率先拍案而起,“直接拆了他們的狗窩!某家隻需本部人馬,三日必破壽春!”
    “三哥稍安。”趙雲上前一步,“壽春守將是老將黃寶,城內起碼十五萬大軍嚴陣以待。廬江則是年輕將領項猛,他麾下雖僅有七萬人馬,但也絕非輕而易舉就可拿下。我們硬攻隻會兩敗俱傷。”
    “怕什麽?咱們八萬鐵騎,足夠將他們團團包圍。隻需長時間圍住,敵人糧草一斷,隻能投降!”馬超按捺不住。
    趙普微微一笑:“壽春城牆高厚,廬江地勢險要,硬攻絕非上策。楚軍的軟肋,不在城防,而在兩河的水師。若被他們抄了後路,鐵騎再多也施展不開。”
    “趙先生所言極是。若能截斷楚河、肥水的水道,兩城將會孤立。”趙雲點頭道。
    白起微微頷首:“趙先生,說說你的看法。”
    趙普手指劃過沙盤:“自大楚第三軍團起義後,大楚騎兵一直就是他們的短板。所以,我建議:第一,聲東擊西。關將軍率五萬步騎,大張旗鼓進逼壽春,吸引大楚水軍視野。”
    “第二步,暗度陳倉。”他指向肥水東側一處,“馬超將軍領本部鐵騎,趁夜色從這裏強渡肥水。直插水軍大寨,斷了水軍的據點,如此,水軍將會無地藏身。”
    “第三步,圍點打援。”趙普看向趙雲與黃忠,“趙將軍領白馬義從,埋伏於壽春城外,若楚軍騎兵支援,便半路截殺,務必將他們最後的騎兵消滅。黃老將軍則埋伏在肥水中遊蘆葦蕩,楚軍水師分兵救援,便以火箭襲擾,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
    最後,趙普看向白起:“剩下的兵力,由武安君親自統領,坐鎮中軍。待水師被斷,黃寶必分兵救援,此時關將軍全力攻城,拖延壽春守軍。武安君則親率主力直撲廬江,斷絕項猛支援水軍。”
    白起撫掌大笑:“好一個連環計!趙先生,這盤棋,下的妙!如此,楚軍水師被滅,壽春二城將會徹底孤立無援。”
    帳內眾將皆麵露喜色。關羽的猛攻,馬超的奇襲、趙雲的截殺、黃忠的擾敵,再加上白起的總攻,環環相扣,將楚軍的水軍徹底打殘。
    “報——!”
    一名親衛掀簾而入,手中舉著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聲音帶著急促:“武安君,大楚影衛急報!”
    白起接過密信,拆開一看,眉頭瞬間擰成疙瘩:“楚帝下令,調東、西兩境騎兵馳援壽春,共計五萬,預計半月內抵達。”
    帳內笑聲戛然而止。
    趙普連忙上前,看清信上內容後,臉色驟變:“西境騎兵悍勇善戰;東境騎兵熟悉地形。等著五萬騎一到,壽春防線的騎兵就會 增至七萬,我們的鐵騎優勢......”
    “優勢盡失!”關羽沉聲道,丹鳳眼眯起,“若按原計劃,孟起孤軍渡過肥水,一旦遭遇東境騎兵,必陷入重圍。”
    馬超猛地攥緊虎頭槍:“怕他不成?”
    “不是怕,是不能中計。”趙普搖頭,“楚帝這是急了,想靠騎兵數量抵消我們的優勢。半月後他們抵達,正好卡在我們發動總攻的節點上。”
    張飛環眼圓睜:“那咋辦?要不提前動手?”
    “不可。”白起擺手,目光落在沙盤上,“糧草調度還未到位,提前進攻隻會打亂部署。楚帝想靠騎兵翻盤,我們偏要讓他的騎兵派不上用場。”
    趙普盯著沙盤,指尖在東境、西境通往壽春的必經之路劃過,忽然停在一處峽穀:“這裏是斷雲穀,西境騎兵馳援壽春,必走此地,穀內狹窄,兩側是峭壁,正是設伏的好地方,將穀中截斷,逼西境騎兵繞行。如此,能拖延三日。”
    “那東境騎兵呢?他們走水路北上,不好攔。”黃忠問道。
    趙普眼中閃過精光:“趙將軍的白馬義從不必隱藏在城外了。在他們登岸的柳林渡射下埋伏,趁其下船之時突襲,打亂他們的陣型,拖延時間。”
    白起點頭:“分兵攔截?”
    “是。”趙普畫出新的路線,“關羽將軍繼續佯攻壽春,吸引水師注意力;馬超將軍旗下有部分是蠻族騎兵,他們善於長途奔襲,由將軍帶騎兵改道斷雲穀,截斷穀中道路,拖延西境騎兵時間;趙雲將軍領白馬義從去柳林渡,對付東境騎兵;黃老將軍仍舊埋伏在蘆葦蕩,襲擾水師回援;張飛將軍領一部,按原計劃強渡肥水,襲擊水師大寨。”
    他看向白起:“武安君依舊坐鎮中樞,待張飛將軍成功得手,按原計劃強攻廬江。”
    “好!”白起拍案,“就這麽改!孟起,斷雲穀的埋伏,務必幹淨利落,讓西境騎兵無法從斷雲穀支援。”
    “末將保證,斷雲穀絕對走不出一個大楚騎兵!”馬超拱手。
    “子龍,柳林渡地勢開闊,切記見好就收,隻要打散他們,拖延時間,別戀戰。”
    趙雲應道:“明白!”
    趙普補充道:“還需讓影衛散布消息,說我軍主力正在兗州集結,準備從望原關南下,讓楚帝摸不清我們的方向,拖延他調兵的決心。”
    帳內重新燃起鬥誌。白起望向帳外,夜色已深,風中似乎傳來了戰馬的嘶鳴。還有二十日,足夠他們布好天羅地網。
    “各將即刻回營,調整部署。”白起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八月初一,按新計劃行事。”
    眾將領命而去,帳內隻剩白起與趙普。燭火跳動,映著兩人眼中的銳利。最後的勝負,自會在那日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