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不詳之感
字數:3442 加入書籤
早上,秀巒在掃院子,從小到大,秀巒一直很愛幹淨,喜歡收拾屋子院子。不管平時,自己上地幹活,或者做刷子等有多忙,也總是趁著早上,打掃打掃院子。
手裏的掃帚,掃在地上的時候,秀巒忽然發現,地上有一攤白乎乎的東西,像是一口白痰。但這白痰裏,卻夾雜著幾絲紅色的血絲。秀巒努力回想,這是誰吐的痰?痰裏怎麽會有血絲呢?
猛地想起,這是昨天晚上,哥哥在咳嗽之後,吐的那口痰。雖然冬夜的晚上,將那口痰凍得硬邦邦,但裏麵的血絲,依舊清晰可見。
秀巒隱約中,有一股不詳之感,將此事與國增,說了一番,國增想了想:“你哥哥,之前也說過,自己經常胸口疼,你爸還讓他去醫院檢查,他也總是不去。會不會,是肺結核啊?”
“你別瞎說。”秀巒雖然嘴上這麽說,可心裏,也忐忑不安,胸口經常疼,痰裏有血絲,沒準,哥哥還真得了什麽病。自己的哥,自己了解,脾氣倔強,什麽疼啊,病啊,從來都不當回事:“要不,我給我哥打個電話,讓他去醫院,檢查檢查。”
“我看,能管得了你哥的,也就你爸了。”國增道:“你得先跟你爸爸說說,讓你爸爸催著他,去醫院檢查檢查。”
秀巒點了點頭,國增的話,有道理。
給家裏撥了一個電話,秀巒將自己看到,哥哥痰裏有血絲的事,跟爸爸說了。馬雲唐聽後,心裏也有陣陣不安,知子莫如父,雲唐又經常自學醫術,懂得身體的保養,他也覺得,景明肯定是得了什麽肺病。
“爸,你說該怎麽辦?”秀巒在電話裏道:“我哥,不會真的,有什麽事吧?”
“先別跟別人說。”馬雲唐考慮周全,跟著閨女商量:“咱先做最壞的打算,過幾天,我去趟縣裏,先帶著你哥,去縣醫院查查。”
“我也去吧。”秀巒道。
“你去?你不能去。”雲唐道:“你也別放在心上,該幹嘛幹嘛,等過幾天,去醫院查完了,我再告訴你。記住,千萬別跟你嫂子說,就你嫂子那張嘴,就是沒病,她也給說出病來。”
“我明白。”秀巒道。
掛了電話,秀巒心神不寧,右眼皮開始跳,總覺得,有什麽不好的事要發生。
劉旭在舅舅家,待了兩天,每天吃好的,玩新鮮的,根本就沒待夠。秀巒讓國增,開著三馬子,又是拉著剛出鍋的大包子,以及一些白菜,大蔥,胡蘿卜等蔬菜,一是給景明家送去,二是把兒子接回來。
寒冬臘月,快過年了,理發店最忙的,就是這個時候。國增兩口子,這才迫不及待的,把孩子接回來,任憑劉旭,在大舅家,是如何的依依不舍,甚至走的時候,都掉了一些金豆子。
待到劉旭回到家,拎著大舅,給買的一大包零食,和妹妹劉靖,坐在炕上吃零食。
秀巒對著國增道:“你說了嗎?”
“說了。”國增道:“你看,這才幾天,你哥哥跟前幾天來,不一樣了,止不住的咳嗽,還戴著口罩,說聞到染發劑的味道,就喘不上氣來,我跟他說了,讓他去醫院檢查檢查,他不聽。說這幾天,正是賺錢的時候,等過完了年,正月理發的人少,再去醫院。”
“他這個人啊,就是不拿身體當回事。”秀巒氣急敗壞:“脾氣可倔了。”
“你們家,不都是這樣?”國增也為景明,感到擔心:“你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不也是硬扛著?連藥都不吃。”
“他這跟頭疼腦熱一樣?”秀巒不禁狐疑:“你說,別真是肺結核吧?”
“要真是肺結核,也沒什麽大不了。”國增道:“現在,國家都是免費給治肺結核,也能治得好。我看他那樣子,倒是不像肺結核,弄不好,是肺炎,你哥這個人,脾氣太大,每天跟你嫂子吵,天天的發脾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病都是氣出來的,氣大傷肝。”
“你啊,以後也少氣我。”秀巒道。
“咱倆是誰氣誰?”國增反駁:“烏鴉站在黑豬身上,誰也別說誰黑。”
時間一晃,便到了年底,家家戶戶,掃房子,蒸饅頭,購置年貨,準備著過年。
景明的理發店,一直忙到了,臘月二十九的下午,才關了店門。景明將春聯,貼在理發店的門簾上,又騎著摩托車,馱著妻兒,帶著從縣裏買的年貨,回老家過年。
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初三,家家戶戶,老鄰舊居,親朋好友們,都相互拜年,馬雲唐帶著景明,康健,祖孫三代人,自然也少不了,去別人家串門拜年。人們看著這祖孫三代,都說景明的日子,現在是越來好了,能在縣裏開店,還置辦了樓房,這好日子啊,都在後麵了。
這個年,景明過的,真是大快人心。家族裏的人,親戚們,鄰居們,好像都高看了自己一眼,無不說著令人歡喜的話。這人啊,你過好了,你過的有錢了,別人就會高看你,就會敬重你,倘若,你把日子,過的一窮二白,別說是親戚朋友,就連親娘老子,媳婦孩子,都看不起你。
景明知道,不就是因為,自己是為數不多,在縣裏買樓的人嗎?不就是因為,自己現在把戶口,從農村遷到縣裏了嗎?不就是因為,自己開了個理發店,店裏的生意還不錯,自己有了點錢,日子比別人富裕點了嗎?
幾家歡喜幾家愁,並不是所有的人,日子都蒸蒸日上。
國增今年的這個年,過的卻不太好。眼下做刷子,是養不了家了。等過完了年,他得尋謀其他的出路。可以讓秀巒一個人,繼續做刷子,當個副業幹著。現在,絆子做的刷子,是沒有銷路了,石家莊的批發商,堅決不要。而馬蓮根做的刷子,還多少有點銷路,最近,又出了個新品種,做刷馬桶用的刷子,批發商們,讓自己平日裏做一些,他們還能幫著銷售。
但這馬桶刷子,不能占用他和秀巒兩個人,秀巒一個人,小打小鬧,就足夠了。
拜年的時候,國增去了一個胡同院裏的國龍家。國龍是龍年出生,所以叫龍,他比國增大幾歲,他倆的祖爺爺,是親兄弟,倆人自然也就是,劉家四福的堂兄弟。國龍年輕的時候,當過兵,在部隊上,學會了開車。退伍複員後,就進了縣裏,最大的私營民企,海達不鏽鋼餐具廠上班,給廠長當司機。
這海達餐具廠,是一個家族企業,主要生產各類餐具,例如吃飯用的刀子,叉子,勺子,還有各種鍋碗瓢盆。是海興縣本地最大的,也是為數不多的私企。
當初,借著改革開放的的東風,老板周金海,靠著自己磨餐具,加工不鏽鋼,騎著自行車,一趟趟的,從海興往天津碼頭送貨,愣是把原本的一個民間小作坊,弄成了縣裏,最大的民營企業。周金海本人,也因此成了縣裏的人大代表,知名企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