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弄出點事

字數:3342   加入書籤

A+A-


    2006年,新的一年,這一年,是農曆丙戌年,也是狗年,秀巒的本命年,如今,她三十六歲了。國增三十八歲,快到了不惑之年。但國增覺得,即便已是不惑之年了,可他的生活,還依舊一事無成,對以後的日子,充滿了困惑和迷茫。
    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中國政府網正式開通,年初的時候,中央和國務院,作出《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提出要全麵提升,國家競爭力,創新體製機製,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鬥。
    從此,中國在科技、互聯網等領域裏,開始大步向前。
    另一件大事,就是在元旦這天,國家終於取消了農業稅。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大陸農民,從此告別了,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曆史的“皇糧國稅”。
    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的曆史,再次被重新改寫。
    這一年的三月初,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八榮八恥”正式提出。從此,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大江南北。
    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中國的經濟,從建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如今的十一五計劃,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正是在,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計劃中,老百姓的日子,才會隨著大河漲水小河滿。
    四月中旬,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大陸宣布采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
    同時,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幹意見》。要求把中部地區,建設成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綜合交通運輸樞紐,這一項意見舉措,使中部地區,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
    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了,劉旭每天依舊騎著自行車,與村裏的同學們,一起去蘇基中學上學。雖然已經是新的一年,但劉旭的學習和在校生活,依舊老樣子,沒有絲毫的改變。
    天氣雖然從冬天走到了春天,又從春天走到了夏天,身上的衣服,也由最初厚厚的大棉襖,換成了單衣,現在,又穿上了涼快的短袖,但自己的心,卻始終像是,掉在了冰窟窿裏。
    這個冰窟窿,就是自己喜歡的女生呼興華,就是自己每天的單相思。
    人一旦閑下來,每天沒事幹,心裏想的那些事,就會壓在心裏,重複不斷,惡性循環。
    對於學習,劉旭早就放棄了,就像是一個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病人,他放棄了對自己的治療,學習這件事,在他的心裏,早就死了。
    他覺得自己病了,像是抑鬱症,每天的鬱鬱寡歡,悶悶不樂,但從外表看,自己又是那樣的活潑,積極,與同學們打成一片,快樂無比。他甚至覺得,自己有些精神分裂,完全是活成了兩個人,一個人是在別人麵前,假裝活的好。一個人是活在自己的心中,內心過的並不如意。
    他糾結,難過,從以前的全班第一名,到如今的班級倒數後幾名,怎麽把自己弄成這樣了呢?想到這些,他就覺得後悔,自責,遺憾,痛心。他不像是那些,真正成績成績倒數的學生,沒有一絲的自我良知,心裏絲毫不會在意。但自己對學習這件事,良知越是沒有泯滅,越是在意,越是無能為力,他就越是痛苦掙紮。
    像是陷入了泥潭沼澤之中,全身都深陷其中,雖然沒有徹底淪陷,隻留著一個小腦袋,還露在外麵,大腦也很清楚,知道自己拔不出來,很快就要死掉了,但依舊還想掙紮著爬出來,繼續活下去。
    泥潭沼澤中的掙紮,是多麽的痛苦。
    更為主要的,就是呼興華。你喜歡一個人,發了瘋似的喜歡,想和她在一起,甚至想把自己的命給她,但她呢?卻對你置之不理,甚至非常討厭你,眼神裏,對你充滿了嫌棄。而你又天天見到她,見到她,就會想起與她的種種過往,從內而外,迸發出那種愛而不得的感覺。
    這種感覺,更是痛苦。
    想要結束這些,來自學習和呼興華,帶給自己的種種痛苦。辦法隻有一個,離開學校,不上學了。
    對於蘇基中學,這些14歲,15歲,16歲的初中生來說,不上學,真的不是什麽大事,在學生和老師的眼中,大家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學校不會主動開除你,但你自己卻因為學習不好,學不下去了,覺得繼續在學校混,沒什麽意思,不想再混了。或者因為你跟人打架,害怕再次遭人報複,而主動輟學。
    這些在蘇基中學,可太常見了。
    但凡主動輟學的,一般都不是什麽好學生,學校也巴不得,他們能早早的離開,省的一顆耗子屎,影響了一鍋粥。
    不上學的念頭,在劉旭的心中,越來越堅定。離開蘇集中學,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選擇。15歲的他,當自己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時,逃避是最好的選擇。
    所有的選擇,都是在當時特定環境下,最好的選擇。
    心裏的想法,跟爸媽說了,媽媽秀巒倒是很樂意,不上就不上吧,村裏像你這樣年紀,不上學的人,多的是呢,你早點輟學打工,早點掙錢,家裏還能多份收入呢。
    但爸爸國增,卻堅決反對。國增自然知道,劉旭在蘇基中學,每天就是混日子,但即便是混,也得混個初中畢業啊。都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老子當年,還是高中畢業了,你怎麽還不如你老子了呢?
    國增每天唉聲歎氣,兒子一旦不上學了,前途就沒了,自己當年的心願啊,要讓兒子替自己上大學啊,這一切,就都成了泡影。倘若他真的輟了學,自己的希望,便徹底破碎了,這日子還過什麽勁啊?
    劉旭每天,心底裏也唉聲歎氣,自己明明不想上學了,老爹還讓自己,每天在學校繼續混著,倘若不遵,就是拳打腳踢,棍棒相加,自己隻好乖乖順從。老爹的脾氣,現在怎麽變的這麽大了?一向溫和的他,每天怎麽急躁,唉聲歎氣?哪哪都不順心呢?劉旭知道,這一切,都跟自己,不好好學習有關。也與老爹每天趕大集,擺地攤,卻賺不到錢有關。
    但自己在這混,有什麽勁啊?自己的痛苦,老爹知道嗎?他肯定是不知道。就如同自己不知道,老爹對自己,不好好上學這件事,有多麽痛心。
    長痛不如短痛,與其父子二人,都這樣痛苦,不如快刀斬亂麻,來個速戰速決。弄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讓自己徹底終結,在蘇基中學的一切。
    劉旭每天思索著,該弄出個什麽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