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秋分

字數:1354   加入書籤

A+A-


    山道上,提著竹簍的姑娘正小心翼翼地采著靈草,身後跟著扛鋤頭的老漢,手裏還攥著張畫著靈脈走向的草紙。更遠處,幾個穿著粗布衣裳的孩子正順著虹橋跑來,手裏揮舞著各式各樣的木劍、竹刀,笑聲驚飛了簷下的靈鳥。
    周丸桐拔劍出鞘,劍光與滿山紫花相映,劍穗晶石的光芒比星子還亮。孟朧翻到古籍的空白頁,提筆寫下:“靈脈複蘇之年,斷劍峰迎來了第一撥客人,他們帶著田埂的泥土香,也帶著新故事的種子。”
    阿硯的靈絲突然化作漫天光雨,落在每個上山人的肩頭。被光雨觸到的姑娘低頭一看,竹簍裏的靈草竟抽出了新芽;老漢手裏的草紙自動鋪開,上麵浮現出清晰的耕種圖譜;孩子們手裏的木劍竹刀泛出淡淡的靈光,像極了當年護劍人初握劍時的模樣。
    夕陽再次染紅虹橋時,山腳下的犬吠混著孩子們的笑、姑娘的歌聲、老漢的念叨,在斷劍峰的風裏釀成了酒。周丸桐收劍時,劍柄上多了片守心蘭花瓣,是鐵蛋悄悄放上的。
    “明天,他們還會來吧?”阿硯趴在石桌上,看靈鳥銜著新刻的木牌飛向遠方,木牌上寫著“斷劍峰的門,永遠為懂土地的人敞開”。
    孟朧合上古籍,封麵的字跡在暮色裏閃著光:“會的。就像泉水總會流向田埂,故事總會找到聽它的人。”
    夜風穿過新修的閣窗,帶來比去年更濃的煙火氣。三道身影依偎在劍塚旁,看山下的燈火連成星。
    秋分時,斷劍峰的靈植結出了飽滿的籽實。青風村的田壟裏,守心蘭的種子混著稻穗一同沉甸甸地彎了腰,鐵蛋帶著夥伴們收割時,發現每株稻穗上都凝著顆小小的靈光珠——那是靈脈與煙火氣交融的痕跡。
    “周先生說這叫‘共生珠’,埋進土裏能讓來年的收成翻番。”鐵蛋將珠子小心裝進陶罐,身後跟著的孩子們早已挎著竹籃,往虹橋邊的石凳上擺剛蒸好的新米糕。石凳旁不知何時多了口土灶,是李嬸帶著村裏的婦人砌的,灶上的陶罐正咕嘟咕嘟煮著靈草茶,香氣漫過藏鋒閣的石階。
    孟朧在閣內辟出了新的角落,專門存放山下來客帶來的物件:張郎畫的靈脈耕種圖被裝裱起來,姑娘采的第一株靈草做成了標本,連老漢攥過的草紙都被細心壓平,旁邊還添了他口述的農耕諺語。“這些可比古籍鮮活多了。”她指尖拂過鐵蛋新刻的木劍鞘,上麵除了安神符,還多了片稻穗紋。
    阿硯正忙著給新修的石屋掛門牌,靈絲在空中繞來繞去,將“學劍處”“識植屋”“論耕堂”幾個字繡得金光閃閃。石屋前的空地上,孩子們分成幾撥:有的跟著周丸桐練劍,劍風掃過卻不傷身旁的靈草;有的圍在孟朧膝頭聽她講護劍人的故事,手裏的炭筆在石板上畫著歪扭的劍塚;還有的蹲在阿硯腳邊,學用靈絲給靈鳥喂食,指尖漏出的微光逗得鳥兒直撲棱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