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信徒歸心,根基初定
字數:4318 加入書籤
晨光破曉,驅散了籠罩無名觀最後一絲山嵐薄霧。修繕一新的道觀,在初升朝陽的金輝中,顯露出截然不同的氣象。
主殿巍然矗立,嶄新的青灰色瓦頂在陽光下流淌著溫潤的光澤,邊緣還凝結著幾滴晶瑩的晨露。
空氣中彌漫著新木的清香、石料的微腥,以及一絲難以言喻、卻令人心神寧靜的微弱氣息——那是《小聚靈陣》日夜不停、艱難汲取的天地元氣,雖稀薄如霧,卻已是這片山野百年未有的清靈。
殿門大開,露出殿內重新清掃、布置過的景象。玄真子那模糊不清的木刻靈位被鄭重地供奉在重新加固的神龕之上,前方擺放著李天親手以山中硬木雕琢的簡易香案。
香案之上,並無奢華供品,隻有一尊同樣新製的粗陶香爐,爐內空空,等待著香火的點燃。
今日,是無名觀沉寂百年後,第一次正式開啟殿門,迎接香火的日子。
無需敲鍾,無需宣告。
當第一縷陽光徹底照亮道觀嶄新的門楣時,蜿蜒的山道上,已然出現了人影。
先是三三兩兩,繼而匯聚成流。
山腳下幾個村落的村民,扶老攜幼,帶著發自內心的虔誠與期盼,踏著被晨露打濕的山徑,向著無名觀匯聚而來。
他們中有曾受李天止血散恩惠的傷者,有揮舞著神異藥鋤、開墾出沃土的農人,有感受過殿前奇異“舒服”氣息的敏銳者,更有聽聞“觀主神跡”而心生向往的普通山民。
他們穿著漿洗得幹淨、卻依舊打著補丁的粗布衣衫。男人們大多扛著自家地裏新收的一小捆帶著泥土芬芳的蔬菜、或是一小袋沉甸甸的雜糧。女人們臂彎裏挎著竹籃,裏麵是攢下的新鮮雞蛋、新蒸的粗麵饃饃、或是自家織染的幾尺粗布。孩子們則睜著好奇而懵懂的眼睛,被這莊嚴而新奇的氛圍所感染,乖巧地跟在大人身後。
人群安靜地穿過那道嶄新的、散發著木料清香的山門尚未安裝門扇),踏入道觀前院。
看到眼前煥然一新、沉穩厚重的殿宇和圍牆,人群中響起一片低低的驚歎與敬畏的抽氣聲。這與他們記憶中那個破敗荒涼、隨時可能倒塌的舊觀,已是天壤之別!
李天一身半舊的青灰道袍,早已靜立於主殿前的台階之上。晨風拂動他的衣袂,陽光勾勒出他沉靜而挺拔的身影。
他沒有刻意釋放威壓,但那曆經生死、重創先天、親手重建道觀所沉澱下的氣質,自然而然地帶著一種令人心折的沉凝與力量感。
他的目光平和,緩緩掃過院中聚集的村民,看到虎子手上幾乎消失的疤痕,看到黃翠兒珍重地抱著那把寒光內斂的藥鋤,看到老村長布滿皺紋的臉上那純粹的感激…
無需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老村長在村民的簇擁下,顫巍巍地走到香案前。他從懷裏鄭重地取出一個油紙小包,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麵是幾根細細的、用山中艾草和柏葉混合搓成的土香。這已是村民們能拿出的、最莊重的“供奉”。
他取出一根香,就著香案上李天準備好的火折子,將其點燃。一縷帶著艾草微苦和柏葉清香的青煙嫋嫋升起,在晨光中盤旋。
老村長雙手持香,高舉過頂,布滿皺紋的臉上是前所未有的肅穆與虔誠。他對著殿內的神像,對著靜立於台階上的李天,深深彎下佝僂的腰背,用蒼老而清晰的聲音祝禱:
“無名仙師在上!無名觀主在上!”
“老漢代山下李家坳、黃家村、石頭坪三村老少,叩謝觀主大恩!”
“謝觀主賜下仙藥,救我村人傷痛!”
“謝觀主賜下神鋤,開我荒田沃土!”
“謝觀主施展仙法,護我一方安寧!”
“今日,我等山野草民,誠心焚香禱告,祈求仙師與觀主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少平安!”
說罷,老村長將手中清香,無比鄭重地插入粗陶香爐之中。那一點微弱的香火,在空曠的殿前,卻仿佛點亮了某種沉寂已久的靈性。
老村長的舉動如同點燃了引信。村民們自發地、有序地排起長隊。虎子放下肩上的一捆帶著露水的新鮮菜蔬,恭敬地點香,插上,學著老村長的樣子深深鞠躬:“謝觀主救命藥!虎子願為觀主效死力!”
黃翠兒放下竹籃,裏麵是十幾個還帶著母雞體溫的雞蛋和一小塊新織的粗布。她點燃香,插入香爐,清澈的眼眸望向李天,聲音帶著少女特有的純淨與堅定:“謝觀主賜我神鋤!翠兒願終身侍奉道觀,永不背棄!”
一個抱著瘦弱孩子的婦人,將一小袋雜糧放在香案旁,點香禱告:“求觀主保佑我家娃兒病體早愈…” 她的聲音帶著哽咽。
一個曾參與圍牆修建的壯漢,插上香,甕聲甕氣地喊道:“觀主!以後道觀有啥活兒,招呼一聲,俺們隨叫隨到!”
“求觀主保佑今年收成好點…”
“求觀主護佑,山裏的精怪別來擾…”
“觀主神仙!保佑我娘眼睛好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聲聲樸實無華的禱告,一句句發自肺腑的感激與祈求,伴隨著一縷縷艾草柏葉的清香,在道觀前院匯聚、升騰。香爐中的香火漸漸密集,青煙嫋嫋,盤旋上升,在晨光中交織成一幅虔誠的畫卷。
那一聲聲“觀主”的稱呼,不再是客氣的稱謂,而是發自內心的、帶著深深敬畏與歸屬感的尊稱!
李天靜立台階之上,如同山嶽。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股微弱卻無比精純、無比堅韌的意念,伴隨著那嫋嫋升起的青煙,伴隨著那一聲聲虔誠的“觀主”,跨越了空間的阻隔,如同百川歸海,朝著他匯聚而來!
他心念微動,那枚貼身收藏、玄真子臨終所贈的、古樸而冰涼的令牌,瞬間出現在他掌心。
嗡——!
令牌入手,竟傳來一陣極其細微、卻清晰無比的溫熱震顫!仿佛沉睡了億萬年的心髒,被這虔誠的願力喚醒,開始了第一次微弱的搏動!
無需李天刻意引導!令牌仿佛化作了無形的旋渦核心!
那些源自村民們最純粹、最虔誠的信仰與感激之力——那香火之力!如同受到了無形的吸引,瞬間擺脫了青煙的形態,化作無數道肉眼不可見、卻真實存在的、帶著溫潤金色光點的涓涓細流,跨越了最後的空間距離,無聲無息地、源源不斷地匯入那枚古樸的令牌之中!
這香火之力,雖每一縷都微弱如螢火,但勝在精純!勝在源源不絕!勝在發自肺腑的虔誠與毫無保留的信任!它們不再是臨川郡行俠仗義時那零散的、一次性的感激,而是如同山澗清溪,雖水量不大,卻穩定、持續、堅韌地流淌著!
李天甚至能“感覺”到令牌內部,那如同幹涸河床般的空間,正在被這溫潤、精純、帶著山野草木氣息與人間煙火味道的香火之力,一點點浸潤、滋養!
令牌表麵那古樸而模糊的紋路,仿佛在這香火的溫養下,都變得清晰、靈動了一絲!
他微微閉目,心神沉入令牌。那潺潺流入的香火細流,如同溫暖的泉水,不僅滋養著令牌,更悄然洗滌、溫潤著他因連日操勞而略顯疲憊的心神。一種前所未有的、與這片土地、與這些山民緊密相連的“根”的感覺,油然而生。
睜開眼,目光再次掃過院中。香爐裏青煙嫋嫋,村民們依舊在虔誠地焚香、禱告、獻上微薄的供奉。一張張樸實的臉上,寫滿了對未來的期盼,和對“觀主”毫無保留的信賴。
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穩定的信徒。
無名觀沉寂百年後,第一縷穩定而持續的香火根基。
於此,在這晨光、青煙與虔誠的禱告聲中,悄然鑄成!如同深紮入沃土的幼苗根係,雖纖細,卻已牢牢抓住了這片供養它的土地。潺潺香火,自此不絕。
喜歡萬法道君:從一座破觀開始請大家收藏:()萬法道君:從一座破觀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