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接濟災民

字數:1814   加入書籤

A+A-


    中年夫婦一聽,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小心翼翼地問道:“大爺,哪個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還是外蒙的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金蛇目光陰鷙,語氣冰冷,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聽到金蛇的話,夫妻倆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一邊拚命地磕頭,一邊帶著哭腔哀求:“大爺,你就饒了我們吧!我們可沒去過那麽遠的地方,到時候你讓我們怎麽回來呀?再說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們也不認識路啊!”
    金蛇不緊不慢地將鋒利的匕首架到小男孩的脖子上,寒聲道:“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有辦法的。我身上有傷,不和你們一起走,我會帶著你們的兒子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等著你們。”
    看著金蛇拽著兒子,漸漸消失在視線盡頭的背影,夫妻二人雙腿一軟,無力地癱坐在地上。中年男人滿臉懊悔,狠狠地捶打著自己的腦袋,自責道:“都怪我,都怪我太貪心了。”
    楊全和沐秀芹聽從了趙隊長的建議,除非必要找人問路,否則絕不走人多繁雜的地方。這一路走來,夫妻二人感觸頗深。
    這一路並沒有出現趙隊長所描述的,災民如惡狼般哄搶東西的事件。恰恰相反,楊全和沐秀芹所走過的每一處地方,遇見的人都樸實善良,心懷熱忱。
    六月的天空,驕陽似火,無情地炙烤著大地。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嚴重幹旱之中。田野裏,莊稼大片大片地枯黃,毫無生機,幹裂的土地仿佛一張張饑餓的嘴巴,訴說著苦難。河流徹底幹涸,隻剩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深深溝壑,仿佛歲月留下的傷疤,默默訴說著曾經的流水潺潺。
    遠處的山巒,也褪去了往日鬱鬱蔥蔥的翠綠,變得一片枯黃。樹木的葉子卷曲、枯萎,仿佛在向天空發出無聲的呐喊,祈求著一絲雨水的滋潤。鳥兒們也不再歡快地歌唱,它們躲在稀疏的樹蔭下,無精打采,尋找著那一點點難得的清涼。
    在這個幹旱肆虐的季節裏,人們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水源極度短缺,為了獲取生活用水,人們不得不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去尋找水源。農作物的欠收,讓家家戶戶都麵臨著糧食短缺的嚴重危機。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艱難,人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依然在困境中努力掙紮,尋找著生存的曙光。
    在這個六月大旱的殘酷景象中,既讓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無情與殘酷,也見證了人類的堅韌與不屈。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當善良的災民們看到楊全和沐秀芹騎馬經過時,他們的眼神中沒有貪婪,沒有絕望,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楊全在與災民們的交談中得知,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如神明般的人物支撐著他們。盡管他們已經做好了挨餓受渴的心理準備,但他們依然堅定不移地相信,偉大的毛主席一定會帶領他們走出困境,迎來希望。
    麵對如此善良淳樸的人們,楊全和沐秀芹再也無法做到無動於衷。雖然這一路他們遇見的人數量不多,但他們所攜帶的食物和水本就有限。進入河北地界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儲備就已經所剩無幾,近乎見底。
    楊全和沐秀芹不得已放棄了從河北直接進入東三省的計劃。根據當地人熱心的指引,再次踏入內蒙境內。
    盡管楊全節衣縮食,將所剩下的食物和水都優先給沐秀芹一人使用。當他們再次找到水源時,兩人都已饑腸轆轆,嘴唇幹裂起皮,仿佛被火燒過一般。楊全更是因為多日未吃一粒米,未喝一滴水,雙腿發軟,不停地打晃。盡管身體極度虛弱,在找到水源的第一時間,楊全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依然是沐秀芹。
    喜歡同甘苦,共命運,共患難請大家收藏:()同甘苦,共命運,共患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